每天一药——螺内酯

奕奕说健康 2023-03-30 01:48:01
【这种药是做什么用的】 螺内酯是一种低效保钾利尿剂,也是一种非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 1、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剂合用,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肝硬化等导致的水肿疾病。 2、高血压:可联合其他药物用于难治性高血压。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用于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血钾的预防:可用于预防低血钾血症,可部分抵消呋塞米、氢氯噻嗪的排钾作用。 超说明书适应症: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痤疮、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多毛症、雄激素性脱发等。 【正确的服用方法】 如每日服药一次,应于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可在进食时或餐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并可能提高此药的生物利用度。 水肿性疾病:每天40-120mg,分次2-4次口服。 高血压:每天40-80mg,分次2-4次口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每天100-400mg,分次2-4次口服。 痤疮:每天50-200mg,分次2-4次口服。 多囊卵巢综合征:每天50-100mg,分次2-4次口服。 【药物特点】 1、螺内酯起效较慢,而维持时间较长,故首日剂量可以加倍,以后再酌情调整剂量。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可先于其他利尿药 2~3 日服用。 2、螺内酯保钾,氢氯噻嗪、呋塞米排钾,螺内酯与氢氯噻嗪或呋塞米合用可抵消相互之间对血钾的影响。 3、螺内酯除了利尿作用外,还有拮抗醛固酮作用。醛固酮对心肌重构具有促进作用,使用普利/沙坦类药物可以降低循环中醛固酮的水平,然而长期应用普利/沙坦类药物3个月后,醛固酮水平却不能持续地降低,即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在这时候加用螺内酯可进一步抑制醛固酮对心脏的不利影响,防止心肌纤维化与心室重塑,从而发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病死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螺内酯常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有哪些副作用】 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高钾血症。 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如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少见或罕见的不良反应有:低钠血症、男性乳房发育、阳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胀痛、声音变粗、闭经、性欲减退。还可能发生头痛、头晕、皮疹、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粒细胞减少等。 【一些重要提示】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无尿、低钠血症、酸中毒、乳房增大或月经失调者应避免使用。 2、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使用,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的发生。 3、如果进食高钾饮食,或与补钾药物或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等合用,或患者存在严重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时,可增加血钾升高风险。 4、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血钾过高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故用药期间必须密切随访血钾和心电图。 5、避免与依普利酮、非奈利酮、阿米洛利合用。 6、与普利/沙坦类药物、环孢素、含钾药物合用,可增加高血钾血症风险。 如您曾服用或正在服用螺内酯片,有想分享的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26 阅读:8579
奕奕说健康

奕奕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