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我们敬佩?是伟大还是舍己为人?是完美还是一丝不苟?我想,也许并没有标准答案。一个用一生坚持自己信念和梦想的人,就足以值得敬佩。在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里,总有人不顾非议,不畏风雪,仍傲寒独立。
比如王安石,你或许找不到第二个像他一样,身上享有无尽的美誉,又背负着数不清的骂名。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君子,也有人称他为亡国罪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不管怎样,明知前路布满荆棘,他亦义无反顾,成为历史上那个最孤独的改革者。
01
"
《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人到了一定年纪,每当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便会有种欲语泪先流的感觉,也更懂得作者的内心世界。
他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独自攀登危险的山峰,只要心中有认定的志向,就只顾全力以赴。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九死无悔。
王安石22岁进士及第,27岁就成为鄞(yín)县知县。他在《忆昨诗》中写道:“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相遐希。”他胸怀大志,希望有朝一日能辅佐君王,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北宋盛世的背后,王安石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对于冗官、冗兵、积贫积弱等问题,当时的他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
1069年,王安石被提为参知政事,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宰相。此时王安石49岁,宋神宗年仅22岁。一位年富力强的宰相,遇到一位年轻有为的君王,两人同样都是励精图治,一场变法随即轰轰烈烈地展开。
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写下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他坚信自己主持的新法可以代替旧法,走进千家万户。然而,在当时,除了神宗皇帝,没有人支持他,包括欧阳修、富弼、司马光和苏轼这些大人物都坚决反对他的新法。
即使跟整个官场、整个时代对抗,他也勇往直前。那些一身反骨、不切实际的士大夫,那些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官员,那些纸醉金迷、奢侈浪费的贵族,都不能阻碍他改革的脚步。
02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公元1084年,时年49岁的苏轼因为一纸调令,终于得以离开黄州,重获自由,前往汝州赴任。在赴任前,他特意去金陵拜访了一位归隐的故人。这位故人便是王安石。
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而初入政坛的苏轼挺身而出,大胆直言反对变法。可以说,苏轼人生的仕途不顺,与反对王安石变法息息相关。
这两人政见不同,却影响不了他们的君子之交。即使在沦落之际,彼此也未曾相忘。
那些年,王安石每当遇到从黄州来的人,都要问一句:“子瞻近日有何妙语?”听闻苏轼黄州酒后又出佳作,王安石赶紧拿来反复吟诵。读完之后,还要感叹一句:“苏子瞻真乃人中之龙也!”
苏轼向来恃才傲物,但对于王安石,这位在政坛上被他戏谑过的强大敌人,他却是推崇备至。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当苏轼在金陵再次见到王安石,心中一定充满感激。他们同时宋朝顶尖文人,从来都是惺惺相惜。
尤其是当他得知“乌台诗案”中,王安石曾出面为他求情。当时,王安石虽已罢相,远居金陵,但他却向神宗传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谁能想到,正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苏轼的命运。
而历经岁月沧桑之后,苏轼也许会后悔当初吧,如果他当初投入王安石门下,会不会是另一种结果?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径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曾写下这首诗,因他也曾在司马光上台后,建议将部分对百姓有益的新法保留下来,但没有成功。即使心有悔意,但“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苏二人虽然性情不同,但他们也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君子,都用手中的笔,写出了流传千年的佳句,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更让人敬佩的是,他们都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03
"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
很多人喜欢王安石,是因为这一句诗。
公元1070年至1076年,王安石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心灰意冷的他,终于远离朝堂,后退居江宁。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此时,内心孤独的诗人,写下”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他借诗吐露心声,即使陷入艰难苦痛之中,他依然不改心中志向。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也胜过道路边的杏花凋零在地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
杜牧有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王安石却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在他看来,即使江东子弟仍在,但他们已经士气低落,势难挽回。即使项羽重返江东,江东子弟也不会再替他卖命。
这便是王安石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可惜的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罢相。
1075年二月,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写下那首名传千古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内心无比欣喜的诗人,顿觉春风拂面,一片生机。其实此时的他也想辞官归家,远离朝堂的尔虞我诈。但比起个人安危,他更想重返政治舞台,继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当年,若不是王安石力求改革,宋神宗恐怕永远都见不到“国库渐丰、西北大捷”的态势。可惜的是,1085年,宋神宗驾崩,在位仅18年。就在宋神宗离世的第二年,王安石去世。在司马光继任宰相之位后,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除。
有一种孤独,并非无人陪伴,而是高处不胜寒。在改革的路上,王安石是孤独的,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那些在朝官员与交往甚密的好友,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
但这些他都不在乎,郁郁不得志那又如何?只要遵从内心,问心无愧,便是值得。
04
"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
王安石是宰相中的大诗人,到晚年,他的绝句写得极佳。其中一首《江上》正是诗人在隐居时饱览山湖水色有感所作,极富人生哲理。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这种人,可敬却不可爱,有才却不有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即使身处困境,年岁已老,仍不甘屈服于阴暗,反而反抗阴暗,追求光明。
正如李白在诗中所写:“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王安石人生中的悲剧皆因变法而起,他原本可以做一个因循守旧之臣,在那大宋盛世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过完一生。
但他注定是要变法图强的,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国家向敌国献上岁币,也无法容忍自己的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他舍身求法,为民请命,他鞠躬尽瘁想去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但左右张望,却发现只有自己在踽踽独行。
即使临终前,他唯一的遗憾和担忧仍是大宋的未来。至于其他的,世人爱他骂他,都无妨。因为从始至终,他都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