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元年,福鼎地区的茶农们曾采摘当地普通茶树的芽毫制作成银针,但是确因为茶芽过于细小,成品茶其外形与口感均不佳,所以并当时并没有被推广。
在我国,虽然适合用来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较多,但是想要制作出传统意义上的白茶,就要求必须选用茸毛多、白毫显露、氨基酸等含量高的品种,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叶才能外表披满白毫,有毫香,滋味鲜爽。
1857年,福鼎的一位茶商,在太姥山中发现了符合“芽壮毫显”要求的大白茶母树,然后就将其带回乡里改良繁育,结果获得了成功,于是里就有了今天的福鼎大白茶。1880年,在汪家洋村,茶农们培育出另一种福鼎大白毫成功,从此,福鼎白茶才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础。
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华茶1号、2号,它们在198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国家优良品种,而在《中国茶树品种志》中,更是把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列在由77个国家和地区审定品种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国家级茶树品种与省级认定的品种中,有25种茶树是以福鼎大白茶作为母树改良培育的,例如福云系列、浙农系列、福丰系列、茗丰系列等,这就足够说明了福鼎大白茶优良的基因。
福鼎大白茶的抗旱与抗寒性强、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在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浙江、湖南、贵州、四川、江西、广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区就曾大面积种植福鼎大白茶,用于制作红茶、绿茶、白茶等各种茶类,在当时还掀起了一股如火如荼的生产浪潮。
1885年,迫于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压力,福鼎人开始用福鼎大白茶制作白毫银针,到1910年出口,风头一时无二。可是,突如其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扰乱了这种局面。
在这种形式下,福鼎地区的茶园因茶农们无心管理而渐渐地荒芜,茶叶产量也一路下滑。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49年,福鼎的茶园只剩下不到三万五千亩,茶叶产量更是断崖式下跌到了10037担,连之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每亩茶园的产量只有区区28斤。
白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看天吃饭”,多年前基本上以日光萎凋与手工生产为主,其工业化程度不高、产量低。不过也正是因为其产量低,所以白茶的价格很高,是红茶的4倍。根据《宁德茶业志》中记载:“1950年12月,中茶公司华东分公司对红茶、绿茶中准价的规定是福建的红毛茶平均不超过每50公斤3石大米,绿毛茶每50公斤2.4石大米,白茶每50公斤12石大米”。
福鼎茶农们的生活就藏在这样的沧海桑田里,从茶叶风靡到战乱凋敝再到复兴重生,200多年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这也让福鼎白茶走上了国际舞台。
2009年2月,福鼎白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宣告了它的故事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