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张作霖的故事,一直在东北黑土地上广为流传。后来随着小说、评书等文学作品特别是影视剧的传播,影响更广。
张作霖与儿子张学良,在民间被习惯称为“大帅”和“少帅”。张作霖则还被说书人称为乱世枭雄。
青年时期的张作霖因生活所迫,确实在绿林黑道混过,这也成了他人生的污点之一。但也正是因为当过土匪的经历,成了他在被清廷官府招抚后成功完成剿匪重任的本钱。
凭借自己的勇谋,张作霖仅用短暂时间便完成了剿匪重任,随即不断升迁,一步步接近“东北王”的宝座。
研读张作霖起势发达的经历可知,这个其貌不扬的“张小个子”,既善于投机取巧,也敢于沙场拼搏。更重要的是,他受到了先后主政东北的清廷末代高官徐世昌和赵尔巽赏识。

(徐世昌)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徐世昌由朝廷军机大臣、署理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东三省将军事务。
当时,东三省在十年之内已经连遭沙俄、日本两强三次洗劫,国土大片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朝廷派徐世昌赴东北,就是要让他振兴已被俄日帝国祸乱不堪的“龙兴之地”。
即便在朝廷的陪都盛京远近,也是土匪蜂起,民怕官军,官军怕匪,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徐世昌到任之前,已经对东北作了全面考察。他要施政治理,必须首先清除匪患,稳定人心。
对于光绪二十八年新民府招抚的土匪武装头目张作霖,徐世昌早有耳闻。
而此时,张作霖因带兵名声甚佳,已被新任盛京将军赵尔巽任命为统带(团长级别)。
老谋深算的徐世昌考虑,剿匪这个差事,一般的清军将领恐怕难以胜任,而且取胜的把握不大。倒不如“以毒攻毒”,派有当土匪经历、熟悉土匪活动规律的张作霖去剿匪。这样,立功有赏,失败了也是匪吃匪,一举两得。
精明的张作霖深知剿匪这个差事的份量,没有三招五式真不敢领命。
同时他也知道,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干出点惊天动地的功业来给朝廷看看,自己必须舍命赌一把。
立功心切的张作霖,果真没有让徐总督失望。
他首先击溃了辽西流窜土匪田玉本,将其手下1000多人全部收编己用,随后又设计擒获斩首了当时“辽西巨匪”杜立三。
再之后,更加兵强马壮的张作霖,又被徐世昌派往吉林省西部的郑家屯(今吉林双辽市城区)剿匪作战。他与麾下官兵历尽艰辛,通过舍命搏杀,将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陶克陶胡击溃,将匪首陶克陶胡驱赶出了国境。
1909年(宣统元年),张作霖又奉锡良总督之命,奋力剿灭了土匪牙什、白音大赉等匪部。
因剿匪立下赫赫战功,张作霖先后被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级别),管辖马步5营;驱逐陶克陶胡匪帮后,徐世昌将其兵力扩充为7个营,统领3500人;1911年张作霖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接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命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统率15个营兵力。清廷授其为关外练兵大臣,以总兵记名,后任职第24镇统制(师长),并兼奉天巡防营总办。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改清末巡防营为陆军,改任张作霖为中华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封其二等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
自此,张作霖开始称雄关东,成为奉系军阀头号首领。
张作霖被安排“以毒攻毒”剿匪,留下许多故事,下面简要介绍突出的两例:
其一、摆鸿门宴,以招安为名智取辽西巨匪独立三。

据资料介绍,杜立三祖上数代都是土匪,他也是子承父业,于清末民初横行于辽河西岸等地为祸,手下有数千人之多。
杜立三虽相貌并不凶恶,但骨子里贪财好色,凶残暴虐。他喜欢穿紫红色衣服,随身携带两支短枪,一杆长枪,且枪法精准。被清朝廷视为“一号通缉犯”,满清的东北官府称他为“辽西巨匪”。
杜立三与曾为土匪的张作霖、冯麟阁以及另一悍匪金寿山相识,与张作霖还有结拜之交。
他将辽宁台安县黄沙坨镇和辽中县朱家房镇一带当成活动中心,非法向当地百姓收取饷银,每年10亩地需交饷银两块大洋,比当时的国税还重。在辽河岸畔,杜立三还强行向过往船只收取过境费:每船每趟必须交五块大洋。
杜立三与谁稍有不和,就肆意杀人灭门。以至于老百姓对他既恨又怕。


因利益和地盘相争,侵入东北的沙俄军队,曾多次抓捕杜立三,杜立三也多次反击并歼灭小股俄军。
沙俄为保证修铁路时水路畅通,曾派兵到今台安县境内张荒地大桥附近驻扎,影响了杜立三的“生意”。
杜立三很快组织人马几次攻打俄军营地。交战中,枪法颇准的杜立三,先后击毙三十多沙俄兵,打伤上百人,迫使沙俄军队退回辽阳。
多次与沙俄军队交战,使杜立三名声大振,还得了“包打洋人”的绰号。据说,沙俄兵也比较惧怕杜立三一伙,曾把“出门遇上杜立三”用来当诅咒用语。
杜立三攻打沙俄军队,入侵中国东北的日本人渔翁得利,便积极提供武器弹药予以支持。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杜立三曾配合日本人袭击沙俄军队,骚扰沙俄后方补给线,为日军最后取胜献过力。
杜立三的势力越来越大,气焰也很嚣张,被清朝廷视为后方大患。
徐世昌上任东三省总督不久,就命张作霖从速率兵前去剿除杜立三匪患。
张作霖知道,除掉杜立三可以向徐世昌邀功请赏,自己能飞黄腾达,但任务非常艰巨。
他与手下心腹兄弟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谋划认为,杜立三枪法好,人多势众,如带兵强攻,恐怕取胜难度不大,采取设计诱杀为上策。
于是,张作霖先以结义兄弟的老关系,派人向杜立三送信,佯称奉天总督府派员来向他招抚,给他的官位比自己还大,请他速来新民拜见官员,筹备晋升事宜。
杜立三十分狡猾,他同亲信商量认为,张作霖的话未必靠谱,贸然前往新民,肯定凶多吉少,于是拒绝了张作霖的邀请。
一计不成,张作霖又搬出杜立三的同宗叔父杜泮林当说客。他把杜泮林盛情接到新民府,并引见徐世昌派来的委员,还拿出为此伪造了官府文书给杜泮林看,证明确是招安杜立三。
面对将信将疑内的杜泮林,张作霖以自己归附官府有了好出路为例游说。还恐吓他说,徐总督已经带着一镇清兵到了奉天,发誓一定要剿灭立三。是自己劝说徐总督暂缓用兵,看看杜立三的表现再动武不迟。
杜泮林见此,觉得张作霖确实是诚心善意,遂动笔写了一封信,让侄子杜立三速来接受招安。
杜立三见到叔叔亲笔信,信以为真,决定赶赴新民府见官谈判,接受招安。
但为预防万一,杜立三临行前还是留了后手:他通知附近部下和留守的亲近匪众二百多人,在听说发生意外时立即驰援;同时,由匪巢青麻坎到新民二百里途中,安置四个接应点,每处安排十名骑匪,如有风吹草动,立即快马传报。他自己则挑选十三名身手出众的土匪作随身护卫,一同赴新民府来见张作霖。
张作霖得知杜立三同意前来,心中暗喜。马上密令张景惠带骑兵五百绕道八角台待命,等杜立三动身后,即刻进驻新开河镇,一面准备进剿杜立三的老巢,一面防止外匪增援。另遣一部分骑兵,去消灭路上四个接应点的土匪,并防止杜立三回窜。在新民府街上兴和店为杜立三等人单独设立招待处,店内伏下杀手;把新民府后大院做为会谈场所,也布好了伏兵,专等杜立三入网。

(剧照)
1907年6月6日,杜立三一行人来到新民府城郊外,张作霖派人前去热情迎接,安置在招待处住下休息。不多时,张作霖亲自赶来拜会杜立三。
张作霖只带两名护卫前来,多少让杜立三感到有些惊讶。
但杜立三当土匪多年的防身警惕性还是挺高的。面见张作霖的时候,他背靠墙壁而坐,两手插入衣兜内握着手枪,不时观察着四周动静。
张作霖知道杜立三很警觉,便没着急跟他说招安的事,而是若无其事地跟杜立三的随行们热情寒暄,不停赞誉杜立三为了地方的治安,出了很多力,是劳苦功高的大英雄。
这一句句吹捧的话,令杜立三有点飘飘然了。接着,张作霖又讲了官府的政策,说朝廷招安他们,可以给他们一个很好的仕途,将来必定是前程似锦,出人头地。
寒暄了一会儿,张作霖招呼上酒席,与杜立三共进午餐。
张作霖频频举杯,庆贺杜立三此次进省一帆风顺,升官耀祖。
随同杜立三来的十三名护卫,同时得到招待处大酒大肉款待,皆大欢喜。
宴后,张作霖满脸堆笑拉杜立三到新民府后大院共商招安具体事宜。
杜立三见张作霖只带两名护卫,便也招呼两名护卫跟随,其余人都留在了招待处。
与张作霖刚走出门口,杜立三就被突然从外面冲来的汤玉麟等几个大汉按倒在地,其中一名大汉手起刀落,杜立三立即身首分离。
横行多年的“辽西巨匪”一命呜呼!
闻讯杜立三被杀,匪众们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很快被张作霖的兵力一一剿灭。
总督徐世昌听到这个快的战果,大为惊讶,但也不得高看张作霖一眼,兑现论功行赏之许诺,提升张作霖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旅长),管辖马步五营。···
其二,张作霖在大漠草原穷追猛打,一举灭掉了土匪陶克陶胡。

(陶克陶胡)
陶克陶胡是一股比杜立三更难缠的蒙古族叛匪,他们长期以骑兵的形式横行于洮南、通辽一带,人数将近三千,且凶残异常。
这伙土匪肆意抢劫来往商贩和旅客,不论对方反抗与否,得手后将男女老少赶尽杀绝,从不留活口。
由于陶克陶胡土匪多是每人配有双马,来去如风,极难捕捉。之前围剿他们的朝廷军队屡战屡败,甚至曾被土匪追着打。
陶克陶胡匪帮的存在,对晚清王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带来极大威胁,也使中俄边境的局势更加紧张。尤其是陶克陶胡背后若隐若现的沙俄黑手,更令就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看出沙俄的狼子野心,不觉如芒在背。
思来想去,徐世昌与奉天将军赵尔巽商议决定,就派刚刚剿灭杜立三的张作霖领衔去剿除这股土匪。
此时已经荣升为五营统领的张作霖正在高兴头上,得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即整顿队伍,星夜兼程赶往郑家屯。
张作霖深知这次剿匪任务不同于剿灭杜立三,必须得拿出全部看家本事,在环境严酷的草原和沙漠与淘匪一决高低。
陶克陶胡原本是蒙古一个没落贵族,早年就投靠沙俄膝下卖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腐朽的清政府在内蒙招垦,驱逐牧民,破坏草地。不堪忍受的牧民发起声势浩大的抗垦斗争。
沙俄利用这个机会,派遣陶克陶胡打入牧民内部,窃取了头领的位置,他带领同伙越过边境,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闹得周边乡镇的百姓人心惶惶,百业萧条。
同时,他还与同样出身蒙古的白音大赉、牙仟等匪帮互相勾结,彼此呼应,祸乱于洮南、通辽一带。

张作霖与吴俊升、汤玉麟等人仔细谋划,决定放弃以往传统的剿匪战术,组成一支支精干骑兵队伍,只要发现匪徒的踪迹,立即不分昼夜地多路追赶,直到将其歼灭为止。
他先在土匪出没区域布置流动哨,昼夜巡逻,发现土匪就穷追猛打。用多股兵力转战于扎赉特旗、土谢图旗之间。
陶克陶胡土匪善于骑射,张作霖的奉天子弟兵也不赖,作战敢于拼命。
在剿匪作战中,张作霖很快摸索出应对蒙古骑兵的专门战术,逐渐掌握了剿匪主动权。
自从张作霖带兵进入通辽剿匪后,陶克陶胡匪伙损失很大,知道这个张作霖不是八旗酒囊饭袋之辈,也不像之前来剿匪的官军将领开几枪,放几炮,做做样子就溜。
因此,土匪也改变了活动规律,不在一地过多停留。采取飘忽不定聚集,杀人越货后立即散去。官兵一追就跑,绝不恋战。
张作霖熟悉土匪心理,知道他们的残忍和不真心抱团,知道他们经不住穷追猛打。
经过作战总结和多日思索,张作霖下定决心与陶克陶胡土匪死磕。
他宣布这次剿灭陶克陶就一句话:别管死多少兄弟,别管在什么地方,就是死死咬住陶克陶胡不放松,一拼到底。
有人质疑长期剿匪粮食给养供不上怎么办?张作霖大吼:“走哪抢到哪儿,别管是谁,有粮就抢,天王老子也别怕!只要有一口气,就给我死死咬住陶克陶!咱苦,他更苦!”
张作霖仗着朝廷后台和人多势众,越打越狠,毫不放松。
1908年初,张作霖率部入山进剿,陶克陶胡指挥部队凭卡阻击。但在清军大炮的轰击下,陶克陶胡匪帮的骑兵毫无还手之力。
当年6月,在嘎儿图等地与蒙匪展开激战时,陶克陶胡手下悍匪巴塔尔,也是土匪白音大赉的麾下干将,被张作霖围困在匪巢龙王庙。张作霖身先士卒,右手持一把大刀,左手持枪,亲自与土匪展开白刃战,负隅顽抗的巴塔尔被张作霖一枪打在腿上撂倒,随后又挥刀将其人头砍下。
张作霖剿匪也多次历险。一次,陶克陶胡率领土匪主力,将张作霖围困在一个村庄里。生死关头,多亏他的铁杆兄弟汤玉麟冒死赶来将土匪击溃,救张作霖脱险。
张作霖率军紧逼不舍,不给土匪喘息之机。在荒原草甸连续追击九百余里,最终把陶克陶胡残部赶到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索伦山区包围聚歼。
1910年春,陶克陶胡在张作霖的追击下逃入沙俄境内。后几经周折进入蒙古库伦。于1922年4月病死在那里。
郑家屯剿匪作战前后共经历一年有余,张作霖在缺援兵、补给不足情况下,奋力杀敌,终将为害一方,甚至企图分裂祖国的陶克陶胡土匪剿灭。
徐世昌称张作霖此次胜利“实非寻常剿匪之功可比”。清廷特赏张作霖顶戴花翎,赐金丝九龙袍一件,并以总兵记名,升任他为洮南镇守使。

在夺得胜利这年10月,张作霖与在剿灭陶克陶胡土匪的战斗中贡献出众的七位同伴:马龙潭、吴俊陞、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相,在洮南府关帝庙结拜为义兄弟。
这些人日后皆称为奉系军阀的高层骨干。

(剧照)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