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奈何不了的吐蕃猛将,却为何惨死在自己人手中

桃桃怡宝 2025-04-29 13:39:06

在7世纪初期到中期,亚洲大陆上出现了三个强大的国家:唐朝、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其中,东亚地区最为显赫的当属唐朝。这个帝国在崛起过程中展现了惊人的扩张能力,成功征服了之前中原王朝未能控制的漠北高原,甚至将势力延伸至中亚的咸海地区,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

李治当上皇帝后,唐朝和吐蕃的仗越打越多,而且越打越大。吐蕃那边出了个厉害角色,叫噶尔?钦陵,也就是咱们熟知的论钦陵。这家伙打仗特别猛,把唐军打得够呛,连唐高宗李治和后来的武则天都对他有点发怵。可谁也没想到,他因为功劳太大,最后反而遭了殃,结局挺惨的。

这位连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拿他没办法的“硬茬子”,最后竟然栽在了自己人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图中所展示的是唐朝对高句丽和百济发动的战争场景。这场战役发生在唐朝初期,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巩固东北边疆、扩展领土而进行的重要军事行动。高句丽和百济是当时朝鲜半岛上的两个主要政权,唐朝通过这场战争成功削弱了它们的力量,为后续的统一朝鲜半岛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唐朝的军事实力,也反映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军事策略。

唐朝派遣精锐部队进攻高句丽期间,吐蕃军队迅速占领了吐谷浑地区,紧接着向西域推进。公元670年4月,吐蕃与于阗联手,成功夺取了安西四镇,阻断了丝绸之路,这一行动明显是对唐朝的直接挑战。

唐高宗首次派遣薛仁贵统领十万大军,意图直取吐蕃都城,但遭遇惨败。随后在678年,他又委派李敬玄和刘审礼带领十八万大军再次讨伐吐蕃,结果再次失利。这两次战役中,吐蕃的统帅论钦陵,即吐蕃的宰相,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向唐朝展示了吐蕃的强大实力,证明其绝非易与之辈。

接下来的几年里,钦陵派赞婆频繁进攻唐朝西部边境。好在唐朝大将黑齿常之驻守河源地区,多次成功抵御了吐蕃的进犯。

武则天(生于624年,逝于705年12月16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称帝的女性统治者。她原名武曌,后来改名为武则天,意为“武家的天空”。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位普通的宫女逐步攀升至权力的巅峰。武则天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后来成为他的皇后。在李治去世后,她逐渐掌握了实权,最终在690年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等。她还大力支持佛教,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然而,她的统治也伴随着严酷的政治斗争和血腥的清洗,许多反对她的官员和皇族成员被处死或流放。尽管武则天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她的影响力和成就不可否认。她在位期间,国家的疆域得到了扩展,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文化繁荣也达到了新的高度。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唐朝恢复,她在同年12月16日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武则天掌权后,为压制李唐宗室的反对,她采取了双重策略。首先,她发动大规模清洗,处决了黑齿常之、程务挺等在高宗时期崛起的将领,导致军队内部人才严重流失。与此同时,为巩固自身权威,她派遣军队试图收复安西四镇。然而,由于清洗导致将领匮乏,武周军队在与钦陵的交战中屡遭挫败。钦陵的强势表现使得他成为唐朝和武周政权共同畏惧的对手,令武则天陷入困境。

公元685年,钦陵登上吐蕃大论之位,执掌朝政大权。他着手整顿内部事务,在大藏地区推行红册制度,对约如地区的农田税收进行规范,清理土地税赋,统计无主土地数量,同时征召士兵。为了达成向河西陇右地区扩张的战略目标,他不断调动吐蕃的战争资源。然而,692年武则天派遣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的行动激怒了钦陵,促使他再次策划新的军事行动。

王孝杰(?-697年),出生于京兆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是唐代著名军事将领。

钦陵凭借显赫的军事成就,实质上掌控了吐蕃的大权,而新上任的赞普赤都松赞则沦为有名无实的统治者。噶尔家族手握各地的军权,令赤都松赞深感不安。他不愿被钦陵和噶尔家族操纵,决心采取行动彻底清除噶尔家族的势力。

695年,赤都松赞以勃论赞刃在西域战败为由,处决了他,这标志着赞普对噶尔家族采取行动的开端。钦陵在军事上颇有建树,但在政治斗争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一心只想为吐蕃扩张领土,却忽视了内部的权力斗争。696年,钦陵和弟弟赞婆在素罗汗山(今洮州附近)击败了王孝杰率领的唐军,并乘胜进攻凉州。然而,赤都松赞担心钦陵兄弟再立战功,便下令召回他们,并与唐朝达成和解。

后突厥汗国是在突厥第一汗国灭亡后,由突厥贵族阿史那骨咄禄在公元682年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重新统一了漠北草原,恢复了突厥的统治。后突厥汗国在其鼎盛时期,控制了东至大兴安岭,西至中亚咸海的广大地区。汗国实行双可汗制,设有左右两翼,分别由可汗和叶护管理。后突厥汗国与唐朝保持着复杂的关系,时而臣服,时而对抗。在默啜可汗时期,后突厥汗国达到鼎盛,但内部矛盾逐渐加剧。公元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联合其他部落推翻后突厥汗国,建立了回纥汗国。后突厥汗国的灭亡标志着突厥民族在漠北草原统治的终结,也为回纥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后突厥汗国虽然只存在了62年,但在突厥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维系了突厥文化的传承,并对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时,后突厥和契丹对唐朝北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武则天为避免多线作战,决定与吐蕃进行和谈。钦陵趁机在谈判中提出苛刻条件,要求唐朝割让安西四镇和西域的十姓突厥地区。然而,唐朝谈判代表郭元振早已掌握吐蕃内部情况,了解到吐蕃赞普对钦陵家族的势力心存忌惮,且长期战争导致吐蕃国力衰弱,上下均无意再战。郭元振巧妙运用策略,一方面拉拢吐蕃其他贵族大臣,将战争责任全部归咎于钦陵,另一方面故意拖延谈判,最终使这次和谈无果而终。

历史往往由内部分裂引发。公元699年,赤都松赞与大臣论岩策划了一场阴谋。他们假借打猎的名义,前往钦陵所在的阿秦地区,一举抓获并处决了钦陵的二千多名支持者。钦陵得知此事后,试图组织反抗,但他的部下全都效忠于赞普,不愿与之对抗。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钦陵绝望之下选择了自尽。赞婆担心遭到同样的命运,便率领自己的部落投靠了武周,被封为安德王。与此同时,钦陵的儿子论弓仁也带领七千多帐吐谷浑部族归顺武周,被封为酒泉郡公。

在吐蕃王朝时期,宫廷舞蹈是当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舞蹈不仅展示了王室的奢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宫廷舞蹈通常由专业舞者表演,他们在仪式和庆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舞蹈动作优雅,服饰华丽,常常伴随着音乐和诗歌,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通过舞蹈,吐蕃宫廷不仅展示了其文化底蕴,还强化了王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

钦陵的一生,可以说是吐蕃版的韩信。他在与鼎盛时期的唐朝对抗中,几乎每战必胜,从未遭遇重大挫折,充分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赋。然而,与韩信相似,他在政治斗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当他掌握大权时,本应小心翼翼,避免引起君主的猜疑,或者像曹操那样,巧妙地削弱君主的实权。但钦陵却毫无作为,最终轻易被年轻的新赞普所制服,导致他的倒台。这不仅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也让唐朝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令人不禁感到惋惜。

0 阅读:0
桃桃怡宝

桃桃怡宝

桃桃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