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在全国启动,新一轮以旧换新补贴程序开始加码,相比去年今年商家资料需要上传商品SN码,购买方资料从身份信息到住址等内容要求更加详尽。这主要是为了规范补贴程序,堵住骗补套补漏洞。补贴新政策要求销售商家上传从厂家产品信息到消费者购买信息全链条资料,为日后监管部门抽查监督补贴资金使用情况,提供了有迹可循的依据。

家电补贴程序进一步规范,这给那些以窜货为主的投机商家又增设了一道“防火墙”。去年很多家电窜货商在煎熬中度过了销售惨淡的第四季度,原本希望国补能尽快结束,没有想到2025年无缝衔接,这给窜货商又是一记重击。家电窜货商正在经历转型之痛。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窜货商销售模式产生了重大冲击,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 渠道集中化加剧,流量向头部平台转移
政策推动下,消费者为享受补贴更倾向于通过正规渠道,如京东、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及其线下加盟店购买家电,导致零售流量加速向头部渠道集中。
因缺乏品牌授权或与头部平台的合作,难以获得补贴资格或无法提供符合政策的服务,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2. 品牌与能效要求挤压非正规产品空间
政策明确补贴仅针对1-2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家电产品,且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海尔、美的等大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进一步压缩了窜货商依赖的低价低质商品市场。
窜货商有部分销售非主流品牌或非标产品,难以满足政策对能效和品质的要求,导致其库存难以消化,利润空间收窄。
3. 补贴申领流程规范化,增加操作难度
消费者需通过实名认证、线上/线下指定渠道完成补贴申领,且退货时需退还补贴资金,流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限制了窜货商通过灰色操作获利的机会。
大部分窜货商未能接入官方支付系统或无法提供合规票据,因此无法参与补贴政策,进一步被边缘化。
4. 行业洗牌加速,转型或退出成必然选择
政策引发的“两极分化”效应下,缺乏品牌和供应链支持的窜货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或转型为正规渠道的二级服务商,依附于头部企业或平台。
部分窜货商尝试通过社群电商、私域流量等新模式突围,但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压力下收效有限。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补贴引导、渠道规范和品牌集中化,显著削弱了窜货商的生存基础。未来,窜货商需通过合法合规化转型,如加入正规渠道体系,或探索差异化服务如区域化细分市场应对挑战,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窜货商面临生存危机,重压之下大部分窜货商开始大逃亡。很多窜货商在库存压力下只能选择低价出手自己的货源,更有甚者在乱市中浑水摸鱼,以低价为噱头,设下“套现”陷阱,坑骗家电线下商家。近期有不少商家向“家电人”反馈,给窜货商打款后迟迟不发货的诈骗事件频频发生。在此,“家电人”提醒家电商家,当下家电渠道市场鱼龙混杂,各色窜货商良莠不齐,切不可因贪图低价而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