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旺:康熙之孙,被囚多年,雍正捆他9条铁链,乾隆骂他不要脸

念桃说历史 2025-02-08 13:50:40

在我国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帝王的孩子们自然是凤子龙孙,身份地位一个比一个高贵,虽然最终继位的只是皇太子,但相比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皇子的身份依然是高不可攀的,不仅能够享受荣华富贵,手中还能握有一定权力。

就算到后来当不了皇帝,但作为皇帝的亲兄弟,只要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也会被册封为王爷贝勒,拥有自己的封地和爵位甚至还能手握兵权,总而言之,生活那叫一个无限风光,但在清朝的历史上,却有一位十分特殊的皇子。

他所处的背景乃是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在这个经常大赦天下的社会阶段之中,身为康熙孙子的弘旺,却被关在大牢里囚禁了很多年,雍正皇帝捆了他9条锁链,乾隆皇帝直言不讳说他不要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曾经辉煌一时的弘旺

从身份上来看,弘旺出生于1708年,是康熙皇帝第八子的儿子,最初的时候也算是百般宠爱,在整个皇宫之中地位崇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弘旺是康熙时期八皇子的唯一的儿子,在那个子孙成群的年代,弘旺对于八皇子胤禩而言的地位十分特殊。

从此人的具体表现来看,他的才华是十分出色的,他出生于康熙48年,到了康熙56年时,就已经被册封为“内廷行走”,看起来这是一个表面工作,并且当时其他的皇孙也都有了类似头衔,只不过从年龄上讲,弘旺拥有巨大的优势。

毕竟在册封这一头衔的时候,他的年龄还不到10岁,弘旺本人也对这次册封的印象很深刻,当时的年龄还不怎么懂事,但却已经将这一份殊荣铭记在心,言下之意,康熙皇帝对弘旺还是十分不错的,甚至可以说让你格外的特殊待遇。

在康熙61年的时候,十几岁的弘旺被册封为贝勒,从这一角度来看,弘旺又一次走在了其他皇孙的前面,再次体现了康熙皇帝对他的宠爱,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这种宠爱的背后却蕴藏着危机,当时的大清王朝外国虽然稳定了,但内部纷争依然存在。

清朝宫廷史是清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在康熙和雍正时期,因为宫廷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这两位位皇帝期间宫廷内部充满了多方面的博弈和争斗,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九子夺嫡的盛况。

这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一次非常激烈地争夺,其夸张程度不亚于后宫残酷的宫斗,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清朝并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继承人选择制度,他们在进入中原的时候,并不认可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自身的“汗位”选择就会引发争端。

康熙时期的皇位继承完全是靠皇帝的个人意志,二皇子一出生,康熙皇帝就把他立为太子,这其实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年龄太小,选择是完全是靠皇帝的喜好,在品格和能力上并没有进行详细考察,难以服众。

而成为年幼的皇太子,甚至为皇太子的身份逐渐变得恃宠而骄,以至于目空一切,为自己埋下更严重的祸患,当时的清朝的确是如此,康熙或许意识到了即将发生的危机,但严重低估了这一次储位争夺的惨烈局面。

首先是皇太子,他排行老二,但却拥有太子的位置,其实已经引发了朝中很多人的不满,面对这种情况,最佳的做法就是应该行事低调,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但皇太子却丝毫不知收敛,不仅在朝廷之中横行霸道,用身份欺压他人。

甚至还和国舅索额图私自讨论国家大事,这让康熙皇帝十分不满,一怒之下废除了太子的身份,继承人的座位上没了人,其他房子都开始蠢蠢欲动,包括八皇子胤禩在内,朝廷之中一时间党派林立,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不断。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大皇子,他早就看太子不爽,于是借这次犯错的机会小题大做,既然告诉康熙皇帝自己可以就此除掉二皇子,解决父亲的心腹之患,这个手足相残的提议无疑是康熙皇帝的禁忌,大皇子也因此直接被圈禁。

残酷竞争后,最终成功上位的是四皇子胤禛,伴随着他登上皇位,开创雍正王朝,其余当年敌对的势力全部都被清算,身为八皇子的胤禩也是其中之一,父亲被处理,儿子弘旺也难以幸免。

从王子到囚徒

雍正皇帝在登基之后,一心致力于消除自己的政敌,因为九子夺嫡的变故,导致他在成为皇帝之后依然被议论纷纷,这是雍正皇帝所不愿看到的,为了尽快稳定朝政,他开始对昔日的兄弟下了狠心处理,胤禩是其中较为凄惨的一个。

雍正4年,他的身份和爵位全部被剥夺,不仅失去了姓名权,甚至还被逐出宗室,各种罪名缠身,从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雍正皇帝对胤禩的处理更像是杀鸡儆猴,他知道康熙皇帝生前十分宠爱这个儿子,所以手段需要更加果决。

1726年2月,胤禩因触犯多项罪名而被囚禁在宗人府的高墙之内,从这一刻开始,他本人已经成为戴罪之身,仅仅在一个月之后,就被迫更名为阿其那,具体含义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基本就是任人宰割的意思。

在当时的清朝,这一类天大的罪名一般都不是一个人来承受按照满族贵族血统的传承,一支族人犯罪,整个大家族都会被牵连,弘旺虽然没有涉及这些事情,但也因为父亲犯罪而卷入到了这场政治漩涡之中,胤禩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生的可能性,但也不想连累儿子。

所以在一番思考之后,给独子弘旺起名“菩萨保”,主要含义是将儿子生的希望寄托给神灵,保佑她平安度过劫难,对于当时的胤禩和弘旺来说,这已经变成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后来随着一道指令,连心中美好的愿景也随之破灭。

极其悲惨的生活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之人,在这一年,父亲胤禩被囚禁致死,儿子弘旺因为失去了宗族的身份,不得不离开北京,被发配到了热河地区,从此父子二人便天人相隔。

弘旺在热河地区生活了4年之久,从雍正的做法来看,也不算完全没有人情,弘旺在被发配的时候,还有自己的亲生母亲一同跟随前往,也算是苦中作乐,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原本也十分惬意,但意外再次发生了。

雍正6年朝中一位官员骑马进城,无意间撕破了弘旺的衣服绸缎和装饰,发生了口角之后,弘旺出手殴打了对方。

如果放在以前,弘旺身为皇子,对于这种冒犯自己的官员,且不要说是殴打,就算是直接降罪,对方也无话可说,可如今的自己已经被剥夺了身份,另外这位入城的官员,还是满清旗人“行宫”,在设备上要高出弘旺一个等级。

结果这件事情被朝廷中人小题大做,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事情的大小问题,弘旺的行为直接被定义为谋逆和对皇权的挑衅,舆论都偏向于将他治罪,甚至有些激进之人主张把弘旺就地正法,雍正皇帝在一番考虑之后,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判决。

弘旺虽然没有被当时处死,但却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被抓起来圈禁,不仅如此,还牵连到了自己的家人,弘旺身上被缠了9条锁链,监禁在大牢之中,除此之外,雍正皇帝还派遣了重兵把守,每日轮换。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弘旺虽然在被关押,但他就像是一个自来熟,竟然和监牢的守军攀谈了起来,几个人甚至还结拜为兄弟,其中有些人在结拜之前已经知道了“菩萨保”的身份,就是为了贪图日后的富贵而结拜,有些年幼之人则对此全然不知。

弘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结拜兄弟,囚禁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艰辛,这些守军经常会在他身上的铁索,手臂和脚踝上的镣铐取下来,让弘旺过的轻松一些,甚至有时候会让他回家休息。

就这样,弘旺在风雨飘摇之中熬到了乾隆时期,也不知道是通过何种渠道,和自己平辈的乾隆皇帝竟然知道了“结拜兄弟”的事情,大骂弘旺“不要脸”,虽然被剥夺了身份,但是血脉还在,为了求得一时苟日子,竟然放下自尊,乞求狱卒,成何体统?

讽刺的是,弘旺在返回京城之后,甚至还不如以前自由,依然被囚禁了起来,每天有太监负责送饭,自己原来的奴仆全部都被流放,甚至有传言说他靠卖自己的书画赚钱,总而言之十分凄惨。

参考文献

[1]张建.身世浮沉雨打萍:弘旺幽囚史事发微[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出版者不详],2016:11.

[2]张建.弘旺幽囚史事发微[J].满语研究,2015,(01):132-138.

[3]馬可欣.清《閩省鹽場全圖》主持繪製官員菩薩保考[J].文津学志,2021,(03):244-251.

0 阅读:47
念桃说历史

念桃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