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糖尿病变得越来越常见,而作为慢性病,糖尿病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危害,其最可怕的还是长期血糖升高所导致的并发症,多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当然了,想要预防并发症,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血糖平稳达标,只可惜很多糖友都无法做到血糖一直在可控范围内,结果病程越长,并发症就越多,直到因此而丢了性命。
而事实上,糖尿病并发症并非不可避免,被誉为“中国糖龄王”的糖友邓焕新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得糖尿病49年,如今83岁的他仍旧活得很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并发症的困扰,仅有轻度的神经病变,堪称奇迹。
之所以邓老能成功对抗糖尿病49年,就因为他爱学习,爱总结,更爱分享。
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邓老曾聊过的话题:血糖差的糖友都有哪些共性?
先来分享一些邓老的经验,总结下来主要还是分为以下几点。
一、饮食问题邓老指出,血糖控制差的糖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饮食上,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主食摄入量超标,还有就是没有重视食物的等量代替原则。
1. 主食摄入超标: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过量摄入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急剧上升。许多糖友对主食摄入量缺乏准确的认知,不知不觉中就摄入过多了。
应对措施:学会估算主食量,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分配每餐的主食摄入,可使用量杯、食物秤等工具,逐渐熟悉合适的主食分量。另外,要增加粗粮在主食中的比例,如糙米、全麦面包、玉米、燕麦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平缓血糖上升速度。
2. 忽视等量代替原则:食物多样对于均衡营养至关重要,但部分糖友在选择食物时,未考虑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随意加餐,也不注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结果就会使得饮食总热量摄入超标,导致血糖波动。
应对措施:了解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选择低 GI 值食物,并在等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替换。例如,用红薯代替部分米饭,用豆类制品代替部分肉类等,记住不是都吃,而是要代替着吃。同时,要注意控制每餐的总热量,避免因食物替换而导致热量超标。
二、运动问题除了饮食外,再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没有运动的习惯,每天最多就是做做家务而已,很少抽出专门的时间去运动。运动不足本身就不利于餐后血糖的管理,还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利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血糖控制。
应对措施:仅靠日常家务劳动难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对于糖友而言,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应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和场地,确保能够长期坚持。除有氧运动外,也可适当加入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
三、用药问题用药问题也是很常见且很难解决的一大问题,尤其是病程长的糖友,如果再一味地埋头吃药,不知道变通,甚至觉得吃药没用,选择偏方、秘方等等,就很容易出问题,当然了糖友用药问题还有很多,只有想办法解决了,血糖才能稳。
1. 不遵医嘱用药:选择降糖药时不听医生的话,自行购买服用,或者自行增减药量、换药或停药,甚至有些糖友不吃药,而去听信谣言,吃一些保健品、偏方等,这就很容易导致血糖失去有效控制,使得血糖波动加剧。
应对措施:吃药一定听医生的话,尤其是初始用药时,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听信谣言,哪怕是糖友的建议,也一定要问清楚医生才行,因为适合别人的药物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同时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能自行做主,更改治疗方案。
2. 不及时调整用药:糖尿病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加重,变得越来越难控制,而且并发症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一直吃原先的降糖药,身体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使得降糖效果变差,这时候的血糖肯定会失控,所以糖尿病的用药方案也需紧跟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行。
应对措施:定期复诊,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向医生反馈身体状况和血糖变化。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种类、剂量或治疗方案等。
3. 用药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服药,经常漏服,或者主观上不想吃药,能少吃一次就少吃一次,或者只在血糖失控的时候吃药等,这种吃药方式肯定不利于血糖的管理。
应对措施:一定要按时吃药,不管有没有不适,降糖药都必须坚持吃才行。对于容易忘事的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提高依从性,如设置服药提醒闹钟、使用分药盒将每天的药物提前分好、将药物放在显眼易取的位置等。同时,家人也可以给予监督和提醒,帮助患者养成按时服药的好习惯。
四、心态问题心态在糖尿病治疗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患病容易使糖友产生焦虑、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体内激素失衡,进而干扰血糖控制。而且,消极心态还可能降低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措施: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其可防可控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与其他糖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听音乐等,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兴趣爱好,丰富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关注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
参考资料:
《我发现,血糖差的糖友,几乎都有这6个共性》. 糖尿病之友.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