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文明之上,微观杭州“历史”与“日常”

构筑空间 2022-03-13 15:03:59

我们无以站在高位“俯瞰”一座城市,但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缩影。在杭州,我们通过对话 10 组建筑师,捕捉到 100 个「杭州切片」,希望能够呈现一座「X-CITY丨城市记录者」眼中的杭州。

本期城市记录者李诗琪,有着高校美院教师和独立建筑师双重身份。自幼在竹乡安吉长大的她,对于自然有着强烈的敬畏感,她说那种与深刻体验自然的经历,让她感受到人永远是被自然包裹在其中的一颗小小的沙粒。本次让我们和城市观察员王志磊老师一起,跟随诗琪的视角,解剖她眼中的 10 个杭州切片。

从位于良渚文化村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到诗琪驻场完成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共同探讨良渚文明的过去与未来的对望,屹立在历史的“肩膀”上,以微观视角介入生活日常,发现杭州城市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凝聚力

「 在文化积淀上,

一面守常,一面创新。」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2021 / 11 / 7 15 : 00

良渚文化中心©吕恒中(由大屋顶提供)

在良渚遗址中,回望过去的文明。现在存在很多对过去文明的回望,但如何保护过去的文明,并且与现代生活之间创建关联,是一个新问题。

邵兵(建筑档案主编,以下简称“邵”) 今天是杭州「城市记录者」的第二站,现在我们在杭州良渚文化村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大屋顶”下面,将由李诗琪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一下良渚文化。

李诗琪(其实建筑创始人,以下简称“李”) 我会带大家从“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出发,再到良渚校区。今天之所以从良渚遗址出发,是因为它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者。

邵“大屋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李它是一个兼具展览、餐饮、商业功能的文化中心,它还包括一个大舞台,可以跟室外互动。从玻璃房里,可以看到外面的水面,那边还有高晓松的“晓书馆”。

美院沈烈毅教授做的一系列翘翘板的装置,装置散落在周边的景观里,让人们愿意在景观里停留。

邵 大屋顶似乎形成了一种历史与当代文明的对话关系。

李是的。一直到 2019 年,良渚古遗址被发掘并申遗成功,才有了切实的证据,让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被国际所公认。之前发掘出的遗址、城墙等,只能推断到夏朝,而良渚文明被推断的时间是 4300 年到 5300 年前,比夏朝足足早了上千年。

邵 良渚是一个文明的迹象。

李良渚遗址里发现了许多大型墓座,最大的将近 18 米,建造的宫殿区非常宏大,同时墓座里整个城的布局规划以及水利系统都是特别先进的。

邵良渚原本是一座城。

李在那个时代,良渚用水路系统作为整个国家的交通体系,它不仅是交通体系,同时也可以作为灌溉水系。因此整个良渚校区是被水系所包围的,因为整个良渚区域都是有水系穿插的。

邵你了解良渚从遗址发掘到现在状态的大致过程吗?

李良渚的发掘工作从一九三几年就开始了,大概七八十年才完全完成发掘。最开始人们不认为江南会存在大型王国或者高度文明。其中经历了一个考古学的转折,考古学家发现良渚遗址里边有一个莫角山台地,有很多贵族墓穴,通过推测,发现这个地方可能曾经存在一个非常辉煌的王国。

良渚文化中心©吕恒中(由大屋顶提供)

邵 现在存在很多对过去文明的回望,但是如何保护过去的文明,并且跟现代生活之间创建关联是一个新的问题。在你看来,现在的良渚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李首先是良渚文化村,最早是万科收购的。万科开始经营的时候,最早做住宅,然后配套了商业、教育、公共交通等资源体系。

良渚文化中心©吕恒中(由大屋顶提供)

邵在做良渚这块的时候,万科是最早提到“城”以及文化概念的。

李良渚是有文化积淀的,然后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加入创新的内容,这就是守常和创新。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因为跟我们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以下简称“美院”)会有一些联动,有一些演出、展览、戏剧以及音乐节,学生都会过来参与。

良渚文化中心©吕恒中(由大屋顶提供)

邵你怎么看安藤忠雄做的“大屋顶”?

李 这个建筑的语言非常强烈,一个大的屋顶,很容易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空间。

邵我感觉有种特别强的权力感,你们倾向于消解还是坚持这种强烈感?

李对我来讲,没有好坏,只是一种选择。因为这个建筑本体就是一个比较个人化的作品。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讲,每个人偏向的材料、结构以及氛围感都不相同,这与每个人的经历相关。

误差

「 误差之中,

存在着空间的可能性。」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校园

2021 / 11 / 7 15 : 35

驻场,即是一次的见证。裸露与粉饰,基础语法错误与全面的精致,最终状态与施工过程,每一刻,都是不一样的美。

邵你是自愿留在学校教书的吗?

李我其实不算留在学校,因为中间出去工作了。

邵出去了一段又回来了。对,其实其实建筑可以完全独立呀。

李是可以完全独立,但是还有一个连接,就是因为我还是驻场这个项目的。

邵你会盯到它全部建完。

李我是这么打算的。

邵 我觉得你是一个见证者。那平时你有想过用一些方式去记录吗?

李我有记录,我自己会拍一些过程的视频,我觉得那个对我来讲很重要,因为那是建成之后就再也看不到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很多建筑建造到了百分之六七十的时候是最好的状态,再做就是在粉饰了。

邵 裸露与粉饰,这我觉得这个校区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带有现代属性的一种裸露。

良渚校区体育馆裸露的混凝土顶面 ©吴清山

邵你跟张永和老师配合做良渚学校是什么渊源?

李最开始他们需要一个驻场建筑师,所以他们想找一个在杭州的建筑师,处理一些现场的事儿。学校建一期,一层的建筑都已经做完时,因为没有人能经常过来,所以现场已经有一些问题了。当时我刚好回杭州,有驻场经验,正好在美院教书,就认识了张老师。

邵张老师对你有什么要求吗?

李当时他跟我说,他希望首先是能够以比较踏实的态度看待所有问题,其次面对业主、施工队的时候,要有正向的沟通能力。最后,就是要对这个事情有底线,有判断。

良渚校区空间 ©吴清山

邵诗琪当时跟张老师配合的时候,有没有参与方案?

李我没有参与方案,我进来的时候结构已经起来了,后来参与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反馈,反馈到原来的设计上。

邵现场跟方案之间存在哪一类型的问题?

李最多的就是施工误差,或者施工质量没有达到想象的高度,就需要有一些补救的办法,去化解误差而做出一些改变。

粗糙

「 粗糙的可以是音调,

不能是语言。」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校园操场

2021 / 11 / 7 15 : 45

建筑,是学校生活的载体,而设计,可以创造学校生活的新秩序。穿梭于校园中“粗糙”的设计空间,如同先贤面对原始巨构,感受着建筑学对于人类的最本源的冲击。

邵张老师会有哪些强力要求执行的东西?

李我觉得他最坚持的一些,反而不是常规的施工质量,比如我个人会认为混凝土的质量浇筑要很好,但是他不是非常在意“粗糙”,因为他清楚造价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追求完美技术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他特别在意的,其实是一些基础建筑语言的交接,如果出现误差,他会坚持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式改,而且必须改。

邵张老师这个作品,除了建筑本体的冲击和感受,你的感受是什么?

王志磊(中国美院教师,“城市观察员”,以下简称“王”) 我作为一个使用者,能明显感觉到这种空间体验和以前不一样。学生有什么事情发个微信直接就下来了,空间距离的缩短,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的必然变化,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李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空间改变学生跟老师的关系、学生跟学习的关系。

邵 创造学校的生活习惯,建筑是学校生活的一种载体。所以我理解刚才说到张老师不太重视某一种细节或者一定要精致化的状态。

李因为他有大局的把控,只要房子盖出来,行为就有了。这个操场比较小,现在还没有做完。

邵听诗琪说过,操场改过一次尺寸,从原来的 400 米改成了 200 米,为什么?

李如果从设计来讲,是为了不想占用太多周围景观的面积,因为这边是湿地,操场越大就要砍掉越多的树。像操场周边的石块,是菱形的方式拼接的。最开始我们的景观设计师就认为需要修一下,修成方的,但张老师觉得挺好的,形状包括色彩变化,都是很自然的感觉。

邵所有的空间,包括景观,都是张老师一手把控的。

冲突

「 实践与理论的矛盾,

值得探讨。」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

2021 / 11 / 7 16 : 00

在实践与教学之间,是否矛盾,需要看人们以怎样的视角看待。

邵现在好多老师,兼顾着实践任务与教学,你们怎么平衡?

李我觉得这两个肯定是冲突的,冲突的是精力、时间,因为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没有多余时间平衡这两个事情,但是又没有冲突到需要花所有精力在一个事情上,还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另外我不是特别擅长理论推敲的人,这是我的性格使然,所以我更希望通过实践项目累积经验。

邵志磊有什么看法?

王这个问题,我和张永和老师曾经深入交流过。张老师的答案是,教学与实践二者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可兼顾。西方的大学有两种教师,一种是实践教授,完全做项目的,但是也在学校里代课;一种就是理论教授,在学校全职做教学工作。

良渚校区教学展览现场 ©李诗琪

王在现阶段的中国,学校应该允许不同类型的教师存在,比如中国比较有名的,像王俊阳老师、顾大庆老师,他们就只做理论。张老师现在也不教书,他只是 mit 的实践教授,这样就把事情分开了。

邵对。这就是逛美院,跟逛其它学校最不一样的地方。美院里有人构建的一种新的自然给你。

李就是美院的建筑,它整体材质可能都更偏向于贴近自然,这两个校区都是都是一样的。

作为展览现场使用的工坊️ © 李诗琪

求实

「 以自己内心扎实的养分,

作为建筑的呈现。」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体育馆

2021 / 11 / 7 16 : 15

80 一代的建筑师,是“求实”的。他们还是想找到自己内心实的东西,怎么做建筑,怎么让建筑以比较实的状态呈现,其中暗含着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

邵志磊看诗琪的建筑,觉得她的建筑还有哪些可能性?

王像诗琪老师这种独立建筑师,要保证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所以诗琪是带有一定态度的。

邵 第一次见诗琪时,我觉得“其实建筑”并不是很具象,好像你一直在探索“我是谁”,你并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任务。

体育馆南立面 ©吴清山

李可能跟我的教育背景相关,我在美院的几年,美院的教育体制是非常风格化的,怎么用一个非常强的概念,让空间抓住别人的眼球,从一群空间里脱颖而出。在我的认知里,我的设计可能有很强的立足点,但是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可能体验过我建筑的人也不知道我在干嘛。

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观的倾向,所以刚开始还只是初期的事务所,就会想要多尝试一些方式。实践出真知,因此做这些项目的时候,可能 10 年、20 年才能从里面选出一种自己觉得最平衡的方式。但是我们都希望设计跟自然可以有对话,这是一直都在延续的主题。

体育馆内运动现场 ©葛晨瑜

王诗琪做的东西虽然也很多样,但是出发点和非常建筑的价值观是契合的。就是一种本体建筑学的思想,首先处理建筑和基地的关系;第二个是建筑和建造的关系,就是具体的材料和结构;第三个是建筑和使用空间的关系。这就是三对关系,是本体建筑学的概念,诗琪不会离开这三个范畴,她不会把建筑作为一种符号。

邵 我觉得 80 后建筑师是“求实”,他们还是想找到自己内心实的东西,怎么做建筑,怎么让建筑比较实的状态呈现出来。

敬畏

「 对于建筑的敬畏,

是诗琪设计的底色。」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教学空间

2021 / 11 / 7 16 : 25

良渚如同这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大聚落。城市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诞生出许多符合城市发展的新事物,一个城市的中心可能会偏移,也有可能细分出多个中心。

邵良渚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村落,如果它需要一些文化符号或者精神符号,会有怎样的可能性?

李良渚最开始是作为第二居所的,但是它现在已经变得像第一居所了,因为很长时间是想利用这边的自然环境,同时享用城市带来便捷的基础设施。由于杭州城的中心在变化,所以那些文化中心是不够的,现在再去做文化中心,可能是基于现在已经有的特点、位置,如何进行联动;其次就是内容,里面的产业内容能匹配到哪些学科、学校、社区、商业以及住宅社区。

邵是否可以理解为,随着它从第二居所到第一居所,住区居民的状态越来越需要这种丰富的设施,所以我们需要各种文化艺术相关的公共场所,满足这种状态。

李对,因为这个学校会带来很多人口。一期加二期将近有 4000 人,这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一个学生可能带来的是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就会在周边购置房产和发展。而且它背后还有一系列的产业支撑,也会跟着过来。

“上居下学”的校园空间 © 吴青山

邵志磊老师怎么看,一个城市到什么样的状态下,才需要这种文化属性极强的精神性或者公共性的活动空间?

王第一个条件就是人要聚集到一定的人数,国美带来了 4000 个人,毕业生的迭代,ta 的家属等等的,形成了人群的聚集。而且良渚片区那边有些正在建设,人口密度也会增加,很多北上广的毕业生选择在杭州就业,这是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否则规划都是纸上谈兵。

第二个阶段,因为我们过去的规划都是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区,而且是彼此割裂的,现在的城市规划更多的是强调区域性,比如良渚区域自身各个板块应该实现联动配合,这也是我和诗琪所有课题的共性。

邵所以这几个板块怎么联动会成为课题。

王比如大屋顶那个位置,居民都是很有名气的知识分子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会提供平台,把王权和政权生活化,和学生的时尚结合,大家各有需求。所以这个改变是一个联动,每个人自己先动起来,到和对方的共同点,然后塑造这个空间。虽然它是毯式建筑,但也是一种聚落,聚落本身就有各种可能性的发生。

体育馆与校内水系 ©吴清山

邵 不断聚集或者临时性聚集,但是大家在创造这种可能性。良渚在杭州城的边缘,比如学校跟城市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

李首先以美院为例,它的布局考虑到之前的学校区位置,因为它是三个不断叠加的过程。南山校区在西湖边,是最中心的校区,这跟它里边儿承载的专业相关,最早是国油版雕传统型,当我们需要设计板块时,选择了转塘象山校区。

到布局良渚的时候,首先看它的地形,南山在中间,象山在南边,所以它要往北落,形成一个三角关系。就是从中心连接到南边和北边,其次我觉得良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这个学校是“伴水而居”,同时是“大学望境”,希望跟自然有关系。

邵这里边除了现代城市文明,还有良渚文明的底色,而象山校区好像是被自然包裹的。

李它是伴山,绕着山的,我们是伴水,被水环绕着。这条就是河,张老师的设计把水引到校区当中,良渚文明最开始是水路系统,所以水再次被用到校区当中。

良渚校区鸟瞰 ©吴清山

邵志磊在做研究的时候有没有做类似的课题,比如一个极强功能体跟学校的关系。

王因为杭州也在不断的发展,建立多种城市核心,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过程,避免了过多的功能在大城区里面。校区的发展可以带动城建的发展,形成一个圈子,像中国美院在杭州,一个校区进入到良渚,刚刚上述的概念就可以成立,因为它自带了周边的资源,所以可以分两方面来讲,分别是学校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

邵一个城市需要很多个小中心,它也激活了余杭区的状态。刚才我们两个聊的话题是跳跃性的,而诗琪有一点特别宝贵,她内心有那种对建筑本身敬畏的精神。

求实

「 毯式建筑,

均匀平铺于集约的土地。」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校园

2021 / 11 / 7 16 : 45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建造是一种与历史的对望,这种属性也让其变得特殊,与其他两大院系有着不同的气质和功能。

邵这边有两个观众提问。第一个问题是,虽然建筑在良渚遗址上,但怎么说明它继承了良渚文化的精神?

李首先我们没有直接继承它的精神,我们只是象征性的站在了这个文化的源头,只是一个物理的描述,我们的位置是在当年的良渚遗址旁边,离那个遗址也有一定距离。站在这座学校里,遥望那边的山,我们可能和五千年前良渚先民遥望着同一座山。

李另外,我觉得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想做的东西。张老师在这里想做的就是教学体系,不一定对良渚文化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教育体系 © 非常建筑

邵第二个问题是,良渚校区和象山校区的差异性在哪?

李一个校区是一片房子或者是几十栋房子,必然跟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相关。象山和良渚校区的差异性在于地缘性,象山校区是山在中间,所以必然是围绕着那座山去布局建筑,散落在自然当中,是伴着山的一圈房子,还是人工跟自然的关系。而良渚校区的地比较集约,没有挨着山,但是有一条河,那边有一片湿地。

地毯式建筑局部 ©吴清山

邵诗琪简单介绍一下地毯式建筑的大框架。

李我们现在进到的是学校的一期,大概是 6 万平方左右,二期还有大概将近 10 万平方的建筑面积,总共有 16 万平方。一层加二层的拱顶,都是教学区,所有凸起来的多层或者高层都是宿舍区。

毯式建筑的所有教学楼均呈铺开状,连着所有的宿舍楼,即使在下雨的时候,通过连廊也可以直接从宿舍到达所有的教室。教学建筑是一个朝北拱顶的单元,因为美术学院需要柔和的自然光,不希望在绘画的时候光线会变,因此设计有一个朝北的大天窗。

教室的北向天窗 ©李诗琪

邵你提到南山到转塘,再到良渚,南山是纯粹艺术,转塘是设计相关的,良渚更关注在艺术基础之上的多种类型的创新。

李我们每个学校之间会有互动,有一些课程可以选到其他校区,所以学生是会轮流体验这些空间。

视界

「 物理空间的品质,

影响着未来的视界。」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专业教室

2021 / 11 / 7 17 : 15

专业的选择影响到人生以后的道路,面对现代有的高考机制,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而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又会有怎样的选择与规则?

邵美院体系或者其他体系,每个院校的评价标准不一样,这是不是教育体制面临的问题。比如都是学美术的,为什么标准不一样,是否需要统一的标准?再比如全国的建筑院校的各有偏重,什么才是标准?

李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是,我认为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就是必然要经历高考。但是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是艺术类的院校,所有综合类的大学也面临这个问题。当学生在高三读之后,要考清华或者浙大,他们也不知道自己面临的专业会学习什么,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兴趣。

邵 我觉得中国有很多的家长都关心这个问题,教育的标准和规则的透明性。比如上美院或者上理工科,哪个路径可以去,现在很多家长都不一定知道。

教学现场 ©李诗琪

李我当时考大学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建筑到底要学什么,因为我当时报美院报了两个系,一个是服装设计,一个是建筑设计。当时选建筑设计,纯粹是因为我们美术是单独分开考的,我在建筑系的排名靠前,所以就选了建筑系。

我进美院建筑系二年级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建筑要做这些东西。所以我们面临的传统的专业选择问题。这就延展到现在的创新学院。良渚是创新学院,学生进来之后是不分系的,只分所。在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会发现有教建筑的、有教装置的、有教平面的,等等。学生会通过前面一两年的学习,再确定自己想要深入的专业方向,等于把选专业推到二、三年级的时候再进行。

李但我觉得对人类而言,任何一个制度都是双刃剑,可能给了他很多选择,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选。

邵你是怎么看这个?

王我也是艺考生,我们在辽宁大连有一个专门画画的学校,所以我们那个学校就是职业考美术学院的。我当时就想学建筑,就是觉得选这个学科将来具备了这个学科的能力,转到其他的学科不太成问题。

邵 我觉得建筑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综合性思维方式。老师在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挖掘学生身上的一些特质,然后会给他建议吗?

李更多的是在他们提出疑虑的时候才跟他说,因为现在的孩子自主性会比较强。

邵 物理空间的状态也很重要,如果学生生活在一个有品质的校园,对于未来的生活或者未来眼界视野的认知有极大影响。

探索器

「 抓大放小,

以空间探索可能。」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顶楼“探索器”

2021 / 11 / 7 17 : 40

在良渚校区设计中,张永和老师是抓大放小的状态。以探索器为发生场,俯瞰着这个校园的更大的可能。

李这个楼顶我们叫做“探索器”,包括高层的宿舍楼,立面上的喇叭口也叫做探索器。

邵探索器?有一种科幻的感觉。

李对,也就美院有好几个探索器。

邵我喜欢这个空间,探索器这个空间是什么用途?

李这个空间没有固定功能,希望由学生或者老师以后自己来利用。或许这里可以是一个休息的地方,咖啡吧之类的。

宿舍楼立面上的喇叭口探索器 ©吴清山

邵一般的人的选择会在屋顶做花园,他做了一个探索器,有意思。

李我们来外面看一下这个材料,比较特殊。

邵是金属吧?

李对,金属片。这个单独看就会觉得有点点亮,但是它嵌到水泥里去了就变得土质了一点。

李有点波光粼粼的感觉。这是“非常建筑”发明的一种做法,叫做“鱼鳞网”。这个上面是金属网,像鱼鳞一样的,它先嵌到水泥里边儿,再用一块儿大概砖头大小的泡沫,把它擦掉,但擦的时候要比较注意泡沫的含水量多少,还要靠工人的手感,所以才能擦出来波光粼粼的水面的感觉,有太阳时它会有一点点阴影,质感特别好。

邵这个施工很难吧。

李对,就是所有都是工人纯手工制做的,他们把“鱼鳞”全部浸到一整块水泥里边儿去,然后拿一块海绵蘸着水反复擦,这样才擦出来的。

邵工人在做肯定很恼火。

李工人感觉是学过书法的。

施工阶段中的“探索器” © 李诗琪

邵我特别喜欢这个空间的感觉。

李探索器最原本的想法应该是望向别的地方,或者望向自己的内心,所以它跟良渚遗址的感觉是很像的。良渚遗址上有一个磨角台,站在那儿往周边看,望向远山,远山感觉在回应你的“望”。我觉得这种对望一定会产生一种关系,可能不是很强烈,但是有联系的。

李我们这个拱里面有几块儿做出来的色差特别大,这个色差当时要修复。我觉得特别像几朵云飘在混凝土上,在一个粗糙的施工痕迹上,忽然出现了一个有点诗意的东西。

我就想后期可以邀请学生过来在上面涂鸦,就能看到一种施工形式的云和孩子自己手画的云的对话关系。张老师觉得这个想法挺好玩的,不过后来他们还是修复了一下。

邵 张老师是在抓大放小,也可能是两头抓,比如抓灯这种小细节,但不会特别具体。

轻介入

「 不只是宏观叙事,

还有微观视角。」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校园

2021 / 11 / 7 17 : 45

每个时代的建筑对建筑设计都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时代发展使然。在诗琪的建筑中更多的是对细节的打磨,并非宏观叙事,而是以一种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

邵我想请志磊来说一说,关于其实建筑以及诗琪做建筑的状态。

王她有自己特殊的教育背景和地域给养,她的实践具有一定意义的代表性,这样建筑师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下,切入社会的是一种建筑策略。

他们作为个人事务所,也代表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所以他们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育经验,都是息息相关的。像诗琪有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当她陈述自己作品的时候,和最后呈现的结果,都有不可取代的特点。

其实建筑为良渚校区设计的“轻量化装配式家具” ©李诗琪

王 尤其对于乡村建造当中的细微关系,建筑对于她们这一代人来说不是宏观叙事,而是一种微观的视角,对日常生活的一种介入。这种介入方式往往是一种轻介入的方式,并不特别强调形式上的突出视觉形象或者营造文化符号。

比如有的界面可以是栏杆,也可以是作品,而且有的方案是一个正方形的庭院,混凝土浇筑的,她用的结构方式是板筑的方式,结构对于空间有一种界定。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对于空间行为的一种设计和设想,带有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处理。各种综合因素在她的建筑中,是她把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乡村生活经历,介入之后的一种使用方式的设想。

其实建筑设计的“安吉大雁洼小房子” ©吴清山

所以在评价李诗琪其实建筑的时候,不需要用宏观叙事性的,也不需要对形式语言过多的归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批建筑师都会从个人的角度,对于乡村的实践有一种个人叙事,是一种多线叙事的方式。

邵参与当下的过程中,有诸多可能性与变化,其实是在创造转折。她的作品边界感极其清晰,但是在具体物理空间的边界上,又有转折、模糊的地带存在,所有的建筑都有人与自然对话的机制,在机制创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边界的创造。

李我感觉对建筑设计来讲,最重要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对场域精神的寻找”。刚刚王老师用一个词叫做“本体建筑学”,本体建筑学是基于对场地的分析和历史环境的了解,在空间中注意构造、材料,以及感官的感觉,再做空间。我们现在做的数量还太少,还不足以形成一个系统。

邵我看到的状态是,诗琪和其实建筑作为建筑的参与者,不需要兼顾很多观念,不用界定某种形式。比如过了 20 年也未必有一种形式感,这不是你所追随的。

李因为建筑师在面对不同业主和不同项目的时候,会在各种要求中寻找平衡,这可能没办法实现原来的想法。或许十年之后我又做了一个庭院型的建筑,业主给了我更大的空间去做,这就呼应到我现在可能已经做了的某一个建筑,然后再拉远,这才是我的系统。

邵你在找累叠或者叠加的那部分?

李这个无意识的叠加是基于人的机遇,可能 10 年或者 30 年之后才能够串成一个体系。

本文整理自「城市记录者丨我们在杭州」2021 年 11 月 7 日的直播对话,部分图片由建筑师及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提供,除特殊标注的图片外,图文及排版均属城市记录者所有。

0 阅读:0

构筑空间

简介:中国建设行业首家服务于建筑设计品牌的内容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