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实名举报称,一名年仅17岁的四川少女哈某某被卷入代孕黑色产业链,为一名50岁的江西籍男子龙某某产下双胞胎男婴。
据有关媒体调查,此事涉及广州两家医疗公司——广州爱婴宝医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君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关键证据链条
代孕协议与天价交易上官正义提供的《XX性别零风险包成功协议书》显示,龙某某与广州君兰医疗公司签订协议,约定通过供卵、代孕方式“包成功”生育,基础费用73万元。因最终诞下双胞胎,龙某某实际支付金额超90万元。协议中明确标注了捐卵者信息、怀孕方式等细节。未成年少女卷入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显示,两名男婴出生于2025年2月2日(注:该日期或存误差),母亲信息登记为2007年5月出生的哈某某。上官正义指出,哈某某在2023年植入胚胎时年仅16岁,分娩时未满18周岁,其未成年身份与代孕事实直接冲突。公司暗箱操作暗访中,广州爱婴宝公司销售人员透露,卵子价格按学历明码标价:本科10万元、硕士15万元,需通过学信网验证。为证明“可靠性”,销售人员还展示了多份“成功案例”,包括哈某某的代孕记录。天眼查显示,两家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体基因技术开发”“医疗器械经营”等,表面业务与代孕无直接关联,疑似以此作掩护。监管部门回应矛盾面对质疑,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称“无相关登记”,涉事的小榄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未听闻此事”。而广州市卫健委回应称已启动核查,但尚未公布进展。

事件焦点探讨1. 法律红线:代孕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双重违法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违者最高可处3万元罚款;《未成年人保护法》亦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营利性活动。本案中,哈某某未成年即被诱导代孕,涉事公司涉嫌组织非法代孕、剥削未成年人权益,性质极其恶劣。
2. 黑色产业链:医疗技术沦为犯罪工具两家涉事公司通过拆分服务内容、利用合法医疗资质掩盖非法代孕业务,形成“供卵-代孕-出生证明”的完整链条。注册资本仅数百万元的企业,竟能操纵近百万元的交易,暴露出医疗监管领域存在严重漏洞。
3. 监管难题:跨部门协作与证据认定代孕活动往往隐蔽性强,涉事机构常以“健康咨询”“技术推广”名义规避审查。本案中,代孕手术实施地(或为中山)、公司注册地(广州)、客户户籍地(江西)分属不同辖区,需多地联合执法。此外,代孕协议多通过口头约定或加密通信进行,取证难度极大。
4. 伦理困境: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创伤医学专家指出,未成年女性子宫发育未完全,代孕可能导致终身健康损害。此外,哈某某作为未成年人,其“母亲”身份被写入出生证明,未来将面临法律身份认定、亲子关系等多重伦理问题。

社会追问与反思此次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地下代孕产业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升级,逐渐形成跨区域、专业化的犯罪网络。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法律滞后性:现行法规罚款上限仅3万元,与代孕暴利相比威慑力不足,亟待修订法律明确刑事责任。医疗监管盲区:如何防止基因技术、医疗器械资质被滥用?需建立卫健、市场监管、公安联动的预警机制。未成年人保护网:偏远地区少女易被“高薪兼职”诱骗,需加强普法教育与社会救助。广州市卫健委的核查仅是第一步,公众期待相关部门彻查产业链各环节,追究组织者、涉事医院及“客户”责任。
代孕不是生意,生命更不能交易。唯有筑牢法律与伦理防线,才能避免更多少女沦为黑色产业链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