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诊室里那些不停擦鼻涕、揉鼻子的小患者,我常常感叹:这些孩子的鼻炎,十有八九都是因为脾这个“大漏斗”漏了!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当孩子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本该被代谢的水液无法排出,反而化为黏腻的痰湿,顺着经络上涌至鼻腔、咽喉。

就像河道堵塞导致污水四溢,鼻咽部被痰湿反复浸泡,最终引发鼻痒、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
更可怕的是,如果长期采用西药压制症状,阻止这些“痰湿”排出,反而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形成“越治越虚,越虚越犯”的恶性循环。

上周接诊的7岁男孩小杰就是典型例子。他面色萎黄,眼下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鼻子总是堵着,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
妈妈说他已经连续吃了很久的西药,可鼻炎还是反反复复。我一看他的舌头:舌体胖大,舌苔白厚腻,边缘还有齿痕——这都是脾虚湿盛的典型表现!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记载了针对这种情况的千古奇方——苓桂术甘汤。这个方子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
茯苓:利水渗湿,把泛滥的“污水”疏导出去;桂枝:温阳化气,就像给身体装了个“小太阳”;白术:健脾燥湿,把“漏”的脾给补上;甘草:调和诸药,守护脾胃。
很多家长总把鼻炎当鼻子的问题来治,结果越治越重。其实,鼻子只是“受害者”,脾胃才是“罪魁祸首”。
用对方法,孩子的鼻炎不仅能好,整个体质都会跟着改善。
就像小杰妈妈说的:“早知道您这里治鼻炎这么简单,我们就不让孩子吃那么多西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