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应届生岗位占65%,往届生欲哭无泪

颜相思说育儿 2023-10-14 18:12:14

为了解决应届生就业难题,官方相继公布多个教育政策,使各用人单位招聘方向朝应届生倾斜。避免应届生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在就业市场不吃香的尴尬局面。

曾几何时,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公务员考试,都会注明“有2年以上相关经验者优先”,这对应届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张白纸,只能用成绩单和学校办学层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谁都是从0开始积累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莫欺少年穷。企业把一部分岗位拿出来培养应届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政策而矫枉过正。

2024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应届生岗位占65%,往届生欲哭无泪

眼下大学生考编的热度直线上升,报考人数逐年递增,招录人数也在增长。去年国考一共招录3.71万人,今年再次突破新高,计划招录3.96万人。

此前官方传出减员缩编的消息,很多公考生担心招录规模减小,增加考试难度。事实上目前缩编只是针对部分事务性工作较少的部门,把这些部门的编制让给工作压力比较大的部门,并不会对招录规模有所影响。若当年退休人数多,招录人数自然也就会多一些。

今年国考将于10月15日早上8点起开始报名,24日18:00截止,笔试时间定在11月26日。本次国考录用坚持分类分级考试的特点,不同职位、不同层级考试内容也会有所区别。有9大部门在笔试阶段就要进行专业科目考试,40个部门在面试部分进行专业能力测评。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比较显而易见,招录政策明显向高校应届生倾斜,计划专门录用应届大学生的名额高达2.6万,占招录总规模的65%。尽管岗位大部分集中在基层单位,意在向基层一线输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可对往届生来说很不友好。

很多失去应届生身份的学生,再想报考公务员,上岸难度大增。35岁以上人群依旧无缘公考,只能后悔大学毕业时没有珍惜,难怪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一心考编,不考虑其他任何工作机会。

想考公务员就要珍惜应届生身份,不要轻易签三方协议

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民生焦点,尤其是延迟退休即将落地,大家都很担心自己35岁以后的就业环境,更担心自己还没到退休年龄就无班可上。不仅没有收入还要自己缴纳社保。考编目前来看是解决焦虑的最佳途径,可是想考上公务员却没那么容易。

笔者刚毕业时,国考、省考大部分岗位都要求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才能报考。本以为积累几年基层工作经验,只要35岁以前报考就来得及。没想到教育政策倾斜,往届生的考试能力早已卷不过应届生,同时岗位数量方面应届生也占据绝对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拥有应届生身份的不光是大四学生。只要学生在毕业2年内,满足没签订过三方协议、没缴纳过社保,择业期内依旧可以享受应届生待遇。

大学生千万不要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而签虚假协议,更不能草率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无论是应聘互联网大厂,还是考公只能二选一。一旦选定就相当于放弃了另外一条先决优势,各所高校也要对学生负责,不能把双证发放与三方协议挂钩。

官方发布温馨提醒,公考生需了解

有关部门在公布2024国考招录公告之际,也发布温馨提示。呼吁考生诚信报名、诚信考试之余提醒考生,官方不会出版指定备考辅导材料,任何打着官方旗号开班授课或售卖辅导材料的,都是虚假宣传,并未得到过官方授意。

考生备考还是要脚踏实地,逐个题型一一攻克,多收看新闻,多刷题提高做题速度,保质保量。多背申论模板和金句,掌握公文的格式的写作手法。

准备初试的同时,也要培养心理抗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避免复试阶段因紧张过度而影响发挥。字迹较差的考生,也要积极练字,毕竟申论都是主观题,字迹对卷面分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报考前要认真核对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对个人政审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避免耽误时间,错过秋招的好机会。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国考应届生招录人数较多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公考上岸指南

0 阅读:5

颜相思说育儿

简介:讲育儿,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