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30日,湘江血战正进行,周恩来顶着敌人飞机的轰炸,在湘江东岸指挥渡江,他不愿先走一步。毛主席走浮桥渡江时,周恩来主动开口说话,称呼“主席”,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在这段历史时期,周恩来长期是毛主席的上级。周恩来除了在会上叫“泽东同志”外,其余场合都称呼“主席”。“主席”这一称呼,在当时少有人叫起,一般都是喊毛委员。
毛主席的才能,周恩来一直都有了解,并十分认可,所以才用这样尊敬的称呼。毛主席没有回答周恩来的问候,而是询问部队情况怎么样。周恩来面露沉重神色,用悲怆的语调说:“非常严重。”
他没有把错误责任推到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官李德身上,他的高尚品德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他说红一、红三军团打得都很艰苦,伤亡巨大,这都是中央纵队行动太缓慢,贻误战机导致的。
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们连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都忘记了,兵贵神速啊。”他没有指责谁,而是说“我们”,表明责任不是哪个人或哪几个人的。
短暂会面,寥寥几句话,周恩来的心弦就被毛主席拨动了。
辎重繁多的中央纵队渡过湘江后,红军被迫进行的湘江血战也随之结束。战后,最需要李德这个统筹兼备的军事指挥官时,李德却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唯一做的事,就是根据各部队发来的电报,提出一些“高屋建瓴”、完全没实际用处的意见。
李德收到各部不断发来的电报,一筹莫展,愁眉苦脸地唉声叹气,狼狈极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一泻千里。周总理见状,便打起精神,接过重担,部署各部后续作战行动。
中央红军在湘江伤亡如此惨重,李德却始终意识不到问题所在、谁该负主要责任。这两点,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也没想明白。
李德对红军高级指挥员都认不清,达不到了解的地步,如何能指望他带领红军打胜仗?湘江战后,无比挫败的李德,还迁怒他人。
部队行军途中,李德将带着妻子突出重围、死里逃生的红34师师长周子昆,叫到面前狠狠骂了一顿。
红34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编入红军的,赤卫队队员和普通农民,没经过系统训练和实战锻炼。因此经过多日的急行军和血战,他们整支部队几乎全散了,不成样子了。
按道理说,红34师的事真不能怪周子昆太多。但李德不管这些,他不分青红皂白,说周子昆怎么带的兵,麾下全军覆没,老婆却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
李德不会说中国话,全靠伍修权帮忙翻译。李德情绪激动,不停地又骂又说,伍修权根本翻译不过来,搞得周子昆又气又急,不知道该解释还是该骂回去。
李德越说越气愤,最后甚至给警卫班下令,把周子昆绑起来,送到军事法庭进行审判。警卫战士早就对李德不满了,因此装作听不懂,不对周子昆动手。
当时博古和毛主席都在场。博古对此默不作声,不做评判。毛主席则站起身来,边把周子昆带出房间,边对李德说“我来处理这事”毛主席对周子昆的处理是:好声宽慰放他走。
李德即便知道也没用,这是个台阶,他不下也得下。更何况大家都认为李德对周子昆的处理太过火了,说得周犯下多么严重的错误似的。
直到多年后,李德回忆录出版问世,这个问题才得到解答,让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李德在回忆录中也提到对周子昆处理一事,他显然是把周子昆当成了之前被他处理过的肖劲光。李德对周子昆的怒斥、辱骂和严惩,算是“新仇旧恨”加一起了。
可事实是,周子昆不是肖劲光,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人。他们唯二的相同点:都是黄种人,都被毛主席救下。
这真是让得知此事,又看过李德回忆录的人啼笑皆非。李德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员,对下面的军事干部都分不清、认不清。
说回周子昆,周子昆的妻子名叫曾玉,长征前本被安排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但她不愿留下,就拼了命地跟部队走,周子昆根本顾不上她,所以她吃了不少苦头。她跟周子昆一块活过湘江血战,完全是机缘巧合、福大命大。
全面抗战开始后,周子昆奉命南下,担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协助叶挺、项英组建新四军。不幸的是,他在皖南事变被叛徒杀害,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