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有名的关城之一,有“中华第一关”之称,位于山西省代县北部的雁门山上。作为军事要塞的雁门关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对雁门关,“双关四口十八隘”是其最为名副其实的描述。
雁门关
雁门山,古称句注山,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农业帝国与北方游牧势力争锋的战争。
句注山是恒山山脉的西半段,而恒山又是太行山脉北侧的一条支脉。句注山北侧是宽阔平坦的大同盆地,南侧则是狭长的忻(府)定(襄)盆地。大同盆地北临400毫米等降水线,按说应该有机会成为传统的农业区。但由于盆地东北 出口山势低矮且山口相对宽阔,而穿过山口便是蒙古高原。所以,大同盆地很容易遭到北方游牧势力的入侵。而一旦大同盆地失守,以大同盆地宜耕宜牧的自然条件,很快又能成为其继续南下的前进基地。
句注山和恒山的位置
这样一来,句注山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了。
向南越过句注山,穿过忻定盆地不远便是太原,再沿汾河南下便是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到这时,入侵者便已经控制了整个山西腹心的膏腴之地。然后呢,向东,便可进入上党地区,这样一来,号称山河表里形胜之地的山西,便已尽在掌握之中。而一旦控制了山西,以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地缘优势,西进可进取关中,东出可制霸中原,隐隐然已经具备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争霸天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句注山,是游牧势力在山西方向南下最有力的障碍。也正是因为如此,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将句注山列为“天下九塞”之一,所谓“天下九塞,句注其一”。这说明,至少在此之前,人们对句注山的政治军事意义已经有所察觉,并且驻军将之打造成为了天下知名的要塞。
勾注山,春秋时属晋地,三家分晋后归赵国。春秋末期,三家之中的赵家便在勾注设置了军寨,作为要塞,史称句注塞。在赵国立国之前,赵襄子将姐夫代王约到勾注塞,随后在酒席上将之击杀,夺取了代地并设立了代郡。
自赵国开始,到以后的秦汉两朝,乃至于三国两晋时期,在中原农耕帝国与北方游牧势力的冲突中,屡屡有屯兵勾注 塞的记录。不过呢,此时还没有雁门关,甚至于勾注山也不叫雁门山。
句注山改名雁门山,其实是因为雁门郡。
雁门郡是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后向西北开拓领土时设置的三郡之一,最初的郡治在今天的右玉县南部一带。东汉时,雁门郡治被迁到阴馆城,即今天山阴县南面偏西一带;后来三国时的魏国将郡治再次迁至广武县,在今天的 代县附近。这前后两个雁门郡治分别位于勾注山南北两侧 ,或许直至此时,勾注山才又有了雁门山的名字。
历史上关于雁门关最早的记载是在《(北)魏书》:“辛未,(北魏明元帝)幸代,至雁门关,望祀恒岳”。这很可能意味着此时在雁门山上已经有了关城,但具体位置,已经不好考证了。同时呢,《魏书》还留下了关于雁门关的另外一条线索,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出了这么一个岔子,“高祖之发平城,太子恂留于旧京。及将还洛,隆与超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这里陉北,指的是勾注山以北,因为勾注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西陉山。《读史方舆纪要》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提到:“关即东陉、西陉二关也”,这里北魏太子部众所断的关,便是东西陉二关。那么也就是说,此时的雁门关是两座关城,分别是东陉关和西陉关。
那么,东陉关和西陉关又在哪儿呢?按《尔雅。释山》,所谓陉即为“连山中断绝”,就是狭长山谷的意思。而所谓东陉西陉,便是雁门山北侧两条最大的狭谷,东陉为广武口,西陉为白草口。巧合的是,在广武口和白草口的南端同样也有两条陉道,分别为太和岭口和南口。四条陉道两两对应。这便是“双关四口十八隘”中的“四口”。说起来,这三个名字两座关的具体位置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不同时期雁门关的防御需求,雁门双关应该位于这南北四条陉道的周边一带。
雁门双关
雁门关从登上中国军事史舞台的那一刻,便是以“双关”的姿态示人的。在之后,随着雁门关防御功能的完善,最终形成了“双关四口十八隘”的局面。
双雁门关的状态维持了很长时间,至少到唐朝时还是如此。不过由于唐朝长期对北方势力保持着强大压力,所以雁门关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雁门关对中原政权真正起到巨大的保护作用,其实是在北宋。在宋朝,雁门双关分别 被称为西陉寨和雁门寨。
众所周知,由于北宋不能控制燕云十六州而在与辽国的对抗中长期处于被动态势。而这所谓燕云十六州,最西面的四个州:云州(今大同),朔州(今朔州)、寰州(今山阴县)和应州(今应县)恰恰就在大同盆地内。这样一来,雁门山便大宋国防在山西方向上唯一有效的天然屏障了,雁门关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鉴于雁门山绵延数百公里,能够深入雁门山的孔道更是数不胜数。即使以雁门关的双关体系,也显得过于单薄了。于是呢,基于这种考虑,北宋以雁门寨和西陉寨为依托,沿着雁门山建造了一系列的兵堡军寨,这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胡谷寨、茹越寨、大石寨、义兴寨、宝兴军寨、麻谷寨、梅回寨、瓶形寨、土墱寨、楼板寨、阳武寨和石峡寨。
这其实就是雁门关“双关四口十八隘”的雏形。
宋雁门关
军事要塞的价值还要依托于所处时代的地缘政治环境。历史很快便进入了元朝时期,对于这个世界性大帝国来说,蒙古高原和中原沃野,无非就是卧房与书房的关系。于是,失去了军事价值的雁门关便逐渐被废弃了。
雁门关再次被重视起来,已经到了明朝。
与北宋相比,明朝所面对的北方局势并没有更乐观。立国初期的几次北伐,的确大大地削弱了蒙古人的力量,但也仅此而已了。统治者们也认识到要彻底消灭北方的敌人是不可能的。因此,几乎在北伐的同时,北方防线的筹建便已经提上了日程。而雁门关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
最早在洪武七年,也就是公元1374年,由吉安侯陆仲亨主持了新雁门关的修建。新雁门关建在原西陉关向东大约10里左右的地方,其实与东陉关位置应该相差不大。
明朝雁门关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分别有过扩建,现存的雁门关城,便是在明雁门关遗址上复原的。
和宋朝一样,明朝也以雁门关为支撑打造了一个同样庞大的防御体系。
毫无疑问,北面的白草口和广武口,是雁门关直面的最大威胁,明朝先是给辽宋时期的广武城加了包砖,使其由夯土城变为砖城,称为旧广武城;同时,又在东面广武口另建了一座兵城,称为新广武城。如此,新旧两座广武城便牢牢堵住了雁门关北向的两大谷口。
在此之外,明朝又为雁门关打造了一个真正拥有十八座堡寨的防御体系,由广武口向东为:水峪口堡、胡峪堡、马岚口堡、茹越口堡、小石口堡、大石口堡、北楼口堡、太安堡、团城堡,以及平型岭堡;从白草口向西为:太和口堡、八岔口堡、吊桥岭堡、石匣口堡、庙岭堡、阳武口堡、玄冈口堡以及楼板堡。
如此堪称豪华的配置,“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荣耀属实是实至名归。
宋明两个雁门关防御体系非常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点。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出来,明雁门关的堡寨防线大体是沿雁门山北麓修建的,而宋时的防线则相对更往南,甚至到了忻定盆地南侧。另外,在宋雁门关体系里,哪怕以双关形态存在的西陉寨和雁门寨,与其他十几个堡寨几乎是平等地位,并没有很特殊;而在明雁门关体系中,作为山西镇的东面支点,雁门关在这一堡寨体系中明显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看起来,似乎明朝的防守应该更为主动和积极。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明雁门关是长城九边之一山西镇东段的防御支点。而整个山西镇的重心,前期位于西面的偏头关,后期是中部的宁武关,雁门关的作用更偏向于对北面大同镇进行支援与补充。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雁门关属于大同镇的第二次防线。可能是基于这种考虑,雁门关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雁门关作为整个堡寨防线的中枢和支点,常备兵力只有一个守御千户所,大约千把人,骡马数百匹,兵力不可谓不单薄。一旦周边各堡有军情,雁门关想要支援往往也是力有不逮。以至于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雁门关防线被多次突破,甚至被打到太原城下。
而宋朝的防线虽然深入雁门山,但鉴于宋对辽国整体上采取防御战略,相对向后的防线更容易得到后方的支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辽军的战线。为弥补防线过宽兵力不足的问题,北宋在防线后方设置了三个支点,分别是崞县(即今原平县)、代州和繁畤县。这三个支点对防线分段提供兵力和物资支持。而在这三个县之后还有忻州和太原重镇,常年驻有重兵,对雁门关防线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旦前方有警,后方的兵力和物资便可以根据前方情报进行相应的调动与支援。就像宋太宗说的:“朕常戒边将不与争锋,待其深入,则分奇兵以断其归路,因击杀之,必无遗类也”。结合宋辽战史也可以发现,北宋的这套防御体系是非常高效的,至少在雁门一线,北宋对辽国是胜多负少。
雁门关
综合上面的分析,并结合着战史,我们可以看出来,宋明两套雁门关防线,虽然在布置上大同小异,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大相径庭。毫无疑问,宋朝的雁门关防线更加的高效和务实。当然了,明朝雁门关所起到的作用虽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大,但这并不是雁门关的责任。毕竟,北部边防对于整个明朝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也是极其沉重的负担。不过无所谓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谓铁马战戈化尘烟,此地空余雁门关。从雁门关及其周边仍残存的兵道和堡寨内,似乎仍能听到那过往的鼓角铮鸣。有时间,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