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式微的草原帝国
回鹘,原名回纥,源于铁勒,世代游牧于今新疆、内蒙古、甘肃,蒙古与中亚一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bb02d73ddcb2671b3afc102b2e507b.jpg)
贞观二十年(646年),回鹘配合唐军击破薛延佗汗国,其部落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王朝管辖。
天宝三年(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建立汗国,取代东突厥,成为新一代草原霸主。
自建国以来,回鹘与大唐一直保持着较好关系,还曾两次出兵协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
后来,大唐国力衰落,回鹘表面上虽还认可大唐的宗主国地位,实际上早已不再像太宗、玄宗时表现的那么恭顺。不过总体来看,两国虽龃龉不断,彼此却从未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争。
长庆元年(821年),穆宗把自己的亲妹妹太和公主,册封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远嫁回鹘崇德可汗为妻。
此事在当时引起较大轰动,长安市民倾城而出,观看公主出嫁大典。此后,两国关系有所好转。
时至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回鹘爆发内乱!
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阴谋作乱,被彰信可汗所杀。另一位宰相掘罗勿,用三百匹良马向沙陀首领朱邪赤心借兵攻打彰信,彰信兵败自杀,国人拥立恶萨特勒为可汗。
谁知兵凶之后又逢灾年,回鹘所居之地瘟疫横行、暴雪肆虐,牧民赖以生存的牛羊、马匹大量死亡,这对靠天吃饭的游牧民族来讲,无异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回鹘至此衰落。
与此同时,在回鹘西北三千里外的叶尼赛河上游,另一支游牧民族黠戛斯悄然崛起!
黠戛斯即汉时坚昆,其国人自称是汉代名将李陵之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c9251e1ef85fe78119a2b6abee44be.jpg)
肃宗乾元年间(759年左右),黠戛斯被回鹘击败,自此与大唐山水相隔不通消息。
宪宗时期,他们的首领阿热将王庭建于青山,从青山乘驼东行,四十天左右可到回鹘金帐。黠戛斯骁勇善战,回鹘、吐蕃都争相拉拢,并颁赐官职,以求为己所用。
阿热见回鹘势微,遂自称可汗。回鹘派兵征讨,两国交兵二十余年,黠戛斯胜多败少。阿热愈发不把回鹘放到眼里,曾指着回鹘使者放出豪言:“你们运数已尽,我必夺占你国可汗金帐!”
回鹘宰相掘罗勿杀死彰信拥立恶萨特勒,彰信的将领句录莫贺到黠戛斯借来十万骁骑复仇,一举攻破回鹘,诛杀了恶萨特勒与掘罗勿,焚毁了可汗金帐,回鹘各部纷纷离散。
其中,宰相萨职、特勒庞等十五个部落向西投奔了葛逻禄;另外两支,一支逃往吐蕃,一支去向安西。
可汗的兄弟嗢没斯,以及宰相赤心、仆固、那颉啜,各率所部向南进抵大唐天德军(内蒙古巴彦淖尔阴山南麓)附近暂住下来,靠着与散居此地的其他部落交换粮食赖以为生,并遣使向天德军请求依附。
【02】趁人之危还是施以援手
建国近两百年的回鹘汗国,在草原新锐黠戛斯的进击下四分五裂。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唐内部,也正进行着新一轮次的权力更替。
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宗李昂抑郁而终,颍王李炎在宦官仇士良等拥护下登基,成为大唐第十六任帝王,是为唐武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c7670ed429405384ca9da102ee2f08.jpg)
武宗是穆宗李恒之子,与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要说穆宗这一脉也真是福泽深厚,他自己虽只做了四年皇帝就服食金丹而亡,但他的三个儿子均相继称帝。“一门出四帝”的盛况,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堪称唯一。
武宗即位时年已二十七岁,为人沉稳果决,喜怒不形于色。一上任,就先后贬黜了宰相杨嗣复、李珏,征召前宰相、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回朝重返相位,并给予充分信任。
李德裕的政治主张较为激进,与相对保守的政敌李宗闵、牛僧儒相比,他对外致力于经营边防、收复失地,对内则主张强化中央权威、削弱藩镇势力。
他长于谋略、精于戎事,主政西川(治所成都)期间,曾平复南诏之乱,并趁吐蕃维州节度副使悉坦谋归顺之际,向朝廷提议出兵直捣吐蕃腹心。只是由于时任宰相牛僧孺的极力反对,加之文宗谙弱,没有采纳。
这次他二度拜相,恰好遇到了以强硬著称的唐武宗,君臣二人相得益彰,联手谱写了晚唐的最后一次辉煌!
开成五年(840年)十月,武宗继位的第十个月,天德军使温德彝奏报:“回鹘溃军横亘六十余里,逼近我边境,引发边民恐慌。”
武宗诏令振武军节度使刘沔(注:振武军位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归河东军节制),率军前出至云迦关驻防(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乌兰特前旗),以备不虞。
会昌元年(841年)二月,回鹘溃军中有一支撤离大唐边境,拥立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向南据守错子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北境)。
八月,天德军使改由田牟担任。
田牟是原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之子,田弘正及其长子田布均殁于国难,于国有功。田牟也想建功封候,便会同监军韦仲平,想要攻击还在边境停留的嗢没斯部,向朝廷奏称:“回鹘叛将嗢没斯侵逼我方边境,吐谷浑、沙陀、党项均与其世代为仇,请允准他们自行出兵驱逐。”
武宗将奏疏交与朝臣商议,多数人认为嗢没斯背叛回鹘而来,不可接受,应采纳田牟意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6e4cd086c90c0708759e3483647b95.jpg)
武宗询问宰相,李德裕说:“飞鸟闯入怀中,尚且留它一命,何况回鹘为我唐屡立大功!如今他们被邻国所破,部落凋零,无所依归,不远万里投靠天子,羁旅边塞秋毫无犯,为何要趁人之危发起攻击!应遣使慰抚,向他们提供粮食以示支援,这才是汉宣帝收服呼韩邪单于的做法!”
另一位宰相陈夷行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此举是借给强敌军队,资助强盗粮食,不能这么办,应借机消灭他们,以绝后患。
李德裕反驳道:“吐谷浑等各有动机,大事当前,他们一定先为自己考虑。形势有利就你争我抢,形势不利则鸟惊鱼散,怎肯替我们卖命死守!现在天德城只有一千守军,一旦作战失利,城池必会陷落。不如用恩德忠义安抚这支回鹘残部,可保其不生祸患。纵使他们犯我边境,也应从国内征调军队攻讨,怎可只用天德一军!”
由于朝廷派往前线查探回鹘情形的巡边使张贾尚未返回,武宗对回鹘的真实意图心中没底,又问李德裕:“你有多大把握,保证嗢没斯的请降可信!”
李德裕答:“朝廷的人是否可信,我都不敢保证,又怎敢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戎狄作保。然而我觉得称嗢没斯背叛回鹘似有不妥。如果他们的可汗还在,嗢没斯率众来降,碍于两国情面我们不可接受。但现在他们国中无人主持,将相们或是逃往吐蕃,或是归附葛逻䘵,只有这支投奔我们,怎能称为叛将。何况嗢没斯等人去年九月到达天德,今年二月回鹘其他部落才拥立乌介为汗,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君臣名份。”
“请先诏令河东、振武加强边境警卫,做好防御准备,如果他们敢于犯边,再以武力驱逐。假如吐谷浑等部落劫掠嗢没斯,我们听任其便,但不可出兵相助。”
“另外,应告诫田牟、韦仲平不要邀功生事,使回鹘信任感激大唐,他们虽是戎狄,也必知恩图报。”
听了李德裕这番话,武宗深以为然。立即命令河东、振武严加戒备;同时诏令田、韦二人约束将士及其他部落,严禁主动招惹回鹘。
事后,李德裕又奏请武宗遣使慰问回鹘,并从内地调运三万斛粮食给他们。
三万斛粮食约为180万公斤,不是个小数,武宗有些犹豫,召集宰相商议。
在相府中,陈夷行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不应给回鹘粮粮。
李德裕有些火了,看着陈夷行,语气强硬的说:“当前援军未到,天德城千余人直面回鹘大军,如果不先给些粮食让他们安定下来,万一天德陷落,谁来负责!”
陈夷行低头不再吭声,武宗于是拍板给回鹘调拨粮食两万斛。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批救命粮对于瓦解回鹘残余势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03】两种选择,不同命运
黠戛斯击破回鹘后,俘获了不少回鹘贵族。其中有位身着大唐衣饰的中年贵妇,引起了黠戛斯将领的注意,经过询问竟是远嫁回鹘的太和公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4bb93df39574e031ccb92a4f20a273.jpg)
黠戛斯本就以李陵后裔自居,与大唐皇帝同姓,对大唐有着一份天然的亲切感,当即指派十名达干(突厥语,官员),护送公主返唐。
不料消息泄露,途中遭到回鹘乌介可汗所部拦截,护送人员全部遇难,太和公主被劫为人质。
会昌元年(841年)十一月,乌介裹挟公主自南度过沙漠,屯驻于天德军附近,派人给大唐上疏,一求册封他为回鹘可汗;二求把嗢没斯绑送过来;三求借住振武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安置太和公主。
十二月中旬,武宗让护送粮食慰问嗢没斯的右金吾大将军王会,将回复敕令转交乌介,告谕他:“你应率部收复原有疆域,而不是寓居于大唐城垣之下,漂流在外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你的汗位朕会派大臣前去册封。关于借住振武一事,前代从没有过此例,无法允准。另外,朕允许公主入朝觐见,如须我方接应,大唐不会吝啬。”
这封回信,言辞说得比较客气,但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借城一事,则寸步未让。
会昌二年(842年)正月,朝廷因回鹘屯驻在天德、振武北境,派兵部郎中李拭为巡边使,前往考察河东军所部将帅。
李拭经过一番了解,认为振武节度使刘沔在军中威望较高,且胸有韬略,是个可以委任大事的优秀将领。
恰好时任河东军节度使的符澈病重,朝廷遂用刘沔取代符澈出任河东节度使,让金吾上将军李忠顺接任振武节度使。
嗢没斯一直有心降唐,苦于跟随而来的三位宰相赤心、仆固、那颉啜百般阻挠。为了达成愿望,嗢没斯决意除掉他们,他先提前知会天德军使田牟,称赤心谋图犯边。接着诱杀了赤心、仆固,那颉啜侥幸得免,收编赤心所属千余帐向东逃走。
不久,河东军奏报:“回鹘一支军队抵达横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西北),杀掠我边民,现已退至释迦泊东(内蒙古河套北)。”
李德裕说:“释迦泊西距乌介可汗驻地三百余里,不知此军是逃走的那颉啜,还是乌介所派。我们姑且对外宣称此军脱离乌介指挥,擅自侵我疆土。密诏河东节度使(治今山西太原)刘沔、卢龙节度使(治今北京)张仲武加强侦察、事先筹谋,如可出兵攻讨,也是事出有名。歼灭了这支军队,乌介必知畏惧。”
四月初,田牟奏报:“回鹘屡次进犯天德,现已出兵三千阻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665ac792a7f1321acb92fb0255bb96.jpg)
李德裕对田牟擅起边衅的行为很是无语,对武宗提议:“田牟根本不会打仗,回鹘善于野战,攻坚不足。他应固守待援,如今却领兵出战,致使城防空虚,万一有敌进攻,拿什么防卫,望速派人前往制止。如果已经开战,即诏令云州(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宁夏灵武)、天德,以及附近的羌、浑部落各自出兵进击回鹘。”
“考虑到回鹘在外逗留已经两年,粮食缺乏,人心浮动。应诏令田牟将归附我唐的降卒后送太原,不可留在天德,以免其临阵倒戈。”
“嗢没斯是否诚心归降尚未完全确定,应尽快授予他官爵,即便他不是真降,也能起到离间作用。让远近胡人部落知道,我们旨在惩戒扰边,而非消灭回鹘。”
“另外,振武军裨将石雄勇猛绝伦,请调任他为天德军副使,辅佐田牟指挥。”
武宗当即拍板,按李德裕所说实施。
四月二十日,嗢没斯率所部两千余人来降。
五月十四日,朝廷委派鸿胪卿张贾赴天德安抚嗢没斯,任命其为左金吾大将军、怀化郡王,所部酋长以下官员也各有封赏,人心大悦。
六月二十一日,嗢没斯入朝拜谢。
武宗大喜之下,将这支归附的外族军队命名为“归义军”,任命嗢没斯为归义军使。并赐嗢没斯李姓,还贴心替他取名为李思忠。
同时,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奉命派出斥候侦察,得知劫掠横水的回鹘是那颉啜所部,正准备向东依附室韦(内蒙古额尔古纳),现已逼近雄武军(天津蓟县),大有觊觎幽州之意。
搞清楚了情况,张仲武派出三万精锐,由弟弟张仲至统领,向那颉啜发起猛攻。
此时的大唐虽已日暮西山,远不能与盛唐时的大杀四方相比,但藩镇所属军队均为自行征募,仍有较强战力。特别是位居边塞的卢龙军,胡化现象历来严重,军中奚、契丹等骁勇民族占有很高比例,打起仗来凶悍无比。
两军相接,那颉啜部溃不成军,被斩首、俘虏的不计其数,那颉啜狼狈逃离,被乌介可汗所杀。所属七千余帐均被大唐收编,分配给了沿边军镇。
【04】杀胡山三千破十万
回鹘前往大唐的三股势力,嗢没斯归附,那颉啜覆没,只剩下自称可汗的乌介。
乌介所部虽已没落,但尚有十万精骑,加之自恃公主在手,依然保持着高调作派,妄图从大唐手中获取更多利益。
他将牙帐设于大同军(今山西大同)以北的闾门山,向大唐索要粮食、牛羊,还无理要求送回嗢没斯。
武宗毫不客气的回复他:“粮食你尽可用马匹与振武军交换;牛是用来耕地的,不能给你;羊这东西中原很少,我们也没有。至于嗢没斯,他并非出自你的麾下,与你毫无关系。以前你们可汗因暴虐无道,致使内离外叛。如今你客居远地,更应痛改前非。如果还要骨肉相残,恐怕会重蹈覆辙。何去何从,望你审慎考虑!”
乌介又提出借住天德城,借兵帮他复国,都遭到了武宗拒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fe4fb888d3fd607afc805bc0c1de47.jpg)
乌介恼羞成怒,派兵在天德与振武两地之间往来抄掠,又屯兵杷头烽以北(今内蒙古包头市附近),威逼天德城。
朝廷多次下诏,令其撤往大漠以南。他非但不听,反而打着公主旗号,再次索要钱粮、牛羊。
时至八月,乌介率军自杷头烽以南突入大同川(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抢掠数万牛马,一直进至云州城下(山西大同)。
云州刺史张献节闭城固守,在当地放牧的吐谷浑、党项各部携家带口逃往山中避难,严重影响了大唐北疆安全。
武宗大怒,立刻从各地征调军队开赴太原、振武集结,准备翌年开春与回鹘决战,并警告乌介:“自从你国被黠戛斯所破,来我大唐边境暂居,我方对你照顾的无微不至。现在你无故犯我疆域、扰我边民,朝中将帅纷纷恳请出兵。朕不忍看你覆灭,望你从速撤离,以免后悔。”
又让李德裕以河东节度使刘沔的名义,给乌介的宰相下达了最后通牒,郑重告之:
“你们回鹘远来依附,本当效仿匈奴呼韩邪单于做法,先遣子入朝充当侍卫,再亲自前来拜见,并送太和公主回宫谒见太皇太后,哀求她们的怜悯。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心安理得的帮助你们。”
“可你们却窥我边城,蛮横凶顽,索取无度。还要犯我边境,侵我牧民,抢我牛羊,这难道是你们乞求援助的态度!”
“你们被黠戛斯所破,权贵遗骸倒卧草莽,可汗坟墓远隔万里,你们不向黠戛斯复仇泻愤,反倒背信弃义,在我大唐逞威,天地众神岂容你们放肆胡为!”
“前代郅支单于因不侍奉大汉皇帝,被举族尽灭,愿你们深思慎行!”
两次措词强硬的警告,乌介仍置若罔闻。
九月份,各路唐军集结完毕,武宗下达了作战命令。
任命河中节度使刘沔兼任招抚回鹘使,统一指挥各道参战兵力。下设东、西南两个战区,其中:
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使,负责指挥本区域内参战兵力,及辖区奚、契丹、室韦各部作战。
归义军使李思忠(嗢没斯)为西南面招讨使,统一指挥契苾、沙陀、吐谷浑等部作战,同时诏令银州(陕西榆林米脂县)刺史何清朝、蔚州(河北张家口蔚县)刺史契苾通分别率领所部开赴振武,接受李思忠节制。
所有军队在太原集结,刘沔于雁门关(山西忻州代县)开设指挥所。
命令下达后,张仲武令牙将石公绪鼓动奚、契丹,杀光了回鹘派驻此地的八百多名监使,将回鹘残余势力全部肃清。
为了避免乌介继续打着太和公主名义发号施令,武宗让李德裕代表自己修书一封,遣使送交公主,告诉公主:“先朝割舍父女深情将您下嫁回鹘,是为了让两国修好。而现在回鹘所作所为完全不符合当初约定,每当他们进犯边境,姑姑难道不畏惧高祖、太宗的威灵,不念及太皇太后的慈爱!您是他们的国母,理应能指挥他们。如果他们不接受您的命令,那就是与我唐弃绝了姻亲关系,今后再不能以姑姑为借口。”
会昌三年(843年)正月,两个没落帝国之间的战争正式爆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b2bc1cf863f61ece6898d28b32e4f9.jpg)
回鹘进逼振武(内蒙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河东节度使刘沔令升任麟州刺史的石雄,统率沙陀、契苾、拓跋部落三千骑兵先行,他亲统大军在后跟进。
石雄抵达振武,登城瞭望敌情。发现远处有数十辆毡车,周围侍从全都身着红、绿衣衫,与内地唐人相类。便派间谍查探,回复说是太和公主车帐。
石雄再派间谍告诉他们:“公主来到这里,就是到家了。现在我们正要进击乌介,请公主就地躲藏起来做好防范,千万不可随意移动!”
当晚,石雄让人在城墙上凿开十余个洞口,利用夜色掩护率军潜出城外,直接攻向乌介可汗的牙帐。
奇怪的是,两军交战回鹘人竟毫不设防,一直到石雄带领唐军杀到牙帐前才发觉。乌介大惊失色,丢弃辎重落荒而逃,石雄紧随其后穷追不舍。
正月十一日,石雄在杀胡山(今内蒙古四子王旗附近)追上回鹘,激战中唐军大胜,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余人。乌介身中箭伤,仅带数百骑逃奔黑车子(我国东北地区一个部族,善于制作黑色的车辆),其他溃兵大多降于幽州。
石雄陪同太和公主凯旋而归!
正月十七日,捷报传送京城!
战争结束后,黠戛斯派使者请求册命。武宗听从李德裕提议与他们结好,诏令他们征讨黑车子,追杀乌介。
石雄以三千精骑,一举击破回鹘十万大军,荣升丰州都防御使(内蒙五原县一带),后又相继出任河阳、凤翔节度使,成为晚唐一代名将。
太和公主改封安定大长公主,安置于长安养老。
李思忠(嗢没斯)因担心遭到边将猜忌,主动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入朝做了太平官。
两个没落帝国的碰撞,最终以大唐完胜而告终!
【05】为什么会胜利
复盘此次作战,大唐获胜的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是充分放权,高度信任李德裕。中、晚唐时期朋党之争闹得极凶,大唐实行的又是弱化相权的“群相制”。政见不一的宰相们,或从利益出发,或凭一己之见,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特别是文宗时期,牛党来了李党退,李党得势牛党走,就只差拔拳相向。哪个叫道义,什么是斯文,一点都不要了。以至文宗发出了:“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慨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7a535dc1483c1da0ee087a7d34ed91.jpg)
武宗继任,他的性格与祖父宪宗颇为相似,是个有主见、敢决断的强势帝王。他解决朋党的方法很简单,但也极其有效。就是只用李德裕,只听他一人的!比如,在给不给嗢没斯粮食的问题上,另一位宰相陈夷行与李德裕意见不合,武宗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李德裕。
而李德裕确实是个能做事、能成事,有大韬略、真本事的人,一点没让武宗失望。整场作战,各路唐军在李德裕绝对权威的指挥下,表现的秩序井然、配合默契,分工明确、执行高效,完全不见了以往那种玩寇自重、互相扯皮、观望不前的行为,令人不禁眼前一亮,依稀重现了宪宗与裴度平定淮西时的完美唱和。
二是用人得当,精选参战各将领。在战略战役层面,有宰相李德裕居中调度。在前方执行层面,对刘沔、张仲武、石雄三位将领的使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河中节度使刘沔原为名将李光颜的牙将,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因跟随李光颜征讨叛藩吴元济立下战功,被调到西北戍边,先后担任泾原、北庭、振武节度使,具有丰富的对外作战经验。战争爆发前,李德裕委派兵部郎中李拭到前线巡边,并推荐优秀将帅。李拭高度评价了刘沔,说他有威略,可任大事。朝廷随即将刘沔调整为河中节度使,并兼任前方总指挥。
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原在卢龙所属雄武军(天津蓟县)担任指挥使。长期与奚、契丹、浑等游牧部落交往,对胡人的行为习性非常了解,在当地胡人中具有较高威望。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一个月内两次发生兵变,先是原节度使史元忠被杀,牙将陈行泰暂时主政;很快陈行泰又被杀,牙将张绛上位,并向朝廷索求节钺。李德裕对武宗提议,不要急着答复,搁置起来等等再说。
果然没过不久,张仲武派人赴京城,向朝廷报告张绛残虐,请允准他出兵征讨。经李德裕询问得知,陈行泰、张绛均为外地调任,在卢龙没有群众基础。而张仲武出自卢龙,讲忠义、习战事、喜读书,颇受将士拥戴。
李德裕仍有些不放心,问他破敌之策,他说:“御兵在于得人心,倘若人心不服,兵再多也没用。”
李德裕又问失利了怎么办,他答:“幽州的粮食全都存放在妫州(今河北涿鹿)以北的七个镇上,万一打不进幽州,我就占据居庸关,切断他们的粮道,幽州自然可下。”
李德裕见他应对裕如,遂奏告武宗:“陈行泰、张绛威胁朝廷,索要官职,所以不能给。张仲武主动申请为朝廷讨伐叛乱,授予他节度使理由充分。”
有了名份的张仲武发兵攻克幽州走马上任,也正是他,率部歼灭那颉啜,极大削弱了回鹘势力,为后来唐军击破乌介打下良好基础。
至于石雄,他原为武宁军(治所江苏徐州)捉生兵马使,因能力出众、善战无敌,遭到节度使王智兴的猜忌。文宗出于保护,将他调整为壁州刺史(今四川通江县)。后遭王智兴构陷,流放白州(今广西玉林),不久调任陈州刺史。之后一直没有提升,直至王智兴病逝,朝廷才将他调到西北防范党项。
会昌二年四月,经李德裕推荐,石雄出任天德军副使、麟州刺史,这才有了以三千精骑击破十万回鹘的壮举!
三是谈打结合,掌控道义制高点。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往往谁占据了道义谁就能掌握主动。回鹘被黠戛斯击破,其残部不远万里投奔大唐求援。武宗和李德裕基于道义,同时也是为了维持北疆稳定,主动向他们支援粮食,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又制止了天德军使田牟的邀功挑衅行为,促使嗢没斯率部归顺。
反观乌介可汗,得知黠戛斯派人护送太和公主返唐,竟杀害护送人员掳走公主,用公主要挟,向大唐索要钱粮、城池。还在天德与振武之间疯狂劫掠,引起在此生活、放牧的诸多部落强烈不满,最终被大唐击败。
这次战争直接导致回鹘作为一个独立政权,彻底消逝于历史长河。辽阔的草原再次分裂成若干逐水草而居的零星部落,直至新一代草原霸主崛起!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