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掘墓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海撷侃侃过去 2025-03-27 17:32:37

【0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九百名衣着褴褛、尘灰满面的平民,冒雨艰难行进在原楚国境内满是泥泞的官道上。

他们全是来自中原一带的的闾左贫民,被官府强迫征发到渔阳戍边。

他们本应向北进发,这样距离最近。但因黄河泛滥,冲毁了道路。只得绕行东南,从安徽转经山东,再进入河北。

本来距离就远,怎奈又祸不单行,进入安徽后大雨一直连绵不绝。

秦法苛酷,失期必斩!

忧心如焚的他们不由加快脚步,行至蕲县附近(今安徽宿州埇桥区),一汪由雨水汇聚而成的大泽拦住了去路。

屯长陈胜、吴广亲自带人四处查探,均未发现周边有可供通行的路面。只得停下脚步,在大泽边上屯驻等待。

数天过后,大雨仍然没有要停的迹象。

眼看期限将至,陈胜、吴广知道已是无可挽回。反正前行也是死,归乡仍是死,索性联手杀掉带队官差,召集众人鼓动道:“我们失期当斩!即便没有处斩,戍边而死也是十有六七。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则死个轰轰烈烈!眼下二世无道,我们不如反了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众人纷纷响应,欢呼之声有如雷动!

这是被命运逼入绝境的不屈呐喊!

如果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哪怕只是一处茅屋暂蔽风雨,一碗粗粮聊以充饥,谁又愿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可是暴虐如虎的官吏,竟连这点小小期冀都无法满足!既然不能活命,那就彻底砸烂这个不公的社会,掀翻骑在他们头上的作威作福的统治者,与他们共赴黄泉!

相比起愤怒的人群,陈胜、吴广则要冷静得多。

两人知道,但凡起兵必须要有统一的纲领,要有公认的领袖,严明的军纪,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撑不了几天。

于是他们打着公子扶苏,以及楚国末代名将项燕的旗号,设坛盟誓,自称大楚!

陈胜、吴广凭借往日威望,分别担任将军、都尉,没有武器便削杆为矛,顺利攻下距离最近的大泽乡。稍经补充,又乘胜攻陷蕲县。

接着,兵分两路,一路由葛婴率领,向蕲县以东攻城掠地。

一路由陈胜统兵,向西发展进攻。接连攻克铚县(今安徽濉溪西南)、酂县(今河南永城境)、苦县(今河南鹿邑以东)、柘县(今河南柘城)、谯县(今安徽亳州),又收兵向北进击。

沿途百姓争相加入,义军声威不断壮大。待到进至陈县附近(今河南淮阳),已拥兵数万,有战车七百乘、骑兵千余人。

陈胜遂挥师攻打陈县,恰逢县守、县尉均不在位,只有县丞与义军交战,被义军击杀,占据陈县。

当初,大梁人张耳、陈馀是刎颈之交的好友。奏国灭掉魏国,听说两人均为魏国名士,花重金征召他们。两人不愿为秦所用,遂更名换姓逃到陈县,做了个看守监狱的小卒聊以为生。

一次,陈馀犯了点小错,遭到官吏鞭打。陈馀不甘受辱准备起身反抗,被张耳用脚死死踏住,任由他挨打。官吏出完气扭头离去,张耳把陈馀带到僻静外,责备道:“我当初和你是怎么说的?因何为了一点委屈便要自寻死路!”陈馀这才省悟,忙向张耳致谢。

两人听到陈胜入城,联袂登门求见。陈胜早知二人声名,大喜过望,用为幕僚。

陈胜进占陈县,有人力劝他自称楚王。陈胜内心也有此意,借机询问二人意见。

张耳说:“秦朝无道,灭掉六国社稷,残酷虐待百姓。将军您甘冒生命危险,为天下铲除暴奏。如今刚到陈县便想称王,岂不是向天下昭示您有私欲!愿将军暂缓称王,引兵西进,派人拥立六国后裔,恢复他们的国家,为秦国广树强敌。强敌众多,则秦国力量分散;依附者众,则我方兵力强盛。如此以来,无需野战交锋,各地便会群起叛降。之后再诛灭暴秦,占据咸阳,号令诸侯,以德服众,则帝业可成。现在急着称王,恐怕会让人心离散。”

陈胜哪里肯听,遂自立为王,号称“张楚”!

所谓“张楚”,从字面上理解,有“张大楚国”的寓意。因陈胜、吴广起义之地大泽乡,位于原来的楚国境内。陈胜此举,也是为了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以便吸引更多楚地民众加入义军。

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迅速传遍各地,各地民众争相杀死郡县官员予以响应。

有从东边办差的官员回到朝中,向二世奏报陈胜造反。二世非但不信,反而将其下狱治罪。自此后,再有使者返朝,不敢实话实说,均谎称:“群盗都是些鸡鸣狗盗之辈,郡守、县尉正逐一捕捉,现已全部抓获,不足为虑!”

二世这一鸵鸟心态,给了义军以成长壮大的机会。

陈胜称王后,本着有福同享的原则,任命老伙计吴广为假王,让他监督众将向西进击荥阳。

张耳、陈馀再次劝说陈胜,趁秦国无备,出奇兵攻掠赵地。

这次陈胜采纳了二人意见,分派将领四处进击。

任命亲信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分任左、右校尉,交给他们三千军队,让他们征讨赵地。

同时,命令邓宗南袭九江(今江西境);周市北进魏地(今河南中部)。

又听说陈县豪强周文曾效力于项燕、春申君,熟知兵法韬略,遂授予其将军大印,让他带兵西击咸阳。

这次行动对后来的时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削弱陈胜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将抗奏火种散播到了各地,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恰在此时,当初在蕲县与陈胜首次分兵的大将葛婴,向东攻破东城县后(今安徽定远东南),从当地找了个叫襄疆的楚国宗室后裔立为楚王。

葛婴此举并非是要背叛陈胜,他的目的与陈胜在陈县自称楚王一样,只是单纯想扩大义军的影响力而已,而且此时陈胜还没有称王。

后来,陈胜自立为王的消息传到,葛婴为表效忠,赶忙杀掉襄疆,前往陈县报告陈胜。

没想到这一行为,落在陈胜眼中,反倒成了欲盖弥彰之举。恼怒之下,竟下令将葛婴处死。

这是陈胜起兵后,首次把屠刀对准自己人,其心胸之狭隘由此可见。

随着时局的不断演进,在他身上原本存有的缺陷正慢慢放大!

【02】四条征途,四种命运

武臣、邓宗、周市、周文四人自陈县分兵后,各率所部踏向征途。

武臣一行三千人,从白马津(古渡口,今河南滑县北)渡过黄河,进入赵国境内(今河北)。在张耳、陈馀协助下游说当地豪强,很快征募到了数万士卒,遂自称武信君。

有了大军在手,武臣胆气顿生,改招抚为强攻,接连攻克十余座城池,进占原赵国国都邯郸。所过之处,尽杀秦国官吏。其他郡县为求活命,放弃了投降念头,据城固守。

武臣准备亲率大军,发兵东北进击范阳(今北京境)。范阳人蒯彻前来投靠,劝道:“足下一定要先取胜再夺城,代价未免太大。我有一计,如果您肯采纳,可不攻而降、不战而胜,只要一纸檄文便可平定千里。”

武臣吃惊的问:“还有这样的事?你且说说看!”

蒯彻道:“我听说范阳令徐公,为人怕死且贪财。您如果仍像往常那样杀净秦国官吏,那么沿途城池都将固若金汤,很难攻下。但若能让我携带侯爵印章授予徐公,让他乘坐华美车辆,驰骋于燕、赵郊野,那么燕、赵所属城池均将奉您为主。”

武臣大喜,交给蒯彻战车百乘、骑兵两百,让他前往迎接徐公。果然,燕、赵各地听闻此事,相继开城归降,武臣毫不费力便在河北一带打开了局面。

与此同时,负责西击咸阳的周文,前期与武臣一样,在行军途中招兵买马。通过函谷关时,已拥兵数十万、战车千余乘,屯驻于距咸阳仅有百里的戏县(今陕西临潼东)。

躲在深宫玩乐的秦二世为才察觉大事不好,惊惧之下召集群臣商议。

少府章邯说:“盗寇已至且兵力强盛,如今在去征发邻县军队恐怕来不及了。骊山服刑的囚犯很多,请下令赦免他们,武装起来进击叛贼。”

二世急忙大赦天下,并派章邯到骊山征调所有囚徒,匆匆组编成军。

章邯是个负责照顾皇帝衣食起居的后勤官员,之前并未有过任何带兵经历,但在这次危机中却体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

他带着这支完全由囚徒临时组建而成的军队,与号称能人的周文交战,竟将周文打得大败,仓皇向东逃离。

章邯乘胜追击,在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北)、渑池接连两次击败周文,周文无奈之下拔剑自刎,所属军队全部降于章邯。

远在邯郸的张耳、陈馀得知此事,又听说陈胜轻信谗言、大肆诛杀功臣的消息,知道陈胜无法长久,力劝武臣为王。

八月,武臣撇下陈胜,自称赵王。任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并遣使通告陈胜。

陈胜闻讯大怒,准备灭掉武臣、张耳、陈馀等人全族,再发兵攻打。柱国房君劝他:“秦国还没有灭亡,我们这样做,不是在效仿秦国吗!不如派人庆贺,并令他西击秦国。”

陈胜压下怒火,采纳了房君意见,将武臣等人家眷全部扣押起来,加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派使者前往庆贺,并令武臣从速发兵。

张耳、陈馀对武臣说:“您自称赵王,并非出自陈胜之意。他派人庆贺,无非是权宜之计。如果让他灭掉秦国,一定会出兵攻您,我们为什么要替他卖命!不如向北攻掠燕、代属地,向南收复河内,扩大自己的领土。届时,我们南据黄河,北有燕代,他即便打败秦国,也不敢轻易进犯。如果他战败,更会借重我们。我们趁着他们双方疲敝,定可一统天下。”

武臣深以为然,遂派大将韩广攻略燕地(今河北北部),李良攻略常山(今河北正定),张黡攻略上党(今山西长治)。

陈胜派出的第三员大将周市,抵达魏境。原准备拥立魏国公子魏咎为王。但魏咎此时已到陈县投奔陈胜,没有找到。周市很快平定了魏地,部众劝他作魏王,他说:“天下大乱,忠臣乃现!一定要拥立魏国王室后裔,才符合道义。”

于是派人到陈县迎接魏咎,使者接连去了五次,陈胜才送魏咎回来,即位为王!周市则被魏咎用为丞相。

至于那位南攻九江的邓宗命运如何,史籍中没有记载,很可能战死途中。

至此,四路大军中,进击赵国的武臣,以及攻略魏国的周市算是站稳了脚跟,但也与陈胜产生了严重隔阂。

而西击咸阳的周文、南攻九江的邓宗则出师未捷身先死!

【03】陈胜吴广殒命,燎原之势已成

七月,吴广奉楚王陈胜之命,以假王身份监督众将进击荥阳。

荥阳是三川郡治所,地势险要,是从关东进往关中的交通要冲,其郡守李由是秦国宰相李斯之子。

义军围攻荥阳三个多月,始终无法攻下。听到周文已被章邯所败,义军焦急不已。将领田臧与众人商议:“周文兵败,秦军很快就到。秦军一到,我军定然大败。不如留下少数兵力在此镇守,集中全部主力迎击秦军。如今假王骄横,又不懂军事,与他说了,他必反对,到时我等恐怕均会丧命于此。”

于是伪造陈胜命令,杀掉了吴广,将其首级进献陈胜。

陈胜因吴广与其一同起事,威望相近,早有除掉的想法。见到吴广首级,非但不怒,反而遣使褒奖田臧,还任命他为令尹兼上将军。

田臧随即依计行事,派将军李归与李由对峙,亲自统率精锐迎击秦军。在敖仓(今河南郑州境)遇到追击而至的秦军,激战之下田臧阵亡,全军覆没。

章邯乘胜进至荥阳城下,一举击斩李归。又接连打败义军将领邓说、伍逢,夺下郯县(今山东郯城)、许县(今河南许昌)。兵锋所指,无人可敌。

赵将李良平定了常山(今河北正定),返归邯郸向赵王武臣复命。武臣又让他攻略太原,李良抵达石邑(今河北石家庄以西)。井陉口已被秦军所占,无法通行。

秦军将领伪造二世诏令招降李良,李良没有答复,返回邯郸请求增兵。也是合该有事,即将入城时恰好遇到武臣姐姐外出饮酒归来。李良以为是赵王,立刻跪倒路旁迎候。

此时武臣的姐姐已经喝醉,不知前方下跪的是谁,随意派了个人前去道谢,李良这才知道跪错了对象。

他在军中地位很高,这次当着部众的面闹了这么一个大笑语,以为武臣姐姐故意侮辱自己,不禁羞愤难当。

一位部属挑唆说:“如今天下背叛秦国,但凡有些才能的都争相自立为王。况且赵王地位原在将军之下,他姐姐一个女子竟不知下车致歉。他这么对您,您还保着他干吗!”

李良接到秦将送来的书信,本已心存反念,听部属这么说,顿时怒气勃发,派人追杀武臣姐姐,并率军袭破邯郸。杀死了毫不知情的赵王武臣,及左丞相邵骚。

张耳、陈馀因耳目众多,提前得到消息,侥幸逃脱。

十二月,二世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前往辅佐章邯。章邯在荥阳大捷后,又击杀了义军柱国房君,进击屯驻陈县(今河南淮阳)以西的张贺所部。

陈胜亲自出城督战,无奈这支由罪囚组成的秦军在章邯调教下骁勇异常,张贺力战不胜,被秦军所杀。

陈胜向东经汝阴(今安徽阜阳境),逃往下城父(今安徽涡阳),被车夫庄贾所杀,割掉首级降于章邯。

当初陈胜自称楚王,他的邻里乡亲,以及故交老友纷纷赶来投奔。他岳父也随众前往,陈胜却表现的极其倨傲,只用招待普通宾客的礼节待他。

岳父恼怒的斥责陈胜:“你僭越礼仪自称楚王,见到长辈不知尊重,我看你长久不了!”遂愤然离去。

陈胜的做法激怒了众位乡亲故里,纷纷不辞而去。此后,再也没人愿意归附陈胜。

陈胜担心臣僚不服,任命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专门查纠群臣过失。众将奉他号令攻城掠地归来,只要朱防、胡武二人觉得有错,便会将他们囚禁治罪。

陈胜为人苛察,心胸狭隘,凡是与他意见不和的,不问贤良与否,动辄下令处死。时间一长,众将纷纷叛离,这也是他败亡的原因所在。

陈胜、吴广起兵,虽因个人视野与能力问题,仅仅六个月便相继被杀。但他们率先吹响了抗秦号角,由他们点燃的火种已散布天下,渐成燎原之势,熊熊燃烧不可阻挡!

单从这点看,二人无愧乱世英豪!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0
史海撷侃侃过去

史海撷侃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