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那天,美国管钱的头头儿贝森特跑到阿根廷去了。
这次贝森特跑到阿根廷,本意是想搅黄中阿两边本币互换协议的新一轮签署。但没想到阿根廷总统米莱更胜一筹,他赶在美国财长到来前的十天,就已经跟中方把事儿给办妥了,签了个350亿的大单子,有效期还延了12个月。
米莱的这个决定相当接地气,阿根廷给中国送来了牛肉这些优质的农产品,一下子就把销路给打开了,老百姓的生产热情也高涨起来。然后,他们再从中国买回需要的机械设备、日常用品这些,这样一来,生产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更聪明的是,他们还搞起了本币互换,双方都有好处,还能降低金融风险,真是好处多多,没啥坏处。
这种贸易方式本应成为全球各国进行商业往来的优选方案,可美国财政部长却给它扣上了“剥削性条约”和“债务圈套”的大罪名。要是真有那么糟糕,阿根廷人民会点头答应吗?
贝森特这次去阿根廷,铁定会跟那边的人聊聊关税的事。
尽管米莱和特朗普两人私交甚笃,但这次他果断给阿根廷加了10%的关税。米莱明确表示,希望和美国签个贸易协议,把这关税给免了。他还说,阿根廷打算成为美国在南美洲的铁杆伙伴。
美阿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补充其实并不多。它们都是种植大片农作物的国家,比如在大豆、玉米这些出口产品上,两国其实是竞争对手。美国走的是高端制造业的路子,而阿根廷呢,主要还在搞传统制造业。在这些产业上,美国其实已经转移了不少生产,变得不那么依赖传统制造了。
在长久以来的美阿贸易往来里,阿根廷那边一直是赚得多些,虽说赚得不算太多,可特朗普瞅见了,铁定会觉得阿根廷是在占美国的便宜。这样一来,米莱要是还想着单方面推进协议签订,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米莱刚接手工作时,对美国那套做法抱有不少天真的想法。他一下子砍掉了好多公共部门,想让经济全由市场说了算,还想直接用美元换掉咱们的比索。可没多久,现实就给了他一记重拳。通货膨胀得厉害,东西价格飞涨,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现在这种情况,米莱看清了事实:跟美国打交道是必要的,但想着靠他们来带动经济发展,那是不靠谱的。另外,米莱还觉得,全球的新秩序正在慢慢形成,中美俄三个国家会一起主导,而欧洲现在在全球的影响力还不够,当不了老大。
米莱的这种看法和做法,其实反映了中美贸易战期间很多国家的立场。他们既没办法,也不敢去跟美国对着干,不过在实际行动上,还是跟中国保持着真金白银的经济往来。
今天,贝森特透露了一个消息,说美国打算下周跟韩国开始聊关税的事儿,还提到早点加入谈判的国家能得到更多好处。这显然又是一套耍手腕的把戏。你瞧,就在15号,美国能源部弄了个敏感国家名单,开始实施了,韩国就在那名单上呢。
咱们的另一个伙伴日本,他们的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了,日本不打算轻易妥协,更不会急着跟美国在那关税谈判上敲定啥协议。这其实就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面对特朗普那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时,心里头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