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龙文鞭影》故事之4.卷之一: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龙文国学苑 2017-11-06 21:39:27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译文】

传说唐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虞舜的双眼各有两个瞳仁。

【注释】

(1)尧:五帝之一,帝喾(kù)的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又号为陶唐氏,史称唐尧。后来因为儿子丹朱不贤,所以让位于舜。

重瞳

(2)目:眼睛。

(3)重瞳:一个眼睛中有两个瞳仁。瞳,瞳仁。

【人物故事】

尧眉八彩

唐尧

1.赤龙上身庆都生帝尧

尧帝的父亲帝喾(kù),是黄帝的曾(zēng)孙。传说帝喾有四妃,帝尧为三妃庆都所生。

长(zhǎng)妃叫姜原,相传姜原在娘家时,因出外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因无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后来长大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jì),成为周民族的祖先。

次妃叫简狄,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cī)在春分时到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契,是商族的祖先。

四妃叫常仪,聪明美丽,发长垂足,初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挚。挚继承了帝喾的王位,后被部落联盟废除,尧代为部落联盟首领。

三妃庆都,传说是天上神人大帝之女,大帝常在三河东南游玩。一日,天上打雷,一个霹雳将大帝打伤。当他的血流在一块大石头上时,立即化成了一个女婴,这女婴就是庆都。正巧一个陈锋氏妇人从石旁经过,听见石头里有婴儿的啼叫声,就设法将她抱出,又见她容貌美丽,于是抱回家中抚养,庆都也因此随了养母的姓氏。

长大后的庆都,其相貌很像神人大帝,因此大家知道她必是大帝的女儿。奇怪的是,庆都随便走到哪里,头上总有一朵黄云为她遮挡。庆都七、八岁时,养母陈锋氏死去,她一连十几天没得吃,也不觉得饿。后来,伊祁侯(亦作伊耆侯,姓伊名长孺)见她孤苦无依,于是将她收养。

帝喾辅政之时,伊祁侯带庆都来到京城帝丘。帝喾的母亲陈锋氏握裒(bāo)听人说起庆都的奇异,叫来一看,果见头顶黄云,而且相貌姣好,再加上与自己同姓氏,于是就叫帝喾收庆都为妃。然而,庆都与帝喾成婚后,仍在伊祁侯家中居住。

有一年的春天,伊祁侯老两口带着庆都,坐着小船,游玩在三河之上。正午时分,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迎面天上卷来一朵红云,在小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旋风里还有一条赤龙在飞舞。老两口惊恐万状,可是庆都却若无其事地冲着那条赤龙痴笑。傍晚时,风停云散,赤龙不见了,他们才搭船返回。当天晚上,庆都朦胧中觉得阴风四合,有赤龙扑上她的身。醒来时见到身旁有一张画儿,画上写着“亦受天佑”四个大字,画上还有一个人,穿着红色的衣服,头发和胡须都很长、很红,眉毛呈多种色彩。之后庆都就怀孕了,十四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和画上的人长相一模一样,取名放勋(xūn),这就是后来的帝尧。帝喾知道儿子出生,但是由于事务繁忙,没时间抚养,就把他留在了伊祁。这个儿子就叫伊祁放勋,直到长到十岁,才回到帝喾身边,称为尧。

帝喾死后,四妃常仪所生的挚继承了帝位。放勋十三岁时,被封于陶,十五岁时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所以也称陶唐氏。二十岁时,部落联盟废帝挚,放勋代为部落联盟首领,成为中华民族上古时代伟大的首领。

 

2.帝王圣贤多奇相

中国古代许多帝王、圣贤的五官、长相都很奇特,和常人大不相同。

东汉时期王充《论衡·骨相》中说:“黄帝龙颜,颛顼(zhuān xū)戴午,帝喾骈齿(piánchǐ),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lǚ),皋(gāo)陶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圣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辅主忧世,世所共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黄帝的面部像龙,颛顼的头上长了类似角的东西,帝喾的牙齿重迭在一起,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的每个眼睛里有两个重迭的瞳仁,禹的每只耳朵有三个窟窿,商汤的每只胳膊上有两个肘,周文王有四个乳房,周武王眼高可以看见头顶上的太阳,周公旦的背驼,皋陶的嘴像马口,孔子头顶凹陷像翻过来的屋顶。这十二个圣人,大都在帝王之位,有的辅助君主,担忧世事,这是世人共同耳闻的。

3.德才兼备受敬重

帝尧德才兼备,很受世人敬重。其德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俭朴。帝尧时代,虽然太平,没有大的氏族战争冲突,然而水旱交患,百姓生活艰难。帝尧心忧天下,与百姓同甘共苦,《韩非子·五蠹(dù)》篇中记载:“尧住的是跟百姓一样的土屋子,屋顶上生了高高的茅草也不修剪,椽子都发霉长了木耳;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野菜汤;穿的是破旧的布衣,冬天裹着鹿皮御寒;坐着简陋的车子,由一匹瘦马拉着巡行天下治民疾苦。”

       (2)仁义。《群书治要·说苑》中说道:“唐尧心怀天下,用心去周济贫民,痛心于百姓的苦难,忧心于众生不能顺利生长。有一人挨饿,他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有一人寒冷,他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有人犯了罪,他就说:‘这都是我造成的。’他仁爱光明而正义树立,施恩众多而教化深广。所以即使不加奖赏,百姓也会努力;不施刑罚,民众也会安定。先推己及人,然后施以教导。”为治洪水,尧六十年孔席不暖,劳累得连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每天忙得连生了病服药的时间都没有。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的“自知”一节有:“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táo)”。这段话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尧设置了鼓,想进谏的就可以敲;舜立有木牌,谁有不满都可以写上去;汤有专门负责指责过错的人;武王有警告自己审慎的小摇鼓。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唐尧是一位律己甚严、虚心纳谏、一心为民的仁君。

尧以仁义治国,亲民爱民,百姓对尧也是“载之如日月,亲之如父母”。传说帝尧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一位采药老者听说后,把自己采的人参、灵芝送给帝尧补身体。帝尧怕老人难过,暂且收下了。随后又派人送还,解释道:“好意心领了,只是多年来粗粮淡饭吃惯了,吃了这些山珍,恐怕以后就不能吃苦了。”

       (3)行孝。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倡导行孝的人。他建了庆都城奉母亲居住。他常常思念母亲,因为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探望,就登上山顶眺望,留下了登尧山望都山的一段佳话。

       (4)助兄。尧十三岁帮助同父异母兄长挚管理天下大事,十五岁封于唐。《帝王纪》记载:“挚为政九年,不善,政微弱,而唐侯德威,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选唐改禅。”这段话表明了尧杰出的才能。

唐尧的仁德才智得到了孔子、司马迁的高度赞扬。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司马迁则称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舜目重瞳

舜帝

1.重瞳——吉利与富贵的象征

在古代文献里记载有重瞳的人一般都是圣人。据史料记载,目生重瞳者有十人以上。而其中最著名的重瞳子就是:上古帝王舜,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西楚霸王项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南唐后主李煜。这四个人,在重瞳子中应该算得上最出众的了。一个是上古的贤君,一位春秋时代的霸主,还有一位就是“霸王”一词的专属者,最后一位就是著名的词人了。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是寻常百姓,都做过帝王。

仓颉像

       此外,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仓颉(jié)、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刘崇、隋朝名将鱼俱罗、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明玉珍也都是重瞳。重瞳又分为双目重瞳和一目重瞳。舜的重瞳为上下生,项羽的重瞳为左右生,南北朝沈约只是左目重瞳,南唐李后主、明代官员聂大年也只是一目重瞳。

据说,目生重瞳是返祖现象,眼睛里面有两个瞳孔,呈上下粘连(zhān lián)。也有的是眼睛内一个大的瞳孔里还有一个小的瞳孔。据中医药史记载,重瞳是一种病,称为“重瞳症”。不过更多的人相信,目生重瞳是帝王的象征,象征着大富大贵。

2.品德——万人归附的大海

舜的诚实大孝品德不仅和谐了自己的家庭,也使自己成了万人归附的大海。《史记》记载:“舜曾在历山耕田,历山一带的农夫被他诚实德行所感化,都不再争田界;他到雷泽捕鱼,也使雷泽的渔夫,争相让出渔场;他又到河滨制作陶器,陶工们被他的无私所感动,都慷慨的交换经验,大大提升了制陶的技术。据说舜所到之处,一年之后就会形成小聚落,两年就会变成小镇,三年就会成为大都会了。”

0 阅读:20
龙文国学苑

龙文国学苑

国学经典诵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