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讲十分适用,“是因为领导信任而做出成绩,而不是因为做出成绩领导才信任。”
想必大多数职场人应该清楚,领导如果培养你,提携你,肯定要比一般人走的更快。无论是领导对你的成绩加持,产生的影响力,还是向你资源倾斜,都会是职场上的助力。
知道是一码事,做到又是另一码事,领导凭什么培养、提携你?
领导又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潜力,又是否愿意培养你?每个人都有私心,领导也不例外。搞清楚领导的逻辑,才能得到最大的助力。
对领导“有用”是基础无论你能力强弱,还是关系大小,在领导看来无足轻重,是否对他“有用”才是关键,如果对他没用,能力强,关系硬,又有什么关系呢?
假如你的关系在京城,可你在十八线城市打工,哪怕关系再硬,再深厚,对于领导来讲“远水不解近渴”,可以对你十分照顾,但不会刻意培养你,提携你,因为你对他暂时的用处不大,保持良好的关系,未来或许会用到。
你的能力强也好,关系硬也罢,恰巧对领导现阶段或者近期“有用”,才是领导培养、提携的基础。就像你会造宇宙飞船,但是在鞋厂打工,对老板用处并不大。
换个角度考虑这件事,隔壁公司的老板很牛掰,你们也彼此相熟,如果你没想着跳槽过去,那么你只会保持良好的关系,却不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刻意迎合他,哪怕你的领导没隔壁公司老板混得好。
当你在权衡利弊的时候,领导也在权衡利弊,并非你认为的自己“有用”,而是领导觉得你“有用”。
引起领导的“关注”是前提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步履艰辛的向前,从来都不缺努力做事和能力强的人,但有些人善于展现自己,有些人闷头做事,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容易被关注到。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领导而言,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个人,能关注到谁具有偶然性,也存在必然性。
不否认有些人能力超群,十分出众,可毕竟大多数都属于普通人,既然事情都已经做了,为什么不更好的展现自己呢?
“怀才”与“怀孕”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个时间孕育的过程,但“怀孕”时间长了藏不住,而“怀才”你不展示,谁又能发现呢?
引起领导关注的方式有很多,但效果好,典型的方式有以下三点:
①会做事也要会说话
对于领导而言,会说的不如会做的,可如果你不说出来,上级怎么知道你做了哪些事情?就像有些人明明做了很多,但由于不会说话,做出的成绩直接砍半。
现实中人们总是看到那些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可事实上,领导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问题。人们总是看到别人因为会说得到重视,却从来不知道别人到底做到了什么?
有句话说得好“你看到的不过是让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不过让你听到。”就像在现实中,你做了很多事情,你会让所有人都看到吗?其实让该看到的人看到即可。
②借人之口传达信息
人性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当你完全展示自己价值的时候,领导很可能会下意识的产生防备心理,比如,是否野心大、另有企图、言过其实……会增加考验环节,是否通过考验仍未可知。
可如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总是能从别人口中听到夸赞你的话,他会暗中观察,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考验。一旦被领导认可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属于领导主动发现,否定自己难,所以对你的认可就会更有效。
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别人会夸你还是会损你,这无疑是引起领导关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③独特功能性要突出
上学时强调全面发展,可到了职场中,你的收入、职位完全取决你最擅长那部分。说白了,如果你是一颗螺丝,哪里需要哪里拧,大概你只是通用而非全能,至少在领导逻辑是这样。
因为各个领域的能人很多,如果不具备完全碾压的水平,你通用意味着不容易被发现。你会关注到一颗拧到哪里都可以的螺丝钉吗?不是不够优秀,不是没有作用,而是没有独特性,就容易被忽略。
让领导感觉可控是关键成功引起上级的关注,也不一定要会培养你,哪怕你“有用”,如果让上级感觉到不可控,往往会采取宁可浪费也不会自找麻烦。
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越要懂得听话的重要性。作为领导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权力的失控。别谈什么要看领导格局的大小,这都是想象中的事情。
历朝历代,因为出现造反苗头而被皇帝株连九族的人有多少?可能只是有苗头,或者是被陷害,或许帝王清楚某些人不会造反,但依然会牵连许多人,因为他们要表达一个态度,就是自己的皇权绝不允许失控。
同理,职场上也是如此,只要领导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可能会失控,不至于株连九族,但至少会在培养、提携时慎重考虑。
懂得“反哺”让领导顺心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领导保证自己权力可控的前提下,自然会考虑是否能获得看得见的收益。
就像你买彩票也好,投资股票也罢,不是为了做贡献,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懂得“感恩”,是上级觉得你值得提携的关键。
对我“有用”,我可以培养你,但你不懂“感恩”,我在提携时就要考虑收益问题。“有用”是预期值,“反哺”是看得见的收益。
作为职场人,不仅是要对领导“感恩”,还要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感恩”。领导长期在权力的浸泡下,想他表达“忠诚”、“感恩”的人不在少数,对这个早就有了免疫力,还会看你对其他人的表现。
人们常说:“先做人,再做事。”事实上,做人与做事的同步是,所谓的“先做”不过是依据你过往的行为,给上级做出判断的依据。所以,人品就成为了关键。
写在最后行走职场,领导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潜力,值得培养。并非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你对我“有用”,又能成为“自己人”,既可控又能带来可看得见的收益,自然会培养、提携以及各种的资源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