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有一座世界美食之都,33.3平方公里的海岛小城里密布着近3000多家餐馆,这就是澳门。
咫尺之地却通九万环球,如何通过小小的餐碟窥见百年历史文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推出大型美食文旅节目《澳门双行线》给了一种答案。在「跨界」与「融合」之中,以美食为媒介,多线并行,将一座底蕴深厚、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展露无遗。
寻常味+仪式感,双线并行全景式呈现舌尖上的澳门
12期节目、12个不同主题、上百种美食,《澳门双行线》以精心挑选的24条旅行路线描摹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澳门。为了展现澳门的多面性,节目特意以「双行线」的方式拓展内容。
每期节目都让嘉宾两路并行,根据线索卡,寻找地标和美食店铺进行打卡,在「人间寻常味」和「精致仪式感」两条路线中探索两种了解城市的方式。
「人间寻常味」更接地气,在逛吃中走街串巷,体验澳门人的日常,寻访朴素却惊艳的美食。「精致仪式感」则更隆重,闲庭散步,走进澳门高级餐厅,品鉴东西融汇下的精致佳肴。正因为澳门美食的包罗万象,双线并行的设计「性价比」更高,在一个时段,能快速体验两种生活,品尝两种风格的美食。
从节目整体来看,突出一个「跨」字。
首先在食客的选择上,以总台主持人携手跨界食客的组合组成美食文旅打卡团。其中有演员、有歌手,也有武大靖这样的奥运冠军。既有对澳门熟悉的饕客,也有初次来到的「小白」。多元互补的搭配碰撞出新鲜的火花,在对谈之中澳门的历史人文徐徐展开。
其次在菜品的选择上包罗万象,从顺德菜、淮扬菜、广式茶点到疍家菜、缅甸特色菜、家常土葡菜,各种身份、各类背景的人相聚在澳门,意想不到的做法和菜品出现在餐桌上,每一集都能给人以新的感受。正如总制片人唐琳所说:「澳门的美食层级相当丰富,我们想展现在澳门『一口吃遍世界』的感觉。」
真材实料+真情实感,串珠成线让百年坚守碰撞现代创新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是一道菜解决不了的。这并不仅仅是美食的力量,真正治愈人心的是美食背后包裹着的爱与认真。
与过往美食节目更多专注于食物的制作过程不同,《澳门双行线》的落脚点放在了掌勺的人,每一位主厨都被请到台前,和打卡团一同坐下聊聊店的事、吃的事。也正因如此,作为只能看的观众来说,每道菜被赋予了另一种可供品尝的角度。
吴老先生制作的「中国名粥」飘香四溢,当问及独家菜谱,吴老先生说还留在佛山时,那是浓浓的乡愁。
「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缅甸华侨唱起摇篮曲,让嘉宾回忆翻涌,潸然泪下。那是妈妈的力量。
「社牛」店主山度士用地道的葡萄牙美食待客,在他生日那天,熟客们热落地共同举杯庆祝,仿若一家人。那是送给异乡人的礼物。
总导演杨忠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两条线都是寻找美食,但内核不同,「人间寻常味」展现澳门人数百年来坚守和坚持的故事,「精致仪式感」展现的则是中西方文化在澳门发生交流、碰撞,继而融合创新的结果。
渡船街边的一盘炒牛河,是三代人的生计,更是五十年人世间的锅气;开业50多年的大龙凤茶楼用鸡球大包倔强地坚持广式茶点的本味;一间68年未变的茶餐厅承载着造船工人们记忆中的岁月……几十年如一日的味道背后是几代人的接力传承,老照片记录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色。
中西合璧的太史家宴,在坚守东方元素的同时,添加了世界的味道;京味儿主厨将鸡蛋羹重新搭配制作,传承经典又融入澳门元素;淳餐厅主厨将游历世界的经历融入每一道创新粤菜中……濠江背后「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人文风景在烹煮炒煎中慢慢熬出火候,「融」在一起。
明线是美食探访,暗线是传承创新,这第二条双线背后是百味人生,也是溯源同根的脉脉温情。
城市景观+特色主题,让线下打卡成为真正的「双线」
近年来,自由行逐渐成为旅游的主旋律,各种打卡攻略受到游客们的欢迎,这也是《澳门双行线》独特之处。作为一档文旅节目,观众不仅领略了澳门风光,更看到一条条丰富的一日游路线。打卡团在节目中打卡,观众也可以参考他们的路线在现实生活中打卡,这也成为节目的第三条双线。
12期节目、12个主题的打卡线路,涉及博物馆、艺术展、特色街市等,涵盖内容包括非遗传承、葡韵特色、渔村风光、亲子旅行、骑车拉力赛等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更难得的是,这些线路的挑选并非随意拼凑而成,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而是有逻辑、有深意的精心挑选。
比如非遗路线中有一处是参观卢家大屋,随后前往的华记咖喱面食专家就在义字街,而义字街正是卢家大屋屋主卢华绍开发兴建的。美食与历史以自然的方式交织。司打口街区原先是低洼区,为了一扫淹水区的阴霾,人们才想到用涂鸦让活力再次照进这里。每一处景点背后都与这座城市的肌理息息相关,这也让节目成为出行澳门的一本「寻宝集」。
1号结语
《澳门双行线》将「双线」的概念贯穿始终,并行的路线、暗藏在美食文化的背后的人文故事、节目内外的探寻打卡,让这份「文旅」大餐好吃更好看。
想做好一档有深度的美食节目并不容易。无论何时,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一定是质朴的故事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