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交,匈奴、东胡和月氏是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势力最大的三个民族,其中以东胡势力最强,匈奴次之,月氏又次之。随后,匈奴在其领袖冒顿单于的带领下突袭东胡,东胡由于事先没有任何准备而战败,继而迅速分裂。随即冒顿单于又“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由此,匈奴成为当时北方地区势力最大的一个民族。东胡部落联盟被匈奴打败后,其内部民族分裂出来各自迁徙,开始了独自发展的历程。其中一支到达了鲜卑山,便因山为号,鲜卑族由此产生。
在东胡分散后,匈奴迅速壮大,他们不断侵扰东汉边郡,“杀略吏人,无有宁岁”。最终在东汉的打击之下,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其中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西迁,鲜卑尽占匈奴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其“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鲜卑部落在首领檀石槐的带领下,“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建立起了鲜卑历史上第一个部落军事大联盟。其时,在檀石槐部落联盟中,不仅有由拓跋邻和慕容等率领的鲜卑部落,亦有以宇文莫槐为代表的留居匈奴故地并自号鲜卑的匈奴部落,还有部分乌桓部落及其他民族部落加入其中。
为了实现对统治区域的有效控制,檀石槐借鉴了匈奴冒顿单于将统治区划分为单于庭、左地和右地三大部,以单于掌管单于庭,左贤王、右贤王分管左地和右地的做法,并对该方式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宜当时鲜卑族的实际情况。
檀石槐将整个统治区域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并使三部“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互不隶属。《三国志》卷三十《乌桓鲜卑东夷列传·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载:
从右北平以东至辽,(辽)[东]接夫余、[濊]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燉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檀石槐在三大部中,每部设三四位大人,分管所在地域的“邑落”。在当时的部落联盟中,中部地区是整个部落联盟的中心,也是鲜卑王庭所在地;东部是鲜卑族传统的统治区,也是鲜卑势力最集中的部位;而西部则是新近归附的地带,存在着匈奴残余势力。有鉴于此,在与东汉形成相持局面后,檀石槐出于军事考量,对部落联盟进行了重新调配,以起到维护和巩固部落联盟的作用。
檀石槐死后,其部落联盟随之瓦解,其中部分鲜卑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主要包括拓跋部落联盟、秃发部落联盟、乞伏部落联盟和吐谷浑部落联盟等。这些部落联盟也延续了檀石槐部落联盟以地域为中心的特征,在部落联盟中实现了不同民族的部落共同发展。其分部大人体制也为这些新型部落联盟所继承,以拓跋部落联盟为例介绍如下。
拓跋禄官继任部帅后,延续了檀石槐时期将部落分为东、中、西三部的做法,其“自以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㐌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在拓跋禄官、拓跋猗㐌相继逝世后,拓跋猗卢“遂总摄三部,以为一统”。拓跋部再度统一。
拓跋什翼犍继任部帅后,仍延续这一做法,只是将原部帅直属、居于王庭的部落作为其中的一部,与其他三部并列,从而将拓跋部落联盟划分为东、南、北、中四部,由于此时的乌桓已经成为“诸方杂人来附者”的总称,“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由于部落联盟的中心在今山西北部,这一地区就成为南部大人所统治区域,并由王位继承人拓跋寔君担任南部大人,北部大人乃由拓跋什翼犍的弟弟拓跋孤担任,其保障权力传承的意味不言而喻。东部大人的担任者乃拓跋部的姻亲部落宇文和贺兰部的部帅,中部是拓跋本部的直接控制区,其部落大人也分别是拓跋部的姻亲广宁王氏家族成员以及部落联盟中“世典畜牧”“富拟国君”的庾氏家族成员。东部和中部大人也都与拓跋部帅关系密切,进而能够保证部落联盟的稳定。
鲜卑族的分部大人制,无论是三部大人还是四部大人,都是根据自身统治的需要设置,目的在于巩固对所属部落的控制,保证部落联盟的领土安全,其部落大人的名称也按照统治区方位设置,即多采用东、西、南、北、中等方位词,其担任者也由最初的从部落联盟中选取势力较大部落的部帅,变为部帅家族成员或与之关系密切者。分部大人身份的转变,对于维系部落稳定和权力的顺利交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由 郝莎莎 闫广宇 摘编自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 编《北朝研究(第十四辑)》之 杨昕沫 《鲜卑部落联盟构成分析》。内容有删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