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纪岁月——文科天文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4-10-24 17:04:42

俗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光为昼,阴为夜,光阴就是昼夜,一昼夜为一日。月相盈亏,举目共睹,朔望有序,周而复始,是为月。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生命延续。古人虽不知道地球、月球与太阳之间自转、公转的道理,却根据长期的观察,很自然地利用昼夜、盈亏、寒暑变化的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和生产乃至国家治理的秩序而形成历法。

一日之内,白天观察太阳,夜晚观察恒星在天空中的运动,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命名。地支本指地平面上的12个方位:正北为子,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太阳东升西落、周日运动。当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底下时为一日之始,称为“子夜”;太阳位于正南方高空时,俗称“中午”;日出东方的时间,冬夏平均起来应在卯时,这是公职人员每天上班的时间,所谓“点卯”即此时也。一昼夜分为24时是西方的做法,传入中国之始,称其为“小时”,以与中国传统的“大时”即时辰相区别,一直延称到现代。在《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孔颖达疏中,载有从子夜开始的12时辰的专名:子,夜半;丑,鸡鸣;寅,平旦;卯,日出;辰,食时;巳,隅中;午,日中;未,日籦(dié);申,晡(bū)时;酉,日入;戌,黄昏;亥,人定。

十二地支本指地上的方位,而二十四节气本指黄道上的24个点位。古人又借助地支与二十四节气中的12个中气划分天上的12个分区,称“十二辰”。十二辰以冬至为起点,沿星空周日运动的方向列序,即:子—冬至;丑—小雪;寅—霜降;卯—秋分;辰—处暑;巳—大暑;午—夏至;未—小满;申—谷雨;酉—春分;戌—雨水;亥—大寒,其顺序与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辞典。《尔雅·释天》载有与十二辰相对应的12个“太岁名”(见本节下文)。但因为天与地之间是相对转动的,每天只有一个时刻(如冬至子夜时),十二辰才真正与地面上的12个方位相符。

月相盈亏一周谓之一月,从初一、初二,按序纪日,更有朔(初一)、晦(月末)、籫(fěi)(初三)、既望(望后第一日)等专指的日期名词。西方“公历”的“月”是人为划分的,与月亮无关;而中国农历的“月”与月相密切相关,包含着公历所没有的天象信息。农历的一年12个月,在《尔雅》中,各有12个专名:正月为陬(zōu);二月为如;三月为萠(bǐng);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为了和一年的周期相调和,有的年份会多出一个闰月。

太阳沿黄道在二十八宿中穿行一周谓之一年:当代冬至时太阳在箕,春分时太阳在壁,夏至时在觜参之间,秋分时居翼轸一侧。因为白天看不见星星,太阳在何星宿不能直接看到,古人借助北斗。北斗斗柄指向角宿(角宿一即室女座α,亮度0.98等)。角宿北边有一颗亮星,约居斗柄与角宿等距离处,中名大角,即牧夫座α,亮度-0.04等。角宿一和大角都在全天21颗亮星之列,也是著名的春季大三角成员。大角两侧有左右摄提二星官(左摄提即牧夫座ο,亮度4.5等;右摄提即牧夫座η,亮度2.8等)。《史记·天官书》云:“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勾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在周朝与秦汉时代,冬至点在牛女之间,与摄提相差90°。

每年冬至黄昏时,斗柄及摄提均指子位。周朝以冬至作为一年之始,称“建子之月”。由于星空周日运动,到半夜子时,太阳移至子位,摄提移至卯位。虽然每日子时,太阳都在子位,但由于地球公转,恒星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却在缓缓变化。一个月后,太阳移到虚危之间,应节气大寒,子时的摄提移到辰位,再一个月后移到巳位……,一年后又回到卯位。每夜子时观察摄提的位置,月令和季节就清楚地知道了。判断子夜可以利用日落时任何一颗刚刚从东方升起的亮星,当它到达正南方最高点时,太阳必在子位,此时恰为子时。

其实,摄提与斗柄所指是一致的。之前所述用北斗斗柄的指向变化,与这里所说的观察摄提的位置变化,来判断季节和月令,结果是一致的。只是前者为黄昏时观察,后者为子夜时观察而已。斗柄指向比较笼统,而摄提与角宿位置明确,但角宿太靠南方,经常没入地下,摄提便成为较好的选择。

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岁差,冬至时太阳在星空中的位置会有变化,时代愈久远,差别愈大。岁差是由于地球自转轴进动而产生的冬至、春分等诸点在星空中沿黄道的缓慢位移,与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相反,约2.6万年一周天,每千年移动13.8°。先秦时期冬至点与现代约差30°,相当于现代的大寒位置。另外,同样因为岁差,天极的位置也在缓慢位移。商、周以前北斗总在天上,而摄提距北极较远,有时没入地下。到现代,北斗和摄提都会没入地下了。

至于纪年,史家的传统,在汉以前用帝王即位的年序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五年等,自汉武帝以迄,用皇帝的年号,如元光三年,宣德八年,乾隆五十九年等。从汉武帝至清宣统,年号共有700多个,有的一帝多号,也有朝代不同年号相同,用起来不大方便。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纪年纷扰,兴起另一种纪年方法叫“岁星纪年”。岁星就是木星,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1.86年。

古人看到木星在众星之间虽偶有进退(天文学中称为顺行和逆行),但大约每12年绕周天一圈,于是依二十八宿相应的位置将一周天分为12个等分的点,以冬至点所在的星宿为起点,称为十二次,取名星纪、玄枵(xiao)、诹訾(zōuzī)、降娄、大梁、实枕、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观察木星位于哪一次而纪年。古籍《左传》、《国语》中有大量“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记载。如《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说:“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十二次是对星空的划分,《汉书·律历志》详细记载了各次的起讫及中央点的星空位置。如“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牵牛初,冬至。于夏为十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正月。终于婺女七度。”斗、牵牛、婺女即斗宿、牛宿、女宿。更有一种类似的纪年方法叫做“太岁纪年”。因为木星12年行进的方向,与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相同,却与子丑寅卯等十二辰的顺序相反,便假想一个与十二辰顺序相同,也是12年行一周天的天体,名为“太岁”。

当木星从星纪出发经玄枵(xio)、诹訾(zōuzī)、降娄、……运行的时候,太岁则按子丑寅卯……运行。12年后又与木星会合。于是便有“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的纪年方法。《尔雅·释天》载有12个相应的名称: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阏(chanyan,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zang,午)、协洽(未)、縩(tūn)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冬至子夜时,各太岁名与地面上的12个方位相符。

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即太岁名摄提格(而非《史记·天官书》所指摄提星),太岁在摄提格即为太岁在寅之年,孟陬指正月,按周历应为建子之月,按夏历应为建寅之月,庚寅是日期。《辞海》中说屈原生于约公元前340年。按太岁在寅之年的说法,似应定为公元前343年戊寅年。

《汉书·律历志》:“汉高祖皇帝伐秦继周……岁在……鹑首之六度,名曰敦,太岁在午。”史载:公元前207年,赵高杀秦二世,立二世的侄儿子婴为秦王。子婴八月即位,杀赵高并夷其三族,十月即降于刘邦,在位仅46天。公元前207年的干支恰为“甲午”,“太岁在午,名曰敦”,而木星在鹑首次中。按秦历,十月为岁首,刘邦受降之日已是公元前206年,所以《辞海》的“中国历史纪年表”记汉高祖元年为公元前206年乙未。

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汉书·律历志》:“汉历太初元年……前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岁在星纪婺女六度……岁名困敦。”意为太初元年的前一年木星位于星纪,太岁位于困敦,该年的地支为子,次年应为丑。《辞海》记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丁丑,刚好符合。而“前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指公元前105年冬至节气,恰好是十一月初一,甲子日, “旦时(即寅时)”。

《尔雅·释天》载有与10个天干相应的名称,统称“岁阳”:甲曰阏(yan)逢,乙曰旃(zhan)蒙,丙曰柔兆,丁曰强圉(yǚ),戊曰著雍,己曰屠维,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 (yì),癸曰昭阳。10个岁阳与10个太岁年名相配,就是干支纪年的《大写版》,如“甲子”年写为“阏逢困敦”,“庚寅”年写为“上章摄提格”等。

由于木星公转周期并非整12年,岁星或太岁纪年,时间长了出现较大误差,东汉以后便废止不用,改为干支纪年。干支属于纯数字记法,与天象无关,只起到符号编码的作用。

本文摘编自苏宜编著《文科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8)第10章,内容略有删节。

0 阅读:3

考古研史赏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