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车战:一场贵族式的竞技

兜兜爱读书 2025-02-01 23:22:56

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在中国古代,车战曾是商周时期两军交战的主要战法。那时的战车兵,堪称军队中的主力,一乘战车及其附属的徒步士兵,构成了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车战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

然而,到了春秋时期,车战却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变成了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贵族间的竞技。那么,车战究竟是如何演变成这种特殊形式的呢?

春秋时期的车战,与我们现代所理解的战争大相径庭。它更像是一场君子间的较量,双方会事先约定一些规则,然后在这规则框架内进行切磋。这种感觉,就好比文人间的诗词比兴,充满了雅致与风度,而绝非现代意义上的血腥厮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战车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以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为例,晋国一次就出动了高达七百乘(也有说法为750乘)的战车。

而到了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诸侯国,如晋国和楚国,所拥有的战车数量更是达到了四千乘以上。公元前505年的柏举之战,各国参战的战车也均在千乘以上。如此庞大的战车数量,无疑对战争的形式和规模产生了深远影响。

连年的战争导致甲士的奇缺,而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又使得各国不得不寻找新的兵源。于是,兵源充足、装备简单且易于训练的徒兵开始大量出现。

步兵由每乘战车原先隶属的二十二人,增加到了七十二人。同时,又取消了原来的七名车下甲士,连同三名车上甲士,共计七十五人。这些士兵以五伍(二十五人)编为一两,共三两,形成了新的编制。

方阵战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步车相脱离的两线配置,被改变为三个步兵两以战车为中心的环形配置。这种改变不仅密切了步车之间的协同作战,还加大了方阵的纵深,提高了方阵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和前进速度。公元前567年的鄢陵之战中,晋国苗贲皇更是首创了翼侧攻击战术原则,使方阵战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车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一场战争往往由若干规模不等但又具有共同目的的战斗所构成。遭遇战、迂回战、翼侧攻击、长途追击等多种作战形式也开始出现。车战的最高目的,原本是消灭旧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如周武王灭商之战。但在车战最盛的春秋时期,它主要是在各诸侯国之间进行的。

在那个时候,诸侯国之间战乱频仍。起初,那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往往以尊奉周王为号召,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夺取霸主的地位,而非直接吞并他国、掠夺土地。胜利者通常会通过缔结盟约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但随着诸侯争霸的局势不断演变,各大国的国力逐渐壮大,它们开始慢慢丢弃了尊奉周王的旗号。这些大国从原本的缔盟称霸,逐渐转向直接灭国夺地,吞并那些弱小的诸侯国。为了应对这种规模的战争,动员的兵力也越来越多,一次战斗所投入的战车数量从起初的几百乘,激增到了几千乘。

战场的范围变得更加广阔,战争的时间也相应延长。以往单一战场上一战定胜负的模式,逐渐演变为在多个作战阶段中反复交锋、较量。往往需要经过不同地点的多次战斗,才能最终达成战争的目的。

在一场车战中,由于当时诸侯的思想观念深受礼制约束,还受到宗法迷信等的深刻影响,所以在战前首先要进行祭祀占卜。这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确保战争的顺利进行。

接着,要召集全军及加盟的友军举行誓师礼。由国君或最高统帅历数自己承天命如何正确,对方逆天命如何残暴无道。这一环节,既是为了鼓舞己方士气,也是为了彰显战争的正义性。

同时,还要约束部队,严明纪律,确保军队在战争中能够遵守规则,不乱杀无辜。流传至今的著名誓辞中,就有周武王灭商前在牧野所作的《牧誓》,它被收录于《尚书》之中,成为了我们了解古代车战文化的重要窗口。

两军到达战场后,战争并未立即爆发。双方会先派遣使者到对方请战。这种请战的方式,既体现了贵族间的礼貌与风度,也为接下来的战争增添了一丝庄重与肃穆。

例如,在晋、齐之战前,齐侯就派使者请战说:“您带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邑,敝国的士兵人数很少,请在明天早晨相见。”晋军主将阕郄克则作答说:“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您的命令不会不照办的。”双方用这样客气的外交辞令,最终决定了第二天早晨进行决战。

在正式开战之前,双方还会派勇士去对方营地挑战。这一环节,既是为了鼓舞自己军中的士气,也是为了挫伤对方的士气。勇士们会展示自己的武艺和勇气,试图在心理上压倒对方。

而正式开战前,两军还要摆好阵式。所谓“不鼓不成列”,即双方都要等对方摆好阵式后,才能堂堂正正地展开战斗。这种战斗方式,既体现了贵族间的尊严与荣誉,也确保了战争的公平与公正。

战胜之后,还要进行祭祀仪式,以感谢神灵的保佑和先祖的庇护。同时,败者要盟誓,承诺不再侵犯胜者的领土和利益。回国之后,胜者还要献俘于宗庙或国君之前,以彰显自己的战功和荣耀。在春秋初期,有时还将战利品和俘虏献给周王,以示对周王室的尊重和臣服。

春秋时期的车战,就是这样一场充满贵族气息和竞技精神的战争。它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文化、礼仪和智慧的展现。通过这场竞技,贵族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勇气和武艺,也彰显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而这场竞技的背后,则隐藏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品味。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

0 阅读:2
兜兜爱读书

兜兜爱读书

95后理工男,热爱读书,喜欢分享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