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被一个孩子的道歉行为给感动到了。
在江西一家幼儿园里面,两个孩子正在排队,排在后面的孩子蹲下来捡东西,可前面的孩子没看到,一不小心踩在他手上了。
原本以为被踩的孩子会立马哭泣,没想到排在前面的孩子,就立刻亲了一下他,后面的孩子没反应过来,还连忙擦了下自己的嘴巴,后来他继续捧着那孩子的脸,猛一顿亲,后面的孩子立马什么气都消了。
这个行为其实对于这孩子来说,是代表抱歉,也代表他想安慰后面的小朋友的心情,这个行为就让原本会生气的孩子没了脾气,也让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道歉,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
让孩子学会道歉,要经历这3个过程1、有是非观
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一般孩子2-3岁开始就有基础的是非观,要知道摔倒,磕磕碰碰并不是犯错,是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或者伤害了别人,这些才算是错误。
这个阶段开始,家长就需要逐步帮助孩子认知到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2、要让孩子学会承认
这个是非常有难度的,就算是大人有时犯错了,也会找诸多借口或不愿意承认,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羞耻感,他们就算内心知道自己犯错了,也未必愿意承认,所以当他们愿意承认,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家长要给予充分的鼓励。
3、做出道歉或补救的措施
当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后,就可以引导他们道歉,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然以上是很理想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家长需要多次反复教育孩子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那家长需要怎么引导呢?1、家长要认识到自己也会犯错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生活中只能是孩子犯错,自己就不会,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整天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或者推脱的时候,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日后犯错也只会找借口。
例如,当你陪孩子一起看书的时候,突然有工作处理要走开一阵子,回来孩子就会不开心,这时你觉得要不要给孩子道歉?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又不是去干别的,就是工作而已,那肯定不算犯错,但对孩子来说,这个时间就是亲子时间,你剥脱了他的时间去工作,那你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不能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
2、放下权威
有些家长觉得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权威性,不然以后就震慑不了孩子,为了维持这种权威,就算自己犯错也不会去承认,以此来建立这个高高在上的地位。
但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你想要孩子尊重你,那你反而要在做错事的时候,主动跟孩子承认错误,并尽自己的努力弥补,这样孩子才会发自内心的信任你和尊重你,过度的权威只能让孩子对你有怒不敢言。
3、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一些把孩子捧在手心的家长,哪怕是孩子跌倒了都会跟孩子道歉,觉得是因为自己没看好孩子导致孩子受伤了;孩子吃饭烫嘴了,也会怪自己没有把食物放凉一点再给他吃,这种过分的道歉反而会适得其反。
孩子跌倒了,我们让他自己站起来就行了,可能孩子会疼会哭,但我们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跌倒肯定很疼对不对,膝盖受伤了,妈妈用止血贴帮你处理一下,很快就没事了,下次我们看到小石头的时候,就记得避开,下次就不会摔倒了。”
我们不需要跟孩子过分强调跌倒这件事上谁对谁错,让他知道你的怎么帮助他解决疼痛的问题,还有下次怎么避免再次受伤那就可以了。
4、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像视频里面的孩子,他踩到别人的脚,他需要感知到要是换做自己,肯定会很疼,这样他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家里的动植物,通过跟其他小朋友相处,多跟孩子交流或者互换角色,让他多尝试感受别人的感受,锻炼他的同理心,日后要是犯错了,让他学会换位思考,就能更好地感受对方的想法了。
总结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我们不用把这个事情看得太重,但必须要让他们学会犯错后的处理方式,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承认,找各种借口,甚至推卸责任,这些都是非常不要得的行为。
当孩子知道其实犯一些小错只要自己主动承认并作出改正,并不会引来太大的责备,这样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会减少,日后也就能成为一个有担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