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日记:早起的挣扎

千儿评课程 2024-06-29 23:51:30

觉察日记

早起的挣扎

11月复盘文章中提到了早起,本周都在感受早起带来的挣扎和“新体验”。

自从开始5:45早起,头脑感受到一种浑浊感,即使喝过咖啡,不再有100%清醒的感觉。

我尝试着观察这种浑浊感,就像劝退思维前进的一团迷雾,不难受,也很难散去。

我曾经想过做点什么来消除它,转念又想:算了吧,由它去。

有点好奇,想观察一下,不解决,不做什么,时而观察一下,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

晚上睡觉的时间明显提前了。多年来11点睡觉的习惯变成了10点以后的任意时间睡觉。感到困了就上床。

午饭后有时也会趴在办公桌上小憩几分钟。

我知道这是从一种生活习惯到另一种生活习惯的过渡期。

我相信身体会有能力去适应新的习惯。

同时,因为生存的本能,面对扰动和不确定性,身体会在试图适应的过程中给我发送一些信息,我接收这些信息,打开查看这些信息,不忽略、不否定。

如果用人格结构来分析,“超我”想要安排早起,“自我”权衡以后决定支持“超我”,但是“本我”表达了不满,需求没有被关照和满足。

昨晚洗澡的时候,水流冲过身体的感受让我突然想到,意志就像是身体的统领,决定要早起,给全军下了命令。身体的所有器官、肌肉、骨骼、细胞都需要按照统领的要求去发生改变,但它们都有着原来工作机制的惯性,有些甚至没有清晰地收到指令,懵懂地被动参与了。

就好像《象与骑象人》这本书里用到的比喻,骑象人决定改变行走方向,而大象还没反应过来,调整了方向,却还不习惯、不适应,甚至某条腿还在朝着原来的方向迈进。

人体真的是个复杂的系统,从意识、脑到身体的每一部分达到协同,才能真正实现能量的聚集、知行合一。

而各部分的信息传输又因为进化的缺陷而不那么完美。

与其想当然地把自己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不如看作军阀割据似的、相互矛盾的、拼凑起来的临时工组织。

在意识做出改变习惯的决定后,还需要耐心地给予身体关照、安抚、甚至干预和对话。

战胜自己不是与自己对立,而是与自己的每一部分做朋友,看见需求,友善协商。

同样的,在组织里,当企业的CEO想要做出创新的变革,似乎将每位员工都动员起来还需要做大量的“不可能任务”。

0 阅读:0
千儿评课程

千儿评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