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年8月,皇太极任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分两路进攻明朝。
崇祯帝急命卢象率领三镇总兵入卫京师,并督掌天下援兵,第三次赐予他尚方宝剑剑。
那么这个卢象升是谁呢?崇祯为何如此信任他?
生平简介
卢象升,1600年出生,明末时期著名的抗清将领。
明朝文武双学霸,22岁考中进士。
很多人不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22岁考公上岸,起步就是处级干部,我22岁还在网吧五连坐呢,真实汗颜。
他还精通武艺,天生神力,善于骑射,熟读兵书。
传说练功用的大刀重达70公斤,这可不是我瞎掰,网上还有他练功用的大刀图片呢。
主要功绩
他除了自身武功厉害外,带兵能力也出类拔萃。
1629年皇太极率清军入侵,直逼北京城下。卢象升闻讯后,立即招募近万乡勇进京护驾,与其他军队共同击退清军,卢象升因功被任命为右参政,负责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
并且亲自训练了一支精锐之师,这支部队团结紧密、战斗精神极强,被他命名为“天雄军”。
1633年,卢象升担任山东布政使期间遭遇了农民军入侵,但他提前做出了预判。
早在几年前就协助当地百姓挖掘水池吗,修建堡垒,并分发防御武器,百姓们一看到农民军就缩回堡垒里。
农民军是屎壳郎碰到拉稀的,白来一趟,什么物资都没有抢到。
卢象升趁机率军进宫,连战连捷,先后击杀农民军首领十一名并收降、遣返男女群众两万人。
在一次战斗中,他被箭射中额头,却更加勇猛作战,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令农民军彻底胆寒。
想想也是,你一箭放翻了面前的人,结果这人马上站起来了,用力把箭拔出来扔地上,然后恶狠狠的提着一把大刀向你冲了过来,这换谁都虚。
此战过后农民军称他为“卢阎王”,他们相互告诫:卢阎王这个人,谁撞上谁死,没事不要去找刺激。
1634年,张献忠农民军返回湖北并攻占郧阳府的六个县。
在这紧要关头,卢象升接管郧阳府,与总督陈奇瑜分兵两路夹击农民军,斩杀敌军五千六百多人,几乎将汉南的张献忠农民军全部消灭。
1635年农明军势力越发强大,其中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人数众多,气势凶猛。
卢象升临危受命,被崇祯任命为“五省总理”,统领五省军务,承担起抗击农民军的重任。
在这期间卢象升以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全胜,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在七顶山一战中他亲自率军追击大败李自成,几乎全歼李自成的精锐。
不过如果你认为他和洪承畴一样,也是胡乱屠杀农民军的刽子手那就错了。
他从心里是同情义军的。他在《剿寇第一要策疏》中表示,"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
剿匪的根本,还在于要让民众可以有活路。
但是他作为朝廷命官,他又肩负着平乱的重任,他的心里虽然矛盾,但是为江山社稷只能竭心尽力。
治理地方
当然卢象升除了剿灭农民军的功绩外,他治理军队和地方的能力也出类拔萃。
在担任大名兵备道时,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士绅百姓因他的镇守而安居乐业,深受爱戴。
甚至在他离任时,士民们痛哭失声,一直把他送到五百里外的黄河边才返回。
在担任宣大总督期间,他积极推动屯田政策,亲自参与耕种。
成功开垦三十万亩军屯,储存了大量谷米,得到崇祯帝的嘉奖,并指示其他边镇效仿。
他爱兵如子,常常慷慨激昂,热泪横流地激励大家尽忠报国。
有一次,他的部队粮饷断绝三天,卢象升自己也不吃不喝,与将士同甘共苦。
他还喜欢微服私访,从基层士兵口中得知真实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面对将士们疲于奔命的困境,他专门上书批评了朝廷在调兵和供应军饷上的滞后。
认为这样会使得大量士兵与朝廷离心,并建议设置专门的粮饷。
另外还批评了各省巡抚在面临敌情时过于依赖其他地方的增援,以及大臣不顾将士死活、过度苛责的行为。
卢象升的这些行为建议使将士对他非常拥护。每次打仗都能立下战功。
就在大明局势逐渐缓和之时,卢象升却遭遇家庭变故,他的父亲离世,使他痛不欲生。
他连续上奏七封奏折,恳请朝廷允许他丁忧守制,以尽孝道。
就在他身着孝服等待交接之际,大清的皇太极突然发动大战。
任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大明扑来。
大明朝廷会怎样应对,等待卢象升的命运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