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广东、广西视为越南“故土”,荒谬观点为何在越南颇有市场?

情报绕全球 2025-02-04 12:42:34

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和中国关系最特殊的一个。历史上,越南曾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长时间与中国两广地区属于同一个行政区,越南也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一个隶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

10世纪独立建国以来,越南始终对广东、广西怀有觊觎之心,从两宋到明清,越南不断蚕食两广领土,越南多任君主表示两广是越南的“故土”,甚至试图发动战争夺取两广。

▲越南个别民众对领土的“狂想”

除了封建王朝时期的战争,越南还在历史、文化等层面“积极发掘”自己拥有两广主权的“证据”。

时至今日,在一些越南人的史观中,两广是越南的故土,这种错误的认知依然在越南国内非常有市场。 越南为何要把两广地区视为本国领土?越南为了夺取两广地区又进行过哪些尝试?

▲越南与两广

一、开端:一部越南人的伪史

先秦时期,从华南到红河平原的广大区域生活着百越族群。越南北部就居住着百越人的一支——骆越,即今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前身。

在越南历史传说中,越南人的祖先曾建立过疆域辽阔的文郎国、瓯骆国。除越南北部,其疆域还囊括了今中国南方的大部分,但已有考古发现无法证明两个国家存在过。

▲越南人想象的文郎帝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发兵50万征伐百越,将华南到红河三角洲的广阔土地纳入中国版图,秦朝在当地设置南海、桂林、象郡3郡,越南属象郡管辖。 秦朝对全国的统治仅仅维持了15年,在秦末战乱中,秦将赵佗割据岭南四郡建立南越国,该政权疆域囊括今中国两广、越南北部。

▲秦朝版图

当时岭南的主体人口仍是百越各族,因此在南越国的宫廷中,除了上层的汉族统治者,还有大量的百越贵族、官吏。 南越国首都位于今广州,其将领土扩张至今越南中部地区,并在当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行政架构,一些骆越(百越一支,今越南主体民族京族前身)贵族进入南越行政系统。

▲位于广州的南越国都城遗址

如今的越南人认为,百越是南越国政权的重要参与者,当时骆越(越南京族)规模较小,但毕竟京族属于百越的一支,这成为越南脱离中国版图后,其宣称对中国两广地区主权的“依据”。

在11世纪后的越南官修正史中,南越国被当做越南历史的一部分,越南称其为“赵朝”。

▲南越国

秦汉易代后,西汉由于国力尚待恢复暂西汉由于国力尚待恢复,承认了南越国的藩属国地位,南越国暂时保持了独立。 公元前111年,南越国权臣吕嘉(百越族人)杀南越王并扶持傀儡,决定对抗汉朝。汉武地分宾五路南下,立国93年的南越国就此灭亡,版图并入西汉版图。

▲西汉灭亡南越国

虽然南越的最高统治者是汉族(赵氏家族),但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越的统治必须依靠当地的百越族人。例如,南越的末代权臣吕嘉就被越南看作领导越人独立的领袖,在今越南多地都有祭祀吕嘉的寺庙和以吕嘉命名的道路。

在如今的越南人看来,南越国的灭亡,是古代越南独立进程中遭遇的一次重大挫折,越南再次并入中国版图。实际上百越是瓯越、荆越、邗越等十余支大型越人部落的统称,越南京族(骆越)只是其中规模较小的一支。

▲百越分布

南越国灭亡后,西汉持续完善境内行政区划设置,在郡县的基础上,西汉将全境分为13个刺史部,行使监察职权。今两广到越南的广大地区,统归交州刺史部管辖。

东汉建立后,各刺史部逐渐发展成正式的行政区划,由于越南和两广地区长期属于同一行政区。两汉时期,交州的主要人口又集中在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行政中心位于红河平原的龙编(今越南河内),这被越南看作是其拥有两广主权的又一个历史依据。

▲交州刺史部

随着东汉灭亡,天下三分。占据江南的孙吴政权调整了其境内行政区划。

公元226年,孙吴分割交州,越南中北部地区仍称为交州,而两广地区从交州境内划出,成立广州。

吴国的“广交分置”对后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两广地区和越南自此分家,结束了越南和两广长达335年同属一个行政区的历史。

▲广交分置

另一方面,越南成为中原政权的边疆行政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隋唐。

“广交分置”前,交州汉族人口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随着两广地区划出并成立广州,交州(越南中北部)的京族人口比重大幅增加,京族地方势力膨胀,为日后越南脱离中国统治埋下伏笔。

二、高潮:越南独立建国

隋唐时期,越南是大一统王朝的最南边疆,特别是唐代在此设立安南都护府,将越南变成帝国南大门,都护府(节度使)集行政、军事等职能于一身,京族本土势力也愈发壮大。

▲安南都护府

公元907年,藩镇割据下的大唐王朝气数终尽,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两广被割据岭南的南汉政权统治。

京族豪族驱逐汉族势力,越南脱离中国控制。当时割据两广地区的南汉政权试图再次征服越南,但被越南豪族武装击退。

▲南汉

公元971年,北宋灭亡南汉,将岭南收入版图,至979年吞并北汉,北宋基本恢复中国的统一。

公元981年,宋太宗趁越南内乱出兵南下,试图将越南再次纳入中国版图。

但相较于此前的汉唐等大一统王朝,北宋军事实力较弱,宋军最终折戟北归,北宋被迫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地位,越南从中国的领土变成了中国的藩属国。

▲北宋征伐越南

独立之初的越南,有着强烈的领土扩张欲望。当时越南的领土范围仅限于今越南中北部,受地理条件限制,越南东为大海、西为高山,其只能选择南北两个方向扩张。

一方面越南不断南下,与占城爆发战争,两国互有胜负。另一方面,越南持续北上,蚕食中国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区域,还试图扶持壮族的侬智高对抗北宋。

▲北宋

当时北宋朝廷内也有再度征伐越南的呼声,最终在1075年引发宋越熙宁战争。

1075年11月,越南以北宋王安石变法政策荼毒百姓为由,水陆并进,率先对宋朝发起进攻。

北宋在宋越边境军事准备不足,至次年3月,越军连克钦州(今广西钦州)、廉州(今广西北海)、邕州(今广西南宁),三城中超过7万平民被越军屠戮。

▲熙宁战争

北宋的整体国力能够碾压越南,但南下伐越的宋军因水土不服损失惨重,宋越两国最终罢兵言和,越南再度回归中国主导的宗藩体系。

如此看来,越南独立仅仅一个世纪,就多次试图向两广地区扩张势力,广西也因此轮遭兵燹,损失惨重。

但越南清楚自身体量无法与中国大一统王朝对抗,因此其对两广扩张只能选择蚕食,而无力选择鲸吞。

▲独立之初的越南国土狭小

越南对两广有领土执念,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上越南与两广曾同属交州,两地经济文化联系紧密。越南又将两广看作百越故地,越南产生了两广与自己应是一体的错觉。

其次,越南获取两广能够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战略纵深以及经济发展基础。

第三,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众多的广西的控制力较弱,这是越南敢于不断挑起边衅蚕食中国两广领土的重要原因。

▲宋朝时的两广

熙宁战争后,北宋为安抚越南,将原属两广的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割让给越南,越南在两广的扩张取得一定成果。

11世纪后,随着越南封建体制的日渐稳固,越南开始构建本国历史叙事,即越南不承认此前一千年自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把自己看做一个被中国“强行吞并”的独立国家。

▲越南古都华闾

为此,越南积极寻找自己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证据”。

10~15世纪,统治越南的李陈两朝通过统治者的诏书、官修正史等方式开始人工造史。

越南官修史书中,将自己想象出的先秦时期的“鸿庞氏”、“文朗帝国”纳入本国历史叙事,将其看作统治两广的依据。当然,越南最为重视的是所谓的赵朝,即中国历史上的南越国。

▲越南陈朝

南越国是秦末汉人所建,定都番禺(今广州)。但该国内汉人规模有限,必须依靠百越人支持。越南人的祖先曾参与南越政治,因此,越南独立后在官修正史中将南越国(赵朝)看作本国历史的一部分。

1007-1175年,在168年的时间中,宋朝始终会追赠越南亡故君主“南越王”的王位,这也让越南人不断强化与南越国的历史联系,以强调自身的正统性。

▲南越国显然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13世纪初,越南女皇李昭皇下禅位诏书,开篇就是“自古南越帝王,治天下者有矣,惟我李受天眷命,奄有四海,列圣相承,二百余年”。

这道诏书没有延用“大越”、“皇越”等自称,也未使用安南国号,反而将“我李”归入到了“南越帝王”的历史叙事中来进行定位。实际上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本人来自今中国河北。

▲赵佗是今河北人

越南现存最早的官修正史是13世纪初成书的《越志》和《大越史略》。该书将南越国诸王的本纪称为“赵纪”。负责编修的黎文休在该书中提出:“赵武帝能开拓我越,而自帝其国……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业”。

越南封建王朝产生了收复南越国全部疆土的思潮,即吞并中国两广地区。越南没有实力从中国夺取两广,但越南历朝历代从未放弃蚕食两广土地,越南官方教育也不断灌输“赵朝是越南人的王朝”、“越南应夺回两广”的论调。

▲越南在地缘上无法忽视两广

三、未完:越南人的野望

16世纪后,越南陷入南北分裂,但越南割据政权持续向南蚕食占城等国领土,越南领土大幅向南扩张。18世纪末,西山朝建立,越南才恢复统一。

▲越南南进

西山朝自恃武力强大,意图对外扩张。西山朝君主阮惠曾遣使拜访清朝两广总督福康安,申明两广是越南“旧疆”。

▲福康安与阮惠(右)

福康安表示中越已划定边界,不存在两广是越南领土的说法。阮惠大为恼火,开始训练军队、大修战船,同时暗中资助中国华南海盗、广西的天地会起义,试图削弱清朝实力。

1792年,越南以和亲为由,要求中国割让两广作为嫁妆。阮惠此举是想激怒清朝,给越南入侵两广制造借口。但阮惠不久后因病去世,和亲信件未能送到北京,越南入侵两广的计划也不了了之。

▲清朝地图

1802年,西山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阮朝。 此前越南对外长期使用安南国号,对内使用大越国号。作为中国的朝贡国,阮朝遣使清朝,希望取安南之“南”与大越之“越”,请求清朝赐与“南越”国号。

嘉庆帝认为“南越”范围过大,安南国不过是古南越范围的一隅,广东广西“自汉以来皆为中国”,因此拒绝了阮朝的请求。 此时广西巡抚上奏,可根据“百越之南”将阮朝国号定为“越南”,也算没有完全驳回阮朝的申请。

嘉庆帝采纳建议赐下“越南”国号,并明确该国号意义是“百越之南,与古所称南越,不致混淆”。

▲嘉庆帝

阮朝时期,随着越南民族认同感加强,开始将南越国(赵朝)定义为“入侵的汉族建立的政权”,19世纪初,越南持续向老挝、柬埔寨等地扩张,同时仍将赵朝所统治的两广认定为越南失去的旧疆。

据《大南实录》记载,1824年冬,越南京城人士阮春振拦驾上书,请求带兵夺回两广故地。

时任越南君主的明命帝令焚其书,下诏不准狂妄陈言,否则治罪如律。但阮春振只是戴枷惩戒一个月就释放了,这说明越南并非放弃了夺取两广,只是实力不济不敢有所行动。

▲阮朝极盛版图

最好的证明就是,阮朝第四任君主嗣德帝在20多年后阅览阮春振的上书后感慨:“统观前后,则我越地之沦入中国已几太半……然终不能收回寸土……悲夫!” 但此时,随着欧美殖民势力进入远东,东亚传统的宗藩体系解体,越南在19世纪末沦为法国殖民地。

▲列强殖民东南亚

殖民统治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带到越南,越南精英阶层在救亡图存的同时,也在积极宣传越南历史的独特性,试图摆脱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

二战后越南南北分裂,先后经历法国、美国的入侵。直到1975年,北越吞并南越,越南再度统一。

▲越南战争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产生了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除了控制老挝、入侵柬埔寨,越南还不断入侵蚕食中国广西、云南等地,最终引燃中越战火。

开战之初,越南的一些激进分子认为,自己先后打败了法国和美国入侵者,挡住中国的攻势也不成问题。

越南所谓的王牌部队还叫嚣要占领广西在南宁过春节,越南夺取两广的论调一度又甚嚣尘上。但在绝对国力面前,越南最终战败。

▲对越自卫反击战

随着中越关系降至冰点,越南将古代中国行使宗主国权利的行为全部认定为入侵,在历史上与中国做切割。

越南社会科学院编著的《越南历史》是越南大学的指定教材,将史前文明追溯至与中国“北京人”同期, 意在凸显越南具有和中国同样悠久的人类起源史。

越南官方将神话传说中的雄王历史确立为越南国家起源。在越南看来,雄王建立的政权疆域囊括了整个中国南方,这一观点得到越南官方背书,不断向越南学生灌输。

▲越南历史书

21世纪以来,在越南政府的助力下雄王信仰被推向高潮,2000-2018年,越南国家层面推动的雄王祭祀就高达12次,南越国(赵朝)仍出现在越南历史课本中。

这意味着,虽然越南官方不声索两广主权,但通过历史教育,越南继续潜移默化的向国民灌输着错误史观,即两广被雄王政权、文朗国、南越国统治过,是越南的“故疆”。

▲雄王祭祀

当然,在绝对国力差距和两广全面汉化的情况下,越南夺取两广只能是痴人说梦。但越南通过持续不断的“人造历史”教育,将雄王信仰、赵朝疆域等观点传输到越南年轻人心中,使夺回两广“旧疆”就如同一个无法拂去的梦魇,萦绕在越南人的心头。

0 阅读:0
情报绕全球

情报绕全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