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赵烈文主动退隐,辞官后他如释重负,此后终身未再出仕

向日葵爱过去 2025-04-02 17:18:46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一手打造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军之乱,挽救了濒死的大清王朝,救晚清于危难,被慈禧太后封为“勋高柱石,柱国功勋”。

在湘军主帅曾国藩的麾下,不仅有鲍超,江忠源,陶佳·塔齐布,刘长佑,刘坤一这样能征善战的虎将,还有像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左宗棠、刘蓉、罗泽南、李元度、丁日昌、李瀚章等及其才华的幕僚大才。

而在曾国藩麾下的幕僚大才中有一位人物,是不得不提及的,他是曾国藩身边的超级幕僚,有着真正的“智者”之称,他不是别人,正是有着真正“智者”之称的赵烈文。

他才华横溢、熟读经史,精通易经和佛学,是一位智慧深邃之人,他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的建言献策和劝解不仅影响了曾国藩的为官施政,更是精准预测清王朝的灭亡和之后的军阀混战。

赵烈文出生在江苏阳湖一个官宦世家,祖上能人辈出,仅仅在明清两朝就先后出了九位进士,其父赵仁基官至湖北按察使,母亲方氏则是一位来自大户人家的千金大小姐。

孩童时代的赵烈文聪慧,活泼,颇有慧根,因而被父母亲寄予厚望,父母亲为了能够让他成才,便将赵烈文拜在有名望,有才识的儒士门下学习。

1841年,赵烈文的父亲赵仁基病逝于任上,这使得赵烈文失去了依靠,也使得赵家失去了主心骨,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赵仁基生前的至交好友王蓉坡不忍赵家一家老小过的穷困,便想方设法拿出钱财来资助赵家,使得赵家摆脱了这个困境,生活逐步步入正轨。

1852年,20岁的赵烈文跟着兄长去往江宁参加乡试,结果却落了榜,赵烈文为此感到很是失落,但在家里人的安抚之下,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继续备考,参加下一次乡试,但是赵烈文时运不济,他在随后先后参加了两次乡试,结果都没有考中,这就让赵烈文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

放弃科举之路后,赵烈文回到老家,博览群书,钻研学问,常常与族兄赵振祚,以及姐夫周腾虎等人谈论天下大事。

1856年,24岁的赵烈文在姐夫周腾虎的大力推荐之下,来到了江西南昌府,谒见湘军主帅曾国藩,准备在湘军中谋个幕僚的职务。

湘军主帅曾国藩在见到24岁的赵烈文后,觉得他是一个年轻人,并没有太重视他,并没有给他安排任何职务,只是让他留在了军中效力。

后续有一天,赵烈文在经过南康大营时,看到湘军将领周凤山统领的人马纪律松懈,毫无战斗力可言,便将这个情况告诉给了湘军主帅曾国藩,希望能够引起他的重视,但是曾国藩这边听后,却显得并不高兴,认为赵烈文这是在质疑湘军,质疑自己的带兵和练兵能力。

赵烈文见湘军主帅曾国藩一点都不重视自己和自己的建议,便借着母亲生病的“契机“,请求归乡,湘军主帅曾国藩这边则并没有挽留,准许赵烈文回乡。

赵烈文获得批准后,便收拾好行囊,准备踏上返乡之路,而就在赵烈文动身之际,樟树湘军大败的消息传来,湘军主帅曾国藩为此惊愕不已,深知自己错怪了赵烈文,便找到即将动身的赵烈文,将他挽留了下来,继续在湘军中效力,做事。

1857年,25岁的赵烈文在曾国藩的保举之下,成为了湘军大营的幕僚官员,在成为湘军大营的幕僚官员后,赵烈文便开始给曾国藩出谋划策,谋划如何与太平军作战,而曾国藩则对于他给予的建议和谋划,十分满意,并给与了高度评价。

1862年,赵烈文的姐夫周腾虎病故,赵烈文为此十分痛心,他在家中设灵位祭奠姐夫周腾虎,还专程去往南昌,将姐姐以及外甥接到身边来照顾,以此来报答姐夫周腾虎对自己多年的照顾和栽培,这件事情让曾国藩获悉后,曾国藩越发的器重赵烈文,觉得他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在后续的时光和岁月里,赵烈文作为曾国藩的核心幕宾,除了提供了许多军事和政治上的谋划和支持以外,还建议曾国藩开办民用企业和工厂,兴办军事工业,并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在在曾国藩的幕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867年,太平天国覆灭后,赵烈文和曾国藩在一次促膝长谈时,聊及到了大清朝未来的走向,赵烈文则毫不保留的预测大清王朝灭亡的时间和之后的军阀混战。曾国藩却对赵烈文的这番预言并不完全相信,他仍旧对大清王朝抱有一线生机。

这次促膝长谈后,赵烈文虽继续待在曾国藩处,担任幕僚,但他内心已经开始萌生退意,想要回到老家,读书写作,与青山绿水为伴。

1869年,在曾国藩的举荐之下,赵烈文出任磁州知州,至此与曾国藩结束了多年的宾主关系,在磁州知州这个职务上,干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卸任了,然后在河南巡抚钱鼎铭保荐下,出任易州知州,这一干就是三年之久,在易州任职期间,赵烈文的伯乐,老上司曾国藩病逝南京,这让赵烈文甚是痛心。

1875年,此时已经43岁的赵烈文厌倦了官场,觉得在干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便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辞官退隐,返归常熟老家。

赵烈文辞官之际,他感到“如释重负,身心泰然”,他归乡隐居后,终身未再出仕,整日在家中吟诗作对,与亲朋好友结伴出游,好不惬意,

晚年时期的赵烈文不问世事,远离是非,与书为伴,度过了一个愉快平和的晚年时光,1893年,赵烈文因病离世,病逝于家中,终年62岁。

0 阅读:0
向日葵爱过去

向日葵爱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