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萍,今年48岁,初中文化,离异,独自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
年轻时我在县城的一个棉纺厂上班,后来厂子倒闭,我靠着自己学来的裁缝手艺,开了个缝纫铺子,日子过得不富裕,却也自给自足。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还有个弟弟。
父母早年辛苦种地供我们三兄妹上学,可惜家境贫寒,哥哥高中没读完就辍学打工了,我初中毕业也就进了厂。
那时候的农村人,讲究“男主外、女主内”,更讲究“长兄为父”,我从小就被教育要尊敬哥哥,把哥哥的话当圣旨。
这些年下来,我对哥哥林建的感情说不上亲密,但也一直敬让有加。哥哥娶了嫂子之后,在镇上开了个五金门市,生意不温不火,倒也能养家糊口。他们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过得紧巴但安稳。
我离婚那年41岁,儿子判给了前夫,房子归我。那套房子是我在厂里工作时省吃俭用买的老小区二手房,当年花了100万,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
离婚后我搬去铺子后面的单间住,那套房子空着,哥哥开口让我借给他住,说他们门市转租了,暂时没地方住,意思是“借住几个月”。我一听是帮哥哥,没多想,爽快答应了。
可谁知道,这一住,就是五年。
那年冬天,哥哥带着嫂子和两个孩子搬进了我的房子,说是过渡几个月,结果第二年春天就说孩子要中考,得稳定住址。我想想也是,孩子的确重要,也没多计较。
可一年又一年过去,他们一住就是五年,期间从没提过搬走的事。我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宽容,慢慢变成了不安、再到愤怒。
我不是没提过。他们住进去第二年,我就试探地说过:“哥,你们啥时候能搬出去啊?我打算把房子卖了,换个小点的,自己住。”
哥哥当时一边看电视一边说:“急啥?你一个人住也浪费,再说等孩子高考完,我们就搬。”
嫂子在厨房喊了一句:“萍啊,你一个人住哪用这么大房子?我们也是临时住住,孩子高考完就好了。”
可高考完了,孩子又要上大学,住惯了也不愿搬了。嫂子开始说:“孩子放假回来得有地方住,不能没个家吧?”
我咽下了话,想着自己一个人住在铺子后头也习惯了,他们住着也就住着吧。
直到第五年,铺子租金涨了,我身体也出了点小毛病,想着换个稍微新些的小区,靠近医院,方便点。于是,我再次跟哥哥说:“哥,我卖房吧,这几年你们也住够了,能不能搬出去?”
哥哥沉着脸没说话,嫂子当场翻脸:“林萍,你这是啥意思?我们在这儿住了五年了,你现在要卖房?你啥时候跟我们商量过?”
我愣住了:“这房子是我的,我还不能卖了?”
嫂子冷笑一声:“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我们住了五年,水电物业都是我们交的,装修也添置了不少东西,这房子我们也有份!”
我气得站起来:“那你们交租没?我说借你们住,是我情分,不是你们的权利!”
哥哥这时候终于说话了,语气比嫂子还硬:“林萍,你别闹,这房子我们也有感情了。要卖也得我们同意!”
我气得发抖,那天一夜没睡。第二天,我找到中介,把房子挂出去卖了。
因为哥嫂住着,房子不好看,价也压得低,最后90万卖了。中介办手续那天,我请了律师作证,房产证上只写我的名字,卖房合法合规。
我没告诉哥哥嫂子的事,等房子卖完了才让他们搬。
他们知道后,立马来找我闹,嫂子指着我鼻子骂:“你这个黑心的!我们住了五年,你说卖就卖,还偷偷卖!你有没有良心?”
我冷笑:“良心?你们住了五年,一分钱房租没给,现在反倒来问我良心?”
哥哥也说:“你太不把我们当一家人了。你卖房的钱,至少得给我们一半!”
我彻底寒了心:“我当初借给你们,是因为你是我哥。你们赖着不走,现在还敢说房子是你们的?你们要脸不要脸?”
嫂子摔门而去,哥哥也没再说话。
后来,他们搬去镇上租了房子。再没主动联系我。
我也没去打扰他们,90万我拿来买了个小户型,住得安心。有人问我:“你跟你哥闹翻了?”
我笑笑:“也许我们从来没亲近过,只是我一直以为有血缘就有感情。”
03这几年我慢慢明白一个道理: 亲情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双向奔赴。
我曾真心对待哥哥一家,以为他们也会念这份情分,结果却被贪婪和理所当然打了脸。
他们赖住我房子五年,没一句感谢,反倒在我卖房后质问我、指责我,甚至想分一杯羹。
亲情被利益撕裂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心。
如今我住在自己的小家里,日子清清静静,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虽无热闹,但也无纷争。偶尔我也会想起小时候和哥哥一起上山放牛的日子,那时候多纯粹啊。
如今物是人非,情分也变了。
也许,将来我们还会坐在一张饭桌上,但心里的那道坎,已经过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