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成成讲战争
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人!
不仅仅是中国最强,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集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人。
毛主席统帅我军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指挥过大大小小近百场战役。
一生中的敌人也极为丰富,国内的蒋介石、民团以及各种土匪,国际上的日本、美国、苏联、印度......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但是一开始毛主席的军事能力并不被人认可,比如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期间,众人就不认可他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在遵义会议期间凯丰就公然指责毛泽东不会打仗,只会依照《三十六计》照本宣科。
今天我们就以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为例,来看看毛主席是如何打破质疑,开创我军作战先河从而一战封神的。
蒋介石一战定中原,能威胁到他的只剩下朱、毛领导的红军了1930年10月下旬,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因为张学良的及时援蒋,致使大戏落幕。大家打趣蒋介石是各路军阀的天敌,任何神采飞扬、信心百倍甚至有强有力后台的军阀都败在蒋介石手里,都逃脱不了他的手掌心,更致命的是,最后都会输的一塌糊涂。
若你不信,请看:冯玉祥败走出洋,结束了戎马半生的军旅生涯,以后时断时续的兼任军职,与往日的无限风光不可同日而语;阎锡山兵败后躲到了大连过起了修身养性的生活,直到两年后在蒋介石的点头下重拾军权。可以预见,国内凡是有点实力的政治、军事集团,都在一次次对局中被蒋介石斩于马下。
放眼全国已然没有能和蒋介石抗衡的力量了。不对,还有红军!近半年来,蒋介石被中原战事搅的心神不宁,抽不出精力来对付四面开花、迅速扩展的红军。红军就像星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放眼华夏大地,能称为蒋介石心头大患的,只有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了。
当初,蒋介石压根没把朱德、毛泽东和红军放在眼里。1938年8月底,他指示何应钦制定的湘、鄂、赣三省“会剿”计划,一下子搁置了两个月,几路诸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半点配合之意。现中原大局已定,实力是决定未来中国政治舞台的关键因素。何健和鲁涤平的明哲保身之举,蒋介石心里一清二楚:“表面上,这两个土皇帝在中原大战上都对自己表示绝对的支持,但也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你们真用心,何故我现在如此大费周章!”
朱德
中原大战虽然大获全胜,但现在蒋介石没有心情坐下来品尝一下鸡尾酒的味道。张学良的鼎力支持可是有条件在先的,他张少帅对阎锡山和冯玉祥华北的部分地盘早就垂涎已久了。日后,张学良会不会揭竿而起,蒋介石也摸不准。红军的发展速度和战斗力,却让蒋介石忧心忡忡。在蒋介石看来,唯有将红军彻底消灭,他才可以睡安稳觉。所以,在中原大局已定之时,他就派了部队南下入赣。
同时,蒋介石又觉得红军这几万人马不足挂齿,在他眼里,以红军现在的战斗力,让他“亲自坐镇”指挥,未免太小题大做了,有那么点杀鸡用牛刀,掏耳朵用马勺的可笑。
10月28日,蒋介石签发了一项命令,任命江苏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任第9路军总指挥,节制赣境现有的和将要到达的所有部队,准备“围剿”朱、毛红军。
诱敌深入,请蒋军入翁1930年11月,国民党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敌总兵力约10万人,在鲁涤平的指挥下采取“分进合击”和“并进长追”的战法,企图一劳永逸,彻底消灭红军,粉碎红色政权。至28日,敌5个师先后占领因富、南垄、永丰、乐安“宜黄、崇仁、满城、南丰等游击根据地。”
此时,红一方面军已发展到4万人,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认为,蒋军虽然来势汹汹,有10万之众,但都不是蒋介石嫡系,情况并没有预想的糟糕;各路敌军间隙较大,行军速度缓慢,有利于红军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因而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待其疲惫不堪时一举歼灭”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11月上旬,红军除留第3军在赣江西岸牵制敌人外,主力进至赣江东岸,在根据地以北的新凎、吉水或边缘地区的进行反“围剿”的准备。
鲁涤平自接到蒋介石电报后,便在积极准备。从蒋介石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从自己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一雪前耻的机会。从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而言,这又是一个声名远扬的机会。鲁涤平不能再选择袖手旁观了。11月2日,鲁涤平把已经到江西境内的7个师1个旅编成3路纵队,限时5天内集结于袁水两岸,准备将红一方面军围歼于清江和分宜地区。
11月1日,毛泽东同朱德在罗坊发布命令,令红一方面军诱敌深入至红色区域,待其人困马乏而歼灭之。同时决定主力转移至赣江东岸。
具体部署为:以红三军团为中路,于11月5日在新余对河附近渡江,向樟树前进;
以红4、红12军为右路,于5日进至峡江城,6日渡江,经崇仁向抚州前进;
以红3军为左路,担任赣江西岸一带地区的扰敌工作。
11月6日,朱德、彭德怀分别指挥红一、红三军团主力东渡赣江,向根据地转移集结,在永丰、南城一带以战备姿态开展工作。毛主席同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从峡江出发,沿赣江西岸后撤,到吉安布置军民撤退。11月7日,鲁涤平统领各路人马扑向清江至分宜地区时,早就空无一人。
鲁涤平发觉红一方面军主力东渡赣江之后,担心红军直奔樟树、临川,立马做出调整,令第三纵队2个师继续西渡赣江,寻求红军向南推进,急令第一、第二纵队4个师和总预备队1个师,寻求与红一方面军主力作战。
11月中旬,毛主席、朱德在得知敌军主力东进渡江后,令第三军团由七琴地区,第4军由崇仁地区,第12军团由宜黄地区,第20军由八都地区,第3军由赣江以西油田地区,逐个向苏区中心地带退却,以保存实力,待机而动。
毛主席把获胜的希望寄托于工农武装割据,一年来毛主席这一思想在赣西地区得到具体体现。至1930年11月,赣西南苏区扩展到兴国、宁都、瑞金、宜黄、广昌等20个县境,占领9座县城,地域约为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00万;闽西苏区扩展到龙岩、上杭等7座县境,占领2座县城,地域约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万。在毛主席看来,有280万民众的支持,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属于革命根据地的地盘,4万多红军一定能取得战役的主动权。
大多数将士对诱敌深入的方针存疑11月18日,红军主动撤离吉安城,毛主席和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秘书谢维俊由吉安出发前往永丰的藤田与主力军会合。中途,特意查看了吉安境内的战备情况,发现这里并没有做坚壁清野等工作并没有落实。毛主席问道:“20军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对总前委的指示当耳旁风?这是打仗,不是争论问题。”
古柏道:“听闻20军对诱敌深入的战略存有很大的疑惑,认为该和敌军正面决战。”毛主席当即指出,这样的地形,怎么能做战场?我们能得到的东西,敌人同样能得到。让20军抓紧准备。
11月20日,鲁涤平分别得到吉安、吉水、永丰等部队的报告:不见红军主力。鲁涤平不由的眉头一皱:战线越拖越长,再往前就进去“赤匪”的地盘了。看来朱、毛早就有所准备。11月22日,鲁涤平命令各纵队放慢行军速度,谨防红军回头。
蒋介石苦等一个月未见捷报,决定亲自坐镇指挥毛主席回到方面军总部后,决定把这次战略退却的重点放在根据地的中部。11月25日,毛主席和朱德发布命令,令主力进至东固、龙岗地区机动待命。3天后,经过反复思考,再令红一方面军在宁都县的黄陂、小布、洛口一线集结。
从地图上看,国民党军从吉安到宜黄,发展为一个90°的包围圈,红一方面军摆出一个三角阵,隐蔽待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大战一触即发。
这边蒋介石在南京苦苦等候一个月有余,仍然不见鲁涤平的捷报,心里十分恼火。此时,冯、阎残部的整编已基本完成,现在他的心头大患就是如何解决朱、毛领衔的红军了。
12月4日,蒋介石叫来秘书陈布雷:“给鲁涤平发个电报,后天我去南昌,鲁涤平好歹是个省主席,怎么会如此无能,7万人马进剿3万乌合之众,一个月了,一个胜仗都没打。”陈布雷道“鲁主席谨慎有余,冲劲不足,或许是害怕兵力不足,达不到围剿之效果。”蒋介石沉默不语,拉开巨大的作战地图看了看道:“那就给他人马”。
让武汉的第19路军迅速入江西参战,再从福建抽调两三个师由闽向赣推进。陈布雷听明白了也记录好了,却不退下,蒋介石一愣问道:“还有不清楚的地方?”
陈布雷
陈布雷道:“蒋光鼎入赣,江西就是两股势力,鲁虽是省主席,可在军界却是无名之辈,弄不好会出现多线指挥,影响剿共大事。再者朱绍良虽只带两个师入赣,名分上也是总指挥。你看是不是设个南昌行营,总辖三路人马。”蒋介石默默点头道:“还是你考虑得全面,就让鲁涤平任行营主任吧。”
陈布雷记录好正要走,蒋介石喊住了他,“让鲁涤平任行营主任,电报上先不要写,由我到南昌宣布。鲁涤平也是个狡猾的小人,早前和何健争湖南省主席,眼睁睁看着朱、毛不剿,最终养虎为患。这件事由我亲自宣布,他可能更上心一些。再说,朱绍良知道任命鲁涤平为行营主任,他心里能痛快?此战事观大局,只要收拾的朱、毛红军,其他问题都不足挂齿。”
12月6日,蒋介石一行刚抵达南昌,便召开党政军高级官员会议,讨论讨伐朱、毛红军一事。鲁涤平升任行营主任,可统领10大军,已然觉得剿灭朱、毛红军犹如探囊取物了。
在这次军事会议上,鲁涤平做出了如下部署:第9路军的18师由永丰经古县、白沙向东固发起攻击;
第50师由乐安攻龙冈、东固,新编第5师由吉安经富田攻东固,第77师主力守吉安,剩余部队向安福“进剿”;
新编第13师维护后方交通,第6路军第24师由蛟湖攻洛口、宁都,暂归该路军指挥的第56师经建宁推向石城;
第49师向瑞金、会昌推进,第19路军入赣后经萍乡攻向万安、太和,第12师第34旅暂归第19路军指挥、守赣州。
仅从军事角度而言,这份“围剿”方案堪称周密、完美,考虑的细致入微。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个考虑是建立在以强打弱的基本准则上的,可他们忽略了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战线拉得太长,各路、各梯队之间留下的间隙太大,不能遥相呼应。
时间再一次证明毛主席的清醒和坚定。毛主席在战前会上指出:别看“围剿”来势汹汹,但都是乌合之众,更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们兵分多路,每个路又分成几个梯队,兵力就分散了,正好可以让我们逐个击破。在这些敌人中,张辉瓒的第18师和谭道源的第50师,是鲁涤平的心腹,也是这次“围剿”的主力,消灭了这两个师,我们也就胜利了。
张、谭二人各有1.4万人,可我们有4万人,一次打一个师,优势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把中间这两个师吃掉,敌人东西两个集团就被分割了,也必将被我歼灭,而在这两个师中,可以先攻击接近红军根据地的谭道源师。会议决定红一军团主动出击迎敌,红三军团迂回包围的作战方针。
两万多红军苦等一夜,谭道源师始终不上钩,士气低沉,毛主席该怎么办?鲁涤平于12月16日发起进攻,毛主席、朱德等人全力应付战事。12月22日,毛主席和朱德令红三军团全部,红4军、红12军一部北移至黄陂、麻田、另封、祥衣地区隐蔽待机,令第12军团第35师独立活动于兴国东北约溪地区,密切监视西面敌第18、第28师的行动,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西面。
12月24日,红一方面军获悉谭道源师从源头向小布方向移动,毛主席和朱德立刻指挥部队进入伏击位置,准备在小布一举歼灭谭道源师。12月25、27,红军接连在小布设伏,均因谭道源部不脱离源头居高临下的阵地而撤回。两万多红军两次设伏未果,这多少使人有点丧气。
朱德感到十分为难:“敌不来,我们就没法行动,这可该怎么办?”毛主席答道:“首站必须谨慎,只能撤回原集结地等待战机。我的态度是:初战必胜。”朱德心生担忧:“部队都憋着劲要打这一仗,这样调动,怕挫了战士们的士气,是不是开个会,给大家鼓鼓劲,和大家说说首战的必要性。”毛主席眼前一亮,“好主意!我看就在小布召开一个军民歼敌誓师大会,鼓鼓劲。”
于是,毛主席为这个大会写的对联成为我军战史上一曲千古绝唱。
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上联这16个字成为世界范围内游击战的经典。
毛主席站在对联中间,持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为何说我军必胜呢?
第一,我们军民一条心,人民都积极援助红军,这是取胜的绝对条件。
第二,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可以主动选择有利于我们的地形,事先设下陷阱,把敌人放进伏击圈里打。
第三别看敌人多,可都是乌合之众,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最弱的一部分,打掉他们的士气,然后再歼灭敌人强的一部分,最后把敌人全部消灭。
第四,我们可以先挑弱旅打,然后拖着敌人走,把较强的敌人拖弱了再打。总之,这一仗我们必胜!”
“毛主席站起来,拉了朱德一把,总司令,这可是一大块红烧肉呀”1930年12月28日,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为抢头功,率领18师师部及两个旅向龙冈方向孤军冒进,殊不知,此行他成了毛主席迟到的生日礼物。
同日,毛主席、朱德决定改变攻击目标,命令红一方快速解决左翼之敌张辉瓒师,然后逐一歼灭之。为此,部署红军于29分两路秘密西进。
29日的白天,毛主席和朱德随部队朝龙冈前进,目的是利用龙冈的有利地形,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晚上8时许,正在途中的毛主席看到夜色中有几匹快马飞驰而来。几人翻身下马,报告说:“张辉瓒已进驻龙冈。” “张辉瓒的速度很快呀!” “毛主席战了起来,拉住朱德,总司令,这可是一大块红烧肉呀!”
朱德喊道:“速拿地图来。” 作战参谋在地上铺好地图,举起火把,指出敌我两军当前所处的位置。张辉瓒做了急先锋,不惜代价来夺头功,孤军深入又立足未稳,这是把红烧肉送到嘴边了呀。“总政委,”朱德笑着说:“你生日那天,忙着可是没吃上这道菜呀!” “张师长大方,我们可不能辜负他的心意呀,这可够全军美餐一顿了!” 毛泽东重重的砸在地图上,“攻占龙冈,全歼敌18师!”
红军左路黄公略、菜会文第3军,30日晨攻占木坑以北地区和亭子岭主阵地,翌日晨起向龙冈攻击前进;罗炳辉、谭震林第12军,30军拂晓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分兵力占领龙冈南部,水西西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冈到南垄大道,从兰石、第坪向敌侧翼发起攻击。
右路红三军团和林彪罗荣桓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分兵力经回龙至学铺附近,向龙冈西北张家车攻击前进;如上固无敌,则主力也攻学铺、张家车,派出部分兵力到下固、潭头警戒。
令在兴国的第35师,于30日前插至南垄、龙冈间,配合第12军主力作战。
作战参谋翻身上马,被毛主席叫了回来。“总司令你看还有何处不妥?” “非常完美!” “朱德心悦诚服,” “总政委胃口很大嘛,要把张辉瓒师一举打掉呀!特别是对右路的部署,进可攻,退可守,一时半会,我是做不出这样的部署的。”
张辉瓒:活捉朱、毛红军,全师放肆三天早晨,天空下起蒙蒙的细雾,张辉瓒怒骂天空不作美。他率部挺进苏区腹地,除遭遇几次赤卫队和小股红军的袭扰外,一路长驱直入,心里渐渐生出了傲气。作为鲁涤平嫡系宠臣,若是一举歼灭朱、毛红军,那军长的委任状就唾手可得了。因此,进至东固,部队不做休息,快马加鞭奔赴南垄;在南垄稍作调整,又马不停蹄进至正东的龙冈。此时他的第18师距离最近的第28师最少也有一天的路程。
张辉瓒带着警卫员,迎着雨雾走进第52旅驻地。往日这里根本没有大雾弥漫的天气,也不知道怎么了,今天一大早就起了大雾,雾浓弥漫连三四米开外的人都看不清。
旅长戴岳战战兢兢地问:“师座,属下一进龙冈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咱第18师太靠前了。再看着鬼天气,不如就此扎营,等等28师再做打算。”
张辉瓒冷笑道:“用得着你给我上地形课,你心里不踏实怕是做了什么亏心的事了吧,和军务无关。捉了朱、毛,这红军窝我让你们放肆3天。”
张辉瓒要与红军决战?殊不知他早已落入包围圈中第52旅在小别山以西地区,先头部队开始登山,早已在此恭候多时的红3军第7师发现敌人,居高临下一顿迎头痛击。戴岳眼瞅战斗打响,以为是红军小股部队袭扰,一个营一个营的投入兵力,企图攻占小别山。等他发觉不对劲时,已经折进去两个团的兵力,顿感事态紧急,急忙向张辉瓒说遇到了红军主力。
张辉瓒苦等半天,见红军只在山上阻击,也不见反冲锋,自觉识破了红军的布置,对戴岳说:“红军主力若在此,绝不会死守一个小别山而不出击。小别山是通往黄陂。小布的必经之路,占领它,便可缩小对红军的包围圈。”下午3时,张辉瓒亲率主力4个团分多路杀向红3军团阵地。
就在张辉瓒拉开架势要一举歼灭红军主力时,红12军沿龙冈南侧占领了表湖以及附近的山头,红四军和红三军团一部沿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完全截断龙冈之敌同东固、因富之敌的联系,并从背后向龙冈之敌发出猛烈攻击。红三军团进至上固以及附近地区占领阵地,切断了敌军第24、第50师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从西北方向的突围的道路。
红12军第35师迂回到龙冈西南,切断了敌第18师第54旅、第28师增援龙冈之地的道路。红一方面军以3倍绝对优势兵力,完成了对张辉瓒两个旅加一个师部的包围。
5天中打了两个胜仗,歼敌1.5万,毛主席豪情万丈,赋诗一首毛主席于1930年12月30日下午,发布完最后一道命令后,踱步走出设在小别山黄珠岭的简易指挥所,走进一片青松山林,沐浴着濛濛细雨,倾听着远处激烈四起的枪声,吟出了一句“雾满龙冈千嶂暗”,驻足远眺,望着远方的战场。恰逢有人前来报告:“总政委,敌已被全歼,活捉了张辉瓒。”毛主席看着漫山的红叶,接着吟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张辉瓒主力被歼,给敌人造成很大的震动,根据地红军乘胜追击,顺势追击敌第50师。1931年1月3日,在东韶追上该师,歼其1个旅多,残敌撤向抚州。其他各路敌军纷纷退逃。红军在5天内打了两个胜仗,歼敌近一个半师,击毙俘虏敌约15000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并乘势转入战略进攻。至3月中旬,解放了广昌、宁都、永丰、乐安、南丰等大片土地,摧毁了一些反动地主武装,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这次反“围剿”,是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过程中的第一次战役,开创了我军作战的先河。击毙俘虏敌军15000余人,缴获枪支武器12000余件,极大的提振了士气,鼓舞了人心。更彰显了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一举打破了众战士的质疑,然而,征程远未结束,毛主席带领着工农红军将取得接来下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