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失去了“阴茎骨”,这种进化是优势还是缺陷?

宇宙时空探索 2024-09-30 11:41:46

众所周知,男人的阴茎没有骨骼结构,但在灵长类亲戚中,却仍能找到这一特征。科学界对这一进化差异有多种推测,其背后可能牵涉到人类特有的择偶与交配行为。

来猜猜看这是什么?

答案揭晓:这是阴茎骨。

在哺乳动物界中,阴茎骨如同其他骨骼一般普遍存在。纵使我们仅聚焦于灵长类,它也是一种常见的“标准配备”。但是,为什么在人类身上,这一构造消失了呢?

阴茎骨到底有何用?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早在1.45亿年前,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就已经进化出阴茎骨,而在当今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体内,这一构造仍得以保留。那么,阴茎骨究竟有哪些功能呢?

对于阴茎骨的可能功能,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假设。首先,某些物种如猫的雌性只有在交配过程中才会排卵,因此有观点认为阴茎骨能够刺激雌性,促使其快速排卵。

还有观点认为,阴茎骨有助于延长雄性插入雌性体内的时间。与人类不同,野生动物常常面临激烈的择偶竞争。对于雄性而言,持续较长的插入时间意味着在精子能够使雌性受孕之前,它可以避免雌性逃脱并与另一雄性交配,从而提高交配成功的几率。

此外,还有“减摩擦理论”,科学家认为阴茎骨的存在有助于在交配时最大程度地减少阴道摩擦力。

人类何以失去阴茎骨?

尽管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中仍可见阴茎骨,但显然这一构造是在进化过程中消失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可能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人类的性交时间相较灵长类近亲来说要短得多。研究发现,拥有阴茎骨的物种往往与更长的插入式性交时间相关。人类并不需要延长这种“续航时间”,因此阴茎骨也失去了其必要性。

其次,人类的一夫一妻制。相对于其他野生哺乳动物残酷的择偶竞争,人类男性的择偶竞争几乎不复存在。人类文明社会的形成,使得女性通常仅与一个男性发生“深入关系”,因此无需利用阴茎骨争夺配偶。

再者,女性的偏好。耶鲁大学的理查德·普鲁姆教授提出,阴茎骨的消失可能是女性选择伴侣的结果。阴茎骨的缺失使人类的阴茎和阴囊在进化中变得更加突出,形状也更独特。科学家推测,人类阴茎骨的消失与丁丁体积的增长有关,并且这种增长迎合了女性对“悬挂式”的偏好。

无骨阴茎的勃起之谜

有人会好奇,没有了骨骼支持,男性的“小兄弟”如何实现勃起?

人类的阴茎骨退化后,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充血的海绵体。当男性受到性刺激、进入性兴奋时,位于脊髓下端的勃起中枢就会被激活,向“下方”发送信号。海绵体中的微血管接收到这些神经信号后开始充血,使得阴茎得以“站立”。

人类阴茎也会“骨折”

你可能不知道,虽然人类没有阴茎骨,但我们的阴茎仍然可能“骨折”。这并非指真正的骨折,而是指海绵体破裂导致的阴茎弯曲。

当阴茎受到猛烈的外力撞击时,可能导致海绵体破裂。在性交过程中,男性阴茎勃起,包裹其外的白膜会被拉伸至极薄。如果此时动作过于激烈或姿势不当,便可能引起白膜和海绵体的破裂。

破裂时会伴随着“咔嚓”声,疼痛随之而来,阴茎可能随之软化、肿胀并变色。如在性交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严重时可用绷带包扎并冰敷,尽快就医,避免感染及影响日后的功能。

0 阅读:3

宇宙时空探索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诠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