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鸡蛋危害大,不仅有毒还致癌?劝告:2种鸡蛋尽量少吃或不吃

慕梅玩转养护 2024-11-20 11:12:4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中国古代,鸡蛋被认为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早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对鸡蛋有详细的记载,称鸡蛋具有“补精益气、滋润五脏、除热安胎”等功效,鸡蛋的吃法在古代也比较丰富,比如煮蛋、蒸蛋和茶叶蛋等。

尤其是茶叶蛋,早在宋代已经有类似的做法,只是调料和现代略有不同。

而到了现在,鸡蛋也很受欢迎,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2021年中国鸡蛋的产量约为3400万吨,居世界首位。

人均鸡蛋消费量方面,中国每年人均消费约22-24公斤鸡蛋,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这个数字相当可观,显示出鸡蛋在中国人饮食中的重要性。

那么有些传言,又是怎么回事呢?

激素鸡蛋危害大,不仅有毒还致癌?它到底是什么

说到“激素鸡蛋”,很多人会联想到各种网络视频和报道,声称“鸡蛋被注射激素,长期食用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致癌”......

这些说法,使得人们对鸡蛋产生了恐慌,觉得每天吃的鸡蛋仿佛是一个潜在的健康威胁,那么激素鸡蛋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它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有毒、致癌吗?

其实,所谓的“激素鸡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源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误解,根据国家法规,鸡蛋中是不允许添加任何激素的,正规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不会给鸡蛋注射激素。

激素的使用不仅违反规定,而且增加了成本,并对养殖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对养殖户并无益处。

鸡蛋形成的过程,也不适合激素的添加。

鸡蛋是母鸡生殖系统的产物,在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类的激素很容易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被降解失效,激素大多数是由蛋白质构成,活性在鸡蛋形成时就可能被破坏。

因此,即便有人想通过激素来提高产量,效果也非常有限,得不偿失。

从医学上看,人体摄入少量的激素并不会直接导致癌症或其他重大健康问题,激素是内源性的化合物,人体自身会分泌各种激素以调节生理功能。

外源性激素,要在体内达到较高浓度,才可能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鸡蛋中的激素含量极低,根本不足以引起内分泌失调或者癌症的风险,所以所谓“激素鸡蛋”的致癌风险,更多是源自人们的心理恐慌和对未知事物的担心。

尽管如此,我们对食品安全仍需保持警惕,在选择鸡蛋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和有品牌的产品,避免不明来源的鸡蛋,以确保我们和家人的健康与安全。

鸡蛋中不允许添加激素,不用过于担心

在激素鸡蛋的传言甚嚣尘上时,我们不妨冷静思考一下,鸡蛋真的会含有激素吗?

实际上,根据相关法规,鸡蛋中是不允许添加激素的,而且从生理机制上来说,鸡蛋本身就是母鸡体内生殖系统的产物,是由卵巢分泌的卵泡通过输卵管逐步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人为注入激素的途径。

鸡蛋的生成过程相当精妙,就像是一场奇迹般的生物化学反应。

母鸡体内的卵泡发育成熟后,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逐步形成蛋白、蛋壳膜和蛋壳,最终产出一个完整的鸡蛋。

这一过程中,虽然母鸡体内的雌激素确实会参与调节卵泡的生长和发育,但这些激素是母鸡体内自然分泌的,并且随着鸡蛋的形成被高度稀释,最终残留在鸡蛋中的激素含量非常低,几乎不可能对人体产生显著影响。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激素是一种人体内自然存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

鸡蛋中可能存在的微量激素,浓度远低于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显著影响的水平,即便是摄入含有激素的食物,人体的消化系统会通过代谢作用对其进行分解和处理。

因此,通常不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鸡蛋中的激素含量极低,远不足以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更不用说引发癌症等严重后果了。

鸡蛋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富含多种优质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我们日常膳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优质蛋白质是肌肉和组织修复的基础,而鸡蛋中的卵磷脂对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也有极大好处,鸡蛋在人体的生长、免疫调节以及维持新陈代谢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所有鸡蛋都掉以轻心。

鸡蛋的品质受到饲养环境、饲料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饲养条件恶劣或缺乏卫生管理的养殖场,鸡蛋质量可能较低。

建议消费者在选择鸡蛋时,尽量选购品牌有保障、来源清晰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鸡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医生提醒:这2种鸡蛋最好别吃

鸡蛋是家常的营养食物,但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适合食用。

有些鸡蛋可能因各种原因变质或者受到污染,食用后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尤其是以下两种鸡蛋,医生建议尽量不要食用。

首先是坏了的鸡蛋。

坏鸡蛋,通常是由于存放时间过长,或者保存不当导致的。

在鸡蛋变质的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会发生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比如氨气和硫化氢等,这些物质不仅破坏了鸡蛋的营养成分,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长期保存的鸡蛋会导致细菌在其中滋生,尤其是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这些细菌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例如胃痛、腹泻、恶心甚至呕吐。

存放时间过长、有异味、外观异常的鸡蛋一定不能食用。

坏鸡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一摇会响”。

正常的新鲜鸡蛋,内部的蛋黄和蛋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均匀且富有弹性,而随着鸡蛋的变质,蛋黄和蛋白会逐渐分离,蛋液在蛋壳内晃动,导致摇晃时内部会有明显的响声。

当你拿起鸡蛋轻轻摇晃时,如果感觉到内部有晃动感,这可能意味着鸡蛋可能已经变质,不宜继续食用。

其次,裂壳的鸡蛋也不建议食用。

鸡蛋的蛋壳是保护内部蛋白和蛋黄的重要屏障,其结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如果蛋壳破裂,外界的细菌和微生物就会更容易进入鸡蛋内部,导致鸡蛋被污染。

特别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裂壳鸡蛋受到环境中细菌的侵袭会更加严重,增加了食用后的健康风险。

裂壳的鸡蛋中,细菌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可能会迅速增加,即使肉眼无法察觉裂缝,细菌也可能已经进入,最终导致鸡蛋变质或滋生有害微生物。

食用变质或者被污染的鸡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细菌感染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发热和剧烈的胃痛。

在严重情况下,某些细菌感染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在购买和存放鸡蛋时,务必仔细检查鸡蛋的外观,确保其表面完整无损,没有裂纹和异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鸡蛋的食用安全,避免健康受到威胁。

结语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之一,也是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

面对“激素鸡蛋”的种种传闻,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不必过于恐慌,鸡蛋中并不允许添加激素,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鸡蛋中的激素含量极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所有鸡蛋都毫无选择地食用。

选择新鲜、无破损的鸡蛋,避免食用变质或者裂壳的鸡蛋,才能确保鸡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大家要更加科学地看待鸡蛋,避免被不实的谣言误导,同时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让健康生活从一颗小小的鸡蛋开始。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 2024-11-22 21:05

    谁说母鸡不用激素,用了产蛋的周期更长,双蛋黄等等。

慕梅玩转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