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纳指?

北漂民工的 2024-02-23 09:49:42

去年年中,随着纳指的暴涨和国内权益市场的走弱,“定投纳指”等QDII产品成了某种意义的投资信仰。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市场上唯二的两只印度QDII基金先后限购100元,随后还有各种美股医药基金限购、美国50ETF等多只场内基金大幅溢价、各种海外债产品被买到暂停申购,市场似乎已经在抢QDII额度了。

稍微热门一点的QDII产品,都严重限购,完全不限购的QDII产品几乎不存在了。

我此前也写过一个《很疯狂,连银行渠道都在讨论明年销售QDII的必要性》,不知道今年以来落地了多少。

2月20日,在新年开盘的第二天,LPR大幅调降,债市继续走牛;今天,股市大涨的同时,债市仍然全面飘红……去年流传的“股买QD,债拉久期”的投资圣经再次被印证。

以上“真经”,纯属娱乐。

在所有QDII产品中,最高的山峰就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类产品,因为太多家公司布局,差异化很小。

后发的除了不限购,几乎找不到优势,所以大家都在想怎么卷新产品新赛道,或者说,怎么用QDII产品战胜纳指。

我在去年年初的文章《QDII主动产品为什么这么难做?》中曾经提到两个产品:

一个是景顺长城纳指科技,另一个是国富全球科技互联。

一年过去了,景顺长城纳指科技的规模破了20亿,场外联接基金已经限购1000元;国富全球科技互联规模只有2亿,但不限购。

但想跑出相对纳指的超额收益,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且看纳指科技对比纳指100,其实后面超额是不错的,主要是建仓期纳指正好大涨,第一波涨幅没吃到:

再看国富全球科技互联对比纳指100,五年出头的时间也跑出了蛮多超额:

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在前述文章中就提出一个思路,即复制TAMAMA科技指数做主动QDII产品。

从上图可以看到,TAMAMA指数相对于纳指的超额还是比较明显。

但问题来了:

第一,TAMAMA指数只有6个成分股,集中度太高,这个指数是没办法复制指数的,这个超额也就没办法完全复制,你最多只能把6个股票每个买到10%的上限;

第二,TAMAMA打法已经慢慢演变成NAMAMA打法,T(特斯拉)被替换成N(英伟达),见《谁在卖出特斯拉》。

这就变成了单纯指数基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什么有人配置宽基指数,还要再加上指数增强——因为贝塔之外,还需要一些阿尔法,增加投资的可能性。

如果你复盘国富全球科技互联的操作,就会发现一些华点,比如在去年四季度,大幅减仓特斯拉(掉出前十大持仓,不清楚是不是清仓了),以及很早就配置了英伟达。

公募产品部的这群人都很聪明,很多主动QDII都发现了TAMAMA指数打法的优点,想办法去尽量往这个指数上靠拢。比如做一个主动混合QDII产品,前十大把纳指最大的几个科技股多配置一些。

我已经发现的主动QDII产品里面,采用类似策略的,除了国富全球科技互联,还有华夏全球科技先锋(抱歉,限购1000元)、广发全球精选股票(业绩也很好,配置了少量中概股)、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前十大持仓集中相对均衡分散),好像再也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么少,是基金公司不想布局这类QDII产品吗?

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是主动QDII要跟海外成熟市场基金经理竞争,对跨境研究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基金公司研究力量无法cover;第二是各家QDII额度都不充裕,有的公司会倾向于把额度更多给指数产品。

所以上面的这些QDII主动混合产品,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同类型产品新增速度很慢,尤其是相对纳指能做出超额的产品,是很不容易的。

我其实并不是期待QDII主动混合产品在上行市场中能创造多少阿尔法,只要能跟上市场的贝塔,在下行市场中适当控制住回撤,就比较成功了。

想起春节假期大家都在疯狂讨论Sora对哪些行业板块有影响,我的分析师朋友小王突然说了一句:真正和Sora相关的板块标的,不都在美股吗?

最后还是提示一下QDII产品的风险:人民币汇率目前在7.2左右,属于风险不大不小的区域。在汇率的干扰下,购买QDII人民币份额,净值会受影响,即便标的涨了,如果人民币同期也涨了,那可能净值不一定会涨。反正你记住,购买QDII人民币份额是可以一定程度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的,但反正,人民币升值,你也要承受相应的风险。

当然,美股自身也有上涨后回调的风险,我没有能力预判,涨这么多了,回调空间越来越大了,对吧?

编辑:宇杰

(本文提到的股票和基金仅为举例,本人不直接持有相关标的,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

0 阅读:1

北漂民工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