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驸马到底好不好当,你以为娶了公主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其实没那么简单!在唐朝以前,拒绝公主的人那是屡见不鲜,可到了宋朝以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当驸马呢!
先说汉朝吧,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后看中了宋弘,光武帝就去试探宋弘,问他“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就是说,人富贵了就会换朋友,有钱了就会换老婆,这是人之常情吧?结果宋弘一句“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直接给拒绝了。当时公主就在屏风后面偷听呢,这事儿也就黄了。还有汉桓帝时期的杨乔,一表人才,汉桓帝想让他娶公主,他坚决不从,甚至绝食七天死了。这在明清时期简直不可想象啊!
魏晋时期,帝婿一般会被授予驸马都尉一职,这官位高禄厚,但是没实权。不过拒绝公主的案例还是不少。像颍川荀氏的荀羡,15 岁的时候皇室要他娶公主当驸马,他一听就离家出走了,后来被追回来强迫成亲。王献之也有类似的遭遇,他和郗道茂感情很好,结果晋孝武帝要把妹妹新安公主嫁给他,他被迫休妻再娶。直到临终前,他都觉得这辈子最愧疚的事就是和郗家离婚、娶公主。
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乙弗氏也挺惨的。为了巴结柔然,宇文泰强迫文帝废掉乙弗氏,迎娶柔然头兵可汗的女儿郁久闾氏。文帝和原配感情那么深,也拗不过宇文泰啊,只能让乙弗氏出家为尼。可文帝对乙弗氏还是念念不忘,还派人让她重新蓄发,有接她回来的想法。新皇后知道了当然不高兴啊,结果柔然举兵南下,传言说是为了给皇后撑腰,逼文帝杀死乙弗氏。文帝没办法,只能赐死乙弗氏。
隋唐时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句话根本不成立。当时人们在婚姻中最看重门第,不是皇室门第,而是山东旧氏族的门第。武则天还禁止五姓七家互相通婚呢,可她自己嫁女儿时也遇到没人愿意娶公主的情况。太平公主想嫁人,皇帝选了名门望族河东薛氏的薛绍,可薛绍不愿意啊,一是武则天势力强大,二是娶公主可能惹来麻烦。唐代公主还强势,私生活也自由,让驸马头顶“绿云”,公主整体形象不佳。
宋朝以后,拒绝当驸马的情况就越来越罕见了,大家都热衷于当驸马。明朝初期选功臣子弟当驸马,后来驸马身份出身就明显下降了,多选外貌好、品行好的平民子弟。
为啥唐朝以前“西格玛男人”多,唐朝以后就越来越少了呢?这跟皇权形态和皇权与士大夫、功臣集团的关系有关。唐朝以前,皇权与贵族政治关系微妙,士大夫有独立精神,皇帝也不敢轻易得罪世家大族和功臣集团。宋朝以后皇权强化,君主专制独裁色彩浓厚,士大夫是皇权的附属品,认同自己低于皇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独裁达到顶峰,没有中间阶级,没有贵族政治,迎娶公主意味着靠近皇权,是人生高光时刻,拒绝公主的人自然就少了。
大家觉得古代驸马到底好不好当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