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捻军转战数省,在扬州被团灭 ,首领任化邦战死,赖文光被俘凌迟
世人皆知太平天国覆灭于1864年,可鲜有人知,还有一支由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统领的大军,在北方继续与清军周旋。这支军队就是令清廷闻风丧胆的东捻军,他们继承了太平军的衣钵,又融合了北方捻军的骑战传统,创造出独特的游击战法。
1866年深秋,捻军分为东西两支。其中东捻军有近十万精锐骑兵,像一支离弦之箭,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省份来去如风。他们屡建奇功,曾在湖北一役中击毙淮军名将张树珊,又在六神港大败鄂军,斩杀彭毓橘。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充满戏剧性。这支令江南江北闻风丧胆的铁骑,为何最终会在扬州城下全军覆没?他们的统帅赖文光为何会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而他临终前留下的那句"惟一死以报国家,以全臣节",又道出了怎样的故事?
一、捻军分裂之谜
清同治五年农历九月,捻军大营驻扎在河南许昌城外,营地内气氛凝重。赖文光与任化邦正在帐中议事,帐外则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士兵们准备晚饭的喧闹声。
这一天的军议格外重要。据探子回报,李鸿章的淮军主力正从南方逼近,而左宗棠的湘军也在西面虎视眈眈。捻军腹背受敌,不得不做出抉择。
赖文光提出了分兵的建议。这位曾在太平天国时期担任遵王的将领,深谙兵法之道。他认为分兵可以调动清军主力,避免被围歼的危险。任化邦起初并不赞同,这位被太平天国封为鲁王的蓝旗首领更倾向于集中兵力,与清军决一死战。
双方争论之际,张宗禹快马加鞭赶到。这位西路军的统帅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陕西总督刘长佑已调集大军,准备对捻军发动总攻。
形势万分紧急。经过整整一夜的商议,捻军诸将终于达成共识:分兵东西,分散清军注意力。任化邦虽有异议,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决定。
就这样,十万大军一分为二。赖文光与任化邦率领东捻军十万骑兵,张宗禹则带领六万将士西进。分军之时,赖文光特意将自己的亲信骑兵分给了张宗禹三千,以示军中一体。
分兵之后,东捻军立即展现出惊人的机动力。他们采用太平军的编制方式,将十万大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战区,每个战区都能独立作战。这种灵活的编制方式让他们能够根据地形随时分散或集中,像游龙一般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
然而,这个决定也埋下了隐患。分兵虽然暂时化解了被围剿的危机,却也使得东西两支力量都难以形成压倒性优势。更重要的是,东捻军中的蓝旗将士更习惯于平原作战,而赖文光的部下则擅长山地游击,这种战术上的差异在日后的战斗中逐渐显现。
就在这支军队踏上征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明智的抉择,竟成了他们命运的转折点。东捻军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都与这次分军密不可分。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战。
二、东捻军的辉煌战续
1867年初,寒风凛冽的湖北大地上,一支数万人的骑兵队伍正在悄然移动。这就是分军后的东捻军主力,他们选择了一条出人意料的进军路线——直指湖北腹地。
正月初八,东捻军抵达安陆府臼口镇罗家集。此时,曾国荃的新湘军正在此地驻扎。新湘军是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重组的精锐之师,其中以郭松林部最为骁勇。当天拂晓,东捻军突然发起攻击,采用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战术。
他们将骑兵分为三路:中路佯攻正面,左右两翼则绕向新湘军后方。郭松林误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骑兵冲锋,率军迎战。然而,当他的部队与东捻军主力接战时,两翼骑兵突然杀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这场战役中,东捻军展示了独特的"游龙战术"。这是赖文光将太平军的步战经验与北方骑兵传统相结合的产物。骑兵队伍能够在战场上迅速变换阵型,忽而集中,忽而分散,如同游龙出海,令敌军防不胜防。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到傍晚时分,新湘军阵地被攻破,郭松林部损失惨重。这一战,让整个湖北军政当局都震惊不已。一支游击军队,竟能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正规军!
东捻军并未满足于这场胜利。当月,他们又在德安府杨家河设伏,将淮军精锐张树珊部团团包围。张树珊是曾国藩的亲兵营统领,素以善战闻名。然而面对东捻军的新战法,就连这样的悍将也难以应对。
在杨家河之战中,东捻军首次使用了"车营战术"。他们用大量马车组成移动掩体,在车阵掩护下,骑兵可以随时发起突袭。这种战术让习惯了常规作战的淮军将领如同陷入迷局,最终张树珊战死,其部覆没。
二月,东捻军在尹隆河又遇到了淮军名将刘铭传的部队。这一次,他们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先是佯装向北撤退,引诱刘铭传追击,待其深入后,突然回师反击。若非湘军提督鲍超及时赶到,刘铭传部可能已全军覆没。
三月,东捻军在蕲水六神港又创造了一个战例。他们利用当地水网密布的地形,将骑兵分散隐藏在芦苇丛中。当彭毓橘率领的鄂军经过时,东捻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一举击溃敌军,彭毓橘阵亡。
这段时期,东捻军在湖北的战绩辉煌,不仅打破了清军认为他们只能打游击的偏见,更创造出了独特的骑兵战术体系。他们证明,一支游击军队完全可以在正面战场上战胜正规军。这种战术上的创新,为他们后来转战山东、江苏奠定了基础。
三、转折点:从胜利到困境
1867年仲夏,东捻军在湖北连战连捷之后,不料却在六塘河一带遭遇了致命危机。李鸿章早已在此布下天罗地网,修筑了一道长达数百里的防御工事,被称为"六塘长墙"。
这道防线并非简单的城墙,而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每隔三里就设有一座炮台,每座炮台配备洋制大炮两门。墙体外有壕沟,内有屯兵营寨,还建有瞭望塔,昼夜派兵巡逻。这种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正是冲着东捻军的机动特点而设计的。
就在这时,军中突发瘟疫。据当时在军中的医官江德春记载,由于连日行军,加上天气炎热,军中战马大量死亡,士兵中暑病倒者众多。更糟糕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连阴雨,让原本就艰难的补给雪上加霜。
六月初,东捻军曾试图突破六塘河防线。一名叫王福的逃兵后来在供词中提到,那天夜里,东捻军分三路同时发起进攻。然而,才刚靠近防线,就被岸上的洋枪洋炮打得损失惨重。此后几次突围尝试,都在这道防线前铩羽而归。
困境之下,军中矛盾逐渐显现。原本属于任化邦的蓝旗将士主张分散突围,认为大部队目标太大,容易被围剿。而赖文光的部下则坚持集中兵力,认为只有集中突围才有胜算。这种分歧导致军心不稳,多名将领带兵自行突围,结果都被各个击破。
更为致命的是,补给线被切断。李鸿章派出的游击队不断袭扰东捻军的后勤线路,断绝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一份当时淮军的情报显示,东捻军已经断粮七日,不得不宰杀战马充饥。
天气因素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年夏天,黄河发生特大洪水,淹没了大片平原。东捻军赖以纵横的骑兵优势在水网密布的地形中完全丧失。一位参与围剿的淮军将领在奏折中写道:"贼众困于水网,骑无所施。"
形势愈发严峻。东捻军被压缩在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区域内,进退维谷。他们引以为傲的游击战术在这片被切割的地区完全施展不开。往日那支在数省之间来去如风的铁骑,如今却被困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
这场困境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受挫,更是一场全方位的危机。疫病、分裂、补给断绝、天灾,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将这支曾经所向披靡的军队逼入了绝境。东捻军即将迎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四、最后的挣扎与覆灭
1867年十一月的一个清晨,寒风凛冽,东捻军主力抵达了潍县松树山。这是他们第十七次尝试突围,此时的东捻军已经不复当初的威风。一份清军战报记载:"贼众马匹瘦弱,士气低落,营中断粮日久。"
松树山之战成为东捻军命运的转折点。淮军主将吴长庆早已在此设伏,配备了大量新式火炮。当东捻军主力进入山谷时,山上的炮火突然倾泻而下。一位参战的淮军士兵在日记中写道:"炮声隆隆,贼众溃不成军,伏尸遍地,血流成河。"
这场惨败之后仅仅一周,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十一月十九日,在江苏赣榆,东捻军遭遇了淮军和新湘军的联合围剿。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从早晨一直持续到深夜。战斗中,任化邦率领亲兵冲击敌阵,中弹身亡。一位清军将领在战后的奏折中这样描述这位对手:"贼首任化邦,虽为叛逆,然亦骁勇善战,死战不降。"
任化邦的战死对东捻军是致命打击。军中统帅权落在赖文光一人身上,但此时的东捻军已经损失惨重。据一份俘虏口供记载,当时军中能战之兵不足两万,其中还包括大量伤病员。
十二月,在山东寿光,东捻军迎来了最后的决战。这一战中,赖文光采取了孤注一掷的战术,将残余兵力集中在一起,试图一举突破清军防线。然而,面对装备精良的湘淮联军,这次突围注定是徒劳的。
战斗从黎明打到黄昏,东捻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据清军战后统计,阵亡将士多达三万余人。赖文光仅带着一千余名骑兵突出重围,但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辎重和补给。
之后的十多天里,这支残部一路且战且走,向南方突围。沿途的每一个关卡都要付出惨重代价。一份清军的追击报告显示:从寿光到扬州,这支残部的人数从一千余人锐减到不足百人。
1868年一月初,在扬州城外的瓦窑铺,这场持续数月的悲壮突围画上了句号。淮军将领吴毓兰的部队在此设伏,布下了严密的包围圈。赖文光身中流弹,被俘获入狱。至此,东捻军的主力全部覆灭。
这支曾让清军闻风丧胆的劲旅,从松树山之战开始,仅用了短短两个月就土崩瓦解。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了。当最后一面军旗倒下时,整个华北大地都为之震动。这不仅是一支军队的覆灭,更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五、历史的余响
1868年一月十日,寒风凛冽的扬州城外,行刑的木台早已搭建完毕。这一天,曾经威震华北的东捻军统帅赖文光,在此接受了凌迟之刑。就在行刑前,他写下了那句震撼后世的话:"惟一死以报国家,以全臣节。"
这位曾经的太平天国遵王,在狱中写下了一份详细的自述。这份后来被称为《赖文光自述》的供词,不仅记录了东捻军的兴衰始末,更展现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军事变迁。从中可以看出,东捻军不仅继承了太平军的军事体系,还将其与北方骑兵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战方式。
一位当时参与审讯的淮军官员在日记中记载:"赖逆虽为乱贼,然其治军严整,进退有据,实为难得之将才。"这份评价虽出自敌手之口,却道出了东捻军的特点。他们采用太平军的十军制,将骑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战区,每个战区又分为正副两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
在军纪方面,东捻军也沿袭了太平军的传统。一份缴获的军令显示,他们实行严格的军纪:私自劫掠者斩,临阵退缩者斩,欺压百姓者斩。这种严明的军纪,使他们在北方四处转战时,往往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东捻军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骑兵战术。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游牧民族的冲锋陷阵,而是将太平军的步战经验与骑兵机动性相结合,创造出"游龙战术"。这种战术后来被多位军事家研究,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创新。
在东捻军覆灭后不久,西捻军也在清军的围剿下全军覆没。至此,这场持续了十八年的捻军起义落下帷幕。然而,他们的影响却远未消失。一位清末的军事家在著作中写道:"捻军之战法,实开近代游击之先河。其以弱制强,以散击整之法,值得后人深思。"
在扬州城的西郊,至今仍留存着一座无名碑。相传这里就是赖文光受刑的地方。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人在这里驻足。一个时代过去了,但那段历史却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东捻军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在军事上的创新、在组织上的探索,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正如一位史学家所说:"东捻军不仅是太平军的余烬,更是一支独特的军事力量。他们的存在,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衰落,也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中国近代史上,东捻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