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赢了,却拿不到钱?

Mr法律 2023-09-02 18:56:04

实践中,劳动者赢得仲裁或者诉讼后未能顺利拿到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司本身经营及其困难或者面临破产清算。此种情况导致的经济性裁员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采取相应措施,即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2、有些公司只是所谓的“空壳公司”。即那些主要用于支付工资和社保等,不拥有实质性的财产的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一些不太规范的公司故意注册这类公司,将工资支付、社保缴纳等流程置于其中,这种公司通常只是名义上的用工单位。

3、公司原本经营正常,因涉及劳动纠纷较多,故意用一审、二审拖时间,以达到转移财产、“金蝉脱壳”的目的。此种情况也较为常见,劳动者需要注意的就是掌握最佳时机。 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那么,劳动者遇到上面的情况,该如何进行预防或者采取何种措施以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呢?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劳动仲裁前的准备 在大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会在员工离职后发生,这时劳动者通常会失去与雇主的联系,也不了解公司的财产状况。特别是那些使用私人账户支付工资的公司,更容易导致劳动者对公司的财产情况一无所知。因此,在工作期间,劳动者应该积极了解公司是否拥有财产,如不动产、车辆或待售产品等,并记录公司通常使用的银行账户(通常会出现在发票、对外合同上)等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2、劳动仲裁或一审、二审诉讼过程中 实践中,很多公司都会以“经营状况不佳”等理由解除劳动合同,或许有些并不属实,只是单纯找一个辞退的借口,然而绝大多数可能确实存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那么此时选择诉讼就是在跟时间赛跑,很有可能等仲裁到二审,甚至再审一套程序走下来,公司就剩个空壳,那么我们在诉讼过程中就要做好防范措施,即申请财产保全。 有一个案例,当事人在一审中及时申请了财产保全,最终在二审结束后成功执行了相关款项,但其他劳动者却因公司没有可执行财产而一无所获。因此,最好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当然最好是仲裁阶段就及时申请保全,毕竟很多案件从裁决出来到一审立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3、裁决或判决生效后 裁决出来后,公司在15天内未起诉的(终局裁决除外),裁决就生效了,此时公司不付款的,劳动者就可以拿着裁决书和相关证明去申请执行了;判决书也是一样,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很多劳动者以为裁决或者判决生效后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要等到裁决书或者判决书上的履行期限过了以后才能申请执行。

结语:在劳动争议中,确保赢得仲裁或诉讼后能够顺利拿到赔偿非常重要。每个案件都是与时间赛跑,因此采取预防措施非常关键。希望每位劳动者都能遇到诚信守法的雇主,不仅能顺利上班,还能快乐生活。

1 阅读:990

评论列表

后窗惊魂

后窗惊魂

7
2023-10-02 19:59

法律不健全

半岛铁盒

半岛铁盒

4
2023-10-02 15:17

是哦,劳动仲裁是法律规定的。谁有理了却得不到公平,那就不叫仲裁了[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拿不到钱可以法庭上见。

5411376 回复 10-03 14:05
呵呵,还有一点最bug的,就是用人单位:我可以不赔,但你不能多要。(劳动者诉用人单位的,只能请求自己的工资、离职补赔偿这些,至于其它的什么附带损失,什么的你都别想)

從入門到入土 回复 5411376 11-28 17:54
所以资本家有恃无恐啊

Mr法律

Mr法律

十年法律人,民商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