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设计师杨贵的传奇故事

三十一画 2024-02-25 21:55:47

红旗渠简介

红旗渠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北部,原名为引漳入林工程,始建于1960年,总干渠长70.6千米,于1991年作为风景游览区对外开放,总面积5平方千米,现为国家5A景区。

红旗渠工程历时近十年。以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工程共削平1250座山头,桑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万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了米的墙,可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总干渠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秒。至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直贯腹地,纵横林州。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整个灌区范围内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 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共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水库48座,塘堰了45座。提灌站45个。有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

红旗渠自诞生之日起,便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有人赞美它为“人工天河”,有人惊叹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的红旗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工程的总设计师——杨贵那传奇的人生经历, 更值得人们去回味。

杨贵

毛主席点名接见

杨贵1928年10月10日出生在河南卫辉市罗圈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参加革命工作,15岁加入党。

52年12月,任河南省安阳地委任办公室副主任。54年5月被任命为中共林县县委书记。

林县地处河南北部太行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那田沙山多,资源奇缺,人民群众的生活柏当困难。 全县没有项水利工程,90万亩耕地只有靠天吃饭。农民的饮水十分困难,方圆几十里地才有一口水井。遇天旱时水井常干涸,无人们只好拖儿带女,乞讨为生。由于缺水少粮,生活贫困,这里的乡亲们大都患上了一种“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因无钱医治,只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杨贵上任后,发动全县人民,打响了修渠治水、兴修水利的第一枪。在5年时间里,杨贵带领林县群众建成中小渠道1364条,水库36座,池塘2397个,早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条,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比5年前增加了近20倍,干旱缺水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58年11月1日,是杨贵生命中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杨贵在新乡参加县委书记会议,吃过晚饭,地委书记耿起昌急急忙忙地找到他,说:“杨贵同志,毛主席的专列到了,毛主席要接见你,要你当面汇报林县治水防病的先进事迹。”听说毛主席要接见,杨贵万分激动。随后,他和耿起昌一同来到毛主席的专列上。杨贵个子高, 当他低着头走进车厢时,抬头一看,只见毛主席穿着灰色中山装,正笑容可掬地站在他面前。

毛主席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用他那特有的夹杂着湖南味的普通话,风趣地说: “哦,河南林县的杨贵,我知道你,听说你治水很有一手的嘛。”当毛主席向到林县大炼钢铁的情况时,杨贵顿时紧张了起来,当时党中央号召全国大炼钢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大炼钢铁的洪流中,而杨贵为了解决林县60万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冒着犯错误的危险拍板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群众修水利,另一部分群众炼钢铁。 当毛主席知道真实情况后,却并没有批评贵.......由于杨贵的直言,林县参加大炼钢铁的5万多民工又回到了兴修水利的工地。

绝壁凿出生命渠

59年,林县又迎来一个干旱无雨的夏季。 旱灾使杨贵意识到, 要想解决林县困难,必须走出太行山,到林县境外去找水。县委决定由杨贵带领一班人到山西省平顺县的漳河调查。 当得知漳河水源充足, 即使在枯水期每秒流量也在10立方米左右时,杨贵激动不已, 当即拍板: “就引漳河水。”

59年10月,林县“引漳入林”的工程计划得到了安阳地委和河南省委作出的同意修建的批复。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国家拿不出钱和粮食支援。

60年2月11日,前期勘测结束后,工程宣布正式动工。第二天一大早,3.7万多民工迅速从全县汇聚到太行山中,开赴工地,一场特殊战斗打响了。

据专家的勘测, 杨贵将渠首到分水岭的70.6公里定为总干渠,这是整个“引漳入林”工程的难关,也是最难挖掘的地段,因为这70多公里几乎全是悬崖峭壁,又位于太行山腰上。太行山,许多地质都是花岗岩结构,在没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3万多群众在太行山的峡谷使用钢针、铁锹、独轮车这些原始的工具,开始了不可思议的水利工程。

在建设中,建设者们随时都面临着塌方、摔下悬崖的危险,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层出不穷,劳动模范任羊成在一次除险中被落下来的岩石砸掉了三颗门牙,吐掉碎牙, 又在空中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工地上活跃着一支支铁姑娘突击队,她们比男同志毫不逊色。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60年10月1日,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60年10月17日,杨贵下达二期工程河口至木家庄全线开工的命令。工程移师林县境内,修渠的民工们劲头更大、热情更高。当时,全国大面积持续自然灾害,一些地方发生浮肿病等事故,中央于11月底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百日休整”。周总理在庐山会议上对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说:“林县修建红旗渠是件好事,你们省委应该多支持一下嘛!”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河南省委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为林县拨出了200万元的修渠专款。

66年4月,红旗渠主干渠工程告。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渴望引漳河水灌溉家园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一年,杨贵37岁。

杨贵牵动周总理

“十年”开始后,曾经反对修红旗渠的人,公开造谣, 什么 “杨贵是“只抓生产不突出政治”,“杨贵不顾群众死活开山修渠”。他们将杨贵进行批斗,批斗达200多场。

在杨贵落难的日子里,群众冒着危险及时将他的家人转移到安全地方,老母亲和两个小儿子被转移到山西省平顺县,躲在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的家里, 夫人韩小信被藏在林县城关东边的蒋里村,大儿子被藏在林县南关粮库,女儿被辉县一个可靠的老百姓收留。

67年5月10日中午,看管杨贵的几个人正在睡午觉时,被几个陌生的蒙面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制服了。他们砸开囚室的门,架起杨贵,连拉带拽地推进停在院内的一辆吉普车上。 傍晚时分,车子停在了山西省平顺县的一户农家小院旁,杨贵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68年初, 周恩来总理得知消息后,当即打电话给河南省委,杨贵又回到林县担任县革委会主任。上任后,杨贵迅速动员上万名村民,拉开了修建红旗渠支渠的序幕..…红旗渠建成后, 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参观者到林县参观。与此同时,电影《红旗渠》也开始在全国放映。

1970年底,周总理在接见外宾时非常自豪地说: “当代中国有两大奇迹,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

74年4月6日,邓副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当时代表团带10部中国影片去联合国放映,第一部电影就是新闻纪录片 《红旗渠》。《红旗渠》于联合国的首次放映,在160多个成员国中引起了巨大轰动,震撼了世界...

73年11月,经周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议,杨贵到公安部工作,任公安部负责人,仍兼河南省、地、县职务。

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办公室,杨贵任顾问。92年,杨贵任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95 年6月,杨贵离休。06年3月,中央批准杨贵职级为副部长级。8月,中央批准其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

0 阅读:7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3:10

    以红旗渠扬名为贵。👍👍👍

三十一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