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题目,先向演员焦俊艳女士道个歉。
这是我早就想写的一个题目。动机源于《被光抓走的人》,那时候想写一篇影评文叫“这一次拯救中年男人的,还是焦俊艳”。
谢天谢地,这一次终于不是焦俊艳了。
为啥我会这么评论《人潮汹涌》?这也源于一系列观察的结果。以下包含剧透,慎用。
大概从2014年的《心花路放》开始,“失败者叙事”成了国产电影的一条暗线。其实电视剧的发端还要更早,从《蜗居》《裸婚时代》,甚至那部带有嬉皮味道的《奋斗》也是。但真正成熟的表达还要到《北京爱情故事》,直至今年的《隐秘的角落》《我是余欢水》《重生》三连。
《心花路放》中,黄渤饰演事业潦倒的中年男人,老婆跟人跑了,被损友带着的“猎艳之旅”也搞得一片狼藉。最终却是靠焦俊艳饰演的音乐老师给了男主角以及观众一个“解决方案”。
而到了董润年编导的《被光抓走的人》里,黄渤饰演的男主角也是人到中年,事业平淡,跟老婆貌合神离还疑似精神出轨,最终也是靠焦俊艳饰演的同事小姑娘,将男主角救出了情感危机。
《人潮汹涌》中,肖央和刘德华饰演的角色本质也是“失败者”。肖央饰演的跑龙套演员本就是社会意义上的loser,刘德华演的杀手掮客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是靠吃两头的钱,用的也是骗术而不是真本事。在日版原作《盗钥匙的方法》中,香川照之饰演的原型角色有更清晰的背景介绍,本来是做小本买卖的正经人,是因为老婆跟有钱人跑了才走上这条路。
饶晓志当然是熟悉这种叙事的,他的《无名之辈》是2018的一个惊喜,也是十足的“失败者叙事”。略微不同的是,《人潮汹涌》和《心花路放》、《被光抓走的人》都瞄准了中年男人的情感需求(危机)。
这也不是个例,肖央主演的《情圣》也将中年男人那点对情感和年轻女性的想入非非描绘地淋漓尽致。不同在于《情圣》的男主角还算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只是难以跨过“七年之痒”。而《人潮汹涌》中就差把“loser”拍你脸上了。
因此,本片中的角色互换发生的时候,给我的不是爽感,喜剧感也很有限。原因是刘德华饰演的杀手的角色是难以直接带来社会价值认定的,所以肖央只能靠不断撒钱来获得一种报复性快感。那个包大红包给前女友的桥段让我一秒穿越到包贝尔的《大红包》。而刘德华进入肖央的落魄人生带来的错位喜剧感也比较有限,因为刘德华个人的精英感实在太强,演一个底层loser的角色很难让观众代入。
而万茜饰演的单亲妈妈,是这部影片相对原作最大的改动,原版中广末凉子饰演的大龄剩女其实是很出彩的一个角色,工作一丝不苟,有强迫症,家庭出身也很体面,为了达成身患绝症的父亲的愿望,在还没有对象的时候就决定了结婚时间。
这个剩女的角色实际上很有戏,但饶晓志可能不想激起一些社会舆论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反感,把人设改掉了。可是无巧不成书,万茜反而在春晚小品里演了一个类似的剩女角色,还让凯丽饰演的妈妈当面戳全国剩男剩女的心(“单身是狗!”)
无论怎样,中年男女的情感问题是个难以言说又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指望像电影或小品中一样,有个焦俊艳、任嘉伦甚至刘德华来解决问题。
在这里插一句,我很欣赏董润年的《被光抓走的人》,虽然这部片子被被有些人诟病是“假科幻”,但我认为它还算是一部真正的科幻片。科幻片不一定要把那些“科幻”的内容拍出来才叫科幻,但它抓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人在科幻情境下的反应。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被光抓走的人》也有些微词,因为我喜欢它讲故事的方式,却不太喜欢故事的部分内容。简单地说,我不太喜欢导演讲自己没有想清楚的事儿。
这个问题也同样出现在《人潮汹涌》上,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饶晓志自己选的还是投资方要他拍的。我想说的是《人潮汹涌》的故事没有很好嫁接在中国的故事基础上。无论是落魄演员,还是杀手掮客,还是单身母亲,这些角色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上,都是受众面较小的,观众的共情感和代入感不强,市场容量自然就小了。
但我仍然觉得《人潮汹涌》是部不错的片子,原因是它正视了中年男女的情感需求。这比单纯的性满足或者社会地位都更重要。但是尴尬的是这部片子的故事内核又依赖于男主的特殊社会身份(杀手掮客,其实就是骗子),因此很难做改编。
说实话,我发现饶晓志喜欢(或者说故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无名之辈》中的多线叙事,让影片结构非常复杂,也让大高潮的解决差点意思,要不是创作态度诚恳和演员表演出色,差点崩坏。而《人潮汹涌》的故事结构因为日版的存在,没有太大问题,却在共情力上差点意思。
我曾在评论《隐秘的角落》等剧时说过,对于泛80后一代来说,他们必须要有一个逐渐接受自己的社会价值认定的过程。在史无前例的阶层跃迁运动中,总有一些人是会掉队的,留在原地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不能一概将这些人都作为“失败者”漠视了之,尤其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而,从《心花路放》开始的国产电影里,试图给这些人找到一条精神上的归宿。虽然时不时有灌输鸡汤的嫌疑,但也不乏精彩的处理。比如《追光抓走的人》中黄渤饰演的贺老师,将焦俊艳饰演的小韩老师约到宾馆后,本该坦诚相见,却在最后没有跨过心中的门槛,原因是他在等待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兴奋,反而是恐慌,而小韩老师也坦诚“也许我们上床了我就不爱你了,也许已经不爱了”,于是相互放过了对方。
这里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双方没有“越线”,而是他们承认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即吸引他们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脑海中那个能满足自我情感和精神追求的幻象。
而在《人潮汹涌》中,这种幻象在于身份互换后,在面对“需要拯救”的对象时,产生的那种崇高感和自我牺牲感,以及由此引发的“高光时刻”。肖央饰演的演员在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救出刘德华以及万茜的儿子时说:这是我一辈子想做却没机会做的事儿。这也像片中致敬的《喜剧之王》中的周星驰一样,希望演一个让人记住的、被人尊重的角色。
然而,这段表演也不让人意外地“垮掉”了。垮掉的原因当然一部分是肖央的专业能力(“演技”)不够强。另一原因是黄小蕾饰演的女BOSS本身就不够强大。当然,她的表演是很出色的。
影片中也曾很“励志”地安排了刘德华进入肖央的角色,努力提升演技受到认可的桥段(在这里“认可”他的是客串的导演郭帆)。然而如果仅仅这样,这就落入成功学的窠臼了。因为这部影片不像原版,刘德华的“前史”是被虚写的,因而他的情感走向和个人志趣是模糊的,即便获得了认可,观众也很难得到爽感。
因此,这部影片设计出了万茜的儿子这个角色,让刘德华来扮演他想象中的“宇航员父亲”,以获得生命中的“高光时刻”。这体现了导演饶晓志的克制,因为观众不太会代入一个孩子。否则,就像包贝尔的《大红包》一样,用克拉拉这样的性感美女假扮新娘来获得代入感,这就是纯粹的商业手段了。
也因为如此,《人潮汹涌》最终是无法解决角色(以及观众)的情感需求的,刘德华饰演的前世模糊的杀手最终放弃自己的人生,选择万茜这个单身母亲,让人搞不清他到底是情感缺失,还是在相处中真的爱上了万茜。在我看来,他演的角色如果在最后被女BOSS真的捅死倒是能让这部影片再上一个台阶,没准票房就大爆了。只是饶导或者审查也不会这么残忍吧。
因而,《人潮汹涌》最大的价值在我看来还是饶晓志这样的80后导演开始正视中年人的情感需求,即所谓提出问题。本来也不奢望能在一部春节档的影片中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一杯低度的酒也比鸡汤好一些。
但它还是让我某些方面得到了满足的,就是影片再一次把背景放到了重庆这个西南的“魔幻城市”。印象中,这是近期又一部将犯罪、悬疑背景放在重庆的电影,上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火锅英雄》。这座城市正以独特的气质与这类黑色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它会像香港一样,成为未来的影都。
新年第一场电影选择了人潮汹涌,好喜欢自律上进的刘德华,好幻想有个为我奔跑而回的万茜!!!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刘德华一直以来都在为灾难区 做慈善 ,刘德华是一个有正能量的明星 也为社会做出不小贡献 ,刘德华电影遭遇他人 恶意排挤 希望朋友们 顶起支持刘德华。
好看[点赞]
刚刚看了回来,值得一看。
背景不是上海吗?东方明珠,车水墩影视基地,上海话,沪D车牌,就只有女老板和火锅就说是重庆?
小编就是万达的写手,不请
昨天看了这部电影,笑点不够,泪点不足,煽情有点尬,总感觉差点什么,我觉得全剧就女boss一直在线,作者说到位了。
全篇文章跟焦俊艳有什么关系,是主题人物吗?
这人看了这部电影了吗?还背景是重庆?真是张口就胡扯啊
狂吹[笑着哭]
写了这么多这么多真的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
《人潮汹涌》就是跟拍的烂片,没有创新,这种烂片如果在中国大卖,日本、韩国人更要讽刺中国电影无人了。这种跟拍、抄袭电影,根本不允许上映。
说了一大堆你到底想说什么?文不对题看得我一头雾水[汗]
刘德华的角色应该找个丑男
我居然看成了焦恩俊[汗]
好可悲啊,我居然没有一起看电影的人,也没用看电影的钱。可悲不用可怜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