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稳字当先!

毅成聊点职事 2024-02-20 11:45:49

文/毅成

新的一年来临,你会对刚到来的2024年说什么呢?

用一个字回答:稳!

局势紧张是常态,把握当下也是常态。在2024年,稳字是主流。你必须扛过冷冽的经济寒冬,才能看到盛夏的艳阳。

就在2023年最后一天世界两个新闻:一个是乌克兰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一个是老美打击胡塞武装导致10人丧生。相互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逐步的升级,可见未来至少一年内国际局势紧张属于常态。

在这种冲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自上而下的,普通人可能没有多大感觉,对于普通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收入的稳定,以及消费能力的影响。除了企业之外,可能最后能感觉到经济寒冬的可能就是普通人了。

我们关心上班老板能不能正常发工资,每个月能不能保持正常的消费水平,能不能及时还车贷和房贷,这些是普通人关注最多的。所以收入的下降和提升跟普通人的关系特别大。

因此在未来的2024年,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发展,更应该聚焦到自己核心优势上面。

一、企业必须聚焦核心业务

有人说经济寒冬要来临了,但是个人觉得没有那么夸张,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就像开车一样一路加速狂飙,干啥都赚钱,赚钱也相对容易,因为经济内外循环加快,自然普通人也非常好挣钱。后续只是遇到一段颠簸的路段没有那么顺利,稍微轻踩刹车,调整好姿势再次启航的过程。

因此在接下来的2024年,我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稳字当先。

如果你能理解这个字并且做到,未来的时间你一定过得不差,如果理解不了,未来的一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将更加难过。

1、个人不要随意跳槽

有工作的,只要有班上的,处于在职状态的,尽量不要随便的跳槽。这不仅能保证你的收入,从另外一个经营角度来说,你要是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说明已经加入了一个好单位和团体。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在大风大浪面前还能保持一定的增值,以及不退后,还能保证企业存在。这本身就说明企业的优秀。所以不要随便跳槽。

2、企业守住核心业务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也是一个稳字。

你必须重新梳理你的开支项目,把一些不必要、不重要的开支进行精简或者剔除,就像动物过冬一样,你必须有储存一定的脂肪和能量来抵御未来的寒气。

在业务上面尽量不要去搞多元化,不存在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情况,目前各行各业都处在极度内卷的情况下,任何行业都有专业从业者,你不要用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你应该做的是把你的所有精力花费在你的核心业务上面。然后把你的核心业务打磨的更加具有行业竞争力。

与其想着守住多个核心业务,不如把重点资源放在核心业务上面,那些核心业务呢?就是能给你带来持续利润的业务上面,你需要做的就是守住你的根据地,市场份额,只要不失手就是一种全新的胜利。

拿电商领域来说,后起之秀拼夕夕美股市值已经超过了阿里,并且在多日二者的市值是旗鼓相当的。在特殊的时期,即使作为大厂的阿里,也会有不断丢失市场份额的行为。虽然我也看到阿里在不断的做调整,但是面对类似拼夕夕甚至某音各方面的夹击,活跃用户也在不断的丢失。从这点来说,是对企业的一种警示。

即你没有把核心优势掌握好,丢失市场份额和城池也是必然的。

在2020年的时候我曾经服务过一个企业,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口罩三年,企业实现了8%的增长率。当时有三个核心的动作就是砍掉了50%以上的产品,聚焦在其中热销和有利润的产品之上,即核心产品之上,并且对供应链和库存做了调整,加速了库存周转率,并且以线上获客发展为线下获客。

我做出决策的三点底层逻辑:

1、砍掉50%的商品,主要是没有销量的,把资金和仓库腾出来。2、热销产品,原材料成本批量采购低,有利润可以保障各项开支。3、供应链和库存,主要是降本增效,资金可以来回加倍多次循环。

老板狂赚几年钱,因为后面一直稳定增长我没有一直服务下去。老板有钱了后续又重走老路,开发了很多产品,开设了多个业务线,招募了很多员工,并且不做线下业务,只做线上业务。结果一年之后他找我聊的时候已经亏了几百W了。

后面我总结就是主次不分,心还大了,能不亏钱吗?

后面我还是按照以上的三个方向,给他重新做调整,就在2023年的下半年开始,企业又从亏损状态到实现盈利和增长状态了。

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不作死就不容易死,只要作死就会死的很快。

二、坚持长板效应

先看一组数据,据权威机构统计,2023年的大学毕业生是在1158万人,按照这个进度每年至少是有1000万以上的毕业生需要参加工作。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之后几个季度就没有公布失业率的统计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会低于第一季度,甚至是更高的。

某招聘网站,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在这一季度,公司取得营收16.07亿元,同比增长36.3%;经计算现金收款16.36亿元,同比增长32.1%,超出收入指引上限。

不管是从失业率调查和招聘网站的业绩增长来看,都透露同样的信息,职场的竞争压力大,这是必然的。

作为个人在大环境之下,就应该符合大环境的需要,要保证自己不失业,收入不下降,最核心的就是苦练本领,专注于自己核心的技能优势之上。

你必须把你的看家本领“三板斧”学好,历史上作为副将的程咬金,它只会三板斧,但是没有多少人能躲过他的三板斧。这就是核心技能的体现。

比如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的,尽量你去面试找工作的时候,也是找跟专业相关的,跟你专业匹配度高的岗位。这样才能发挥你的专业优势,你用3-5年学习的沉淀,必定要比那些刚刚踏入行业的新人要更有优势。

坚持长板效应,就是对于自己强项不断加强,可以适当忽略了自己的枯漏丛短处。在工作中,我们时刻都是在不断的工作搜索与应用自己所学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与学习知识。如果能够灵活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短处也不会太过于短板。

坚持长板效应勇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要找到符合你特长的工作,发光发热就好了,从手上来说不会低,从职业竞争上来说,你的竞争力是高于别人的。

三、培养储备技能

在长板效应的支撑下,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职场竞争力。但是你只是获得了短期的竞争优势,因为在相同的岗位,也有人比你更专业,从业时间更久的人,你如果跟他们比,你还是有一定的弱势,你要保证收入稳定,你必须开启你的储备技能。即我们说的要准备你的Plan B 计划,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核心技能。

举个例子:小A是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他最擅长的就是硬件,他毕业之后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主要工作就是安装电脑硬件和电脑软件。这个部门还有其他几个同事。

现在公司业绩下滑了,客户没有那么多要买电脑的,后面几个同事就没有事情做了。这个时候老板就想辞退优化几个人,本部门的人都差不多。但是小A在工作之外,学习了怎么销售和做营销推广。

小A就毛遂自荐的给老板提意见,说公司必须建立网站和开设一些社交账号,比如在某音和某手的短视频上面发布视频作品,这样就可以达成宣传的目的。老板知道小A懂得做营销和推广,索性就让小A带头去做,除了留下小A之外,另外留下一个人负责硬件安装的,而其他几个同事就被辞退了。

一样是安装硬件和软件安装,小A因为懂得营销和推广,可以帮助老板拉业务回来,所以小A留了下来,并且还加了工资。其他的一些只会安装硬件和软件的都被优化了。

因此,即使你有一个核心技能的前提下,你必须不断的培养和学习出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更多的综合技能。只有你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能你的收入才会更高。

四、对三个阶段理解不一样,成就也不一样

人与人的竞争无非在于这三个方面的竞争。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知识学习的竞争环节。比如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一直到大学,基础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上的学校档次和质量不一样的。这个环节除了拼天赋外,更多拼的是刻骨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就是专业技术学习和实践环节。比如我们上学之后读了某个专业,然后从事某个岗位,对应的岗位就需要对应的技能,你做老师就要会教学;做医生就要能治好病人;哪怕做基础的工作,也能做到足够的专业。这个阶段比拼的就是专业能力的高低,不过按照赚钱来说,不会非常多,只是刚刚满足生存。

第三个阶段理解整体的社会运行机制、世界的运行机制、以及理解哲学、历史文化。听着是不是比较虚,虚就对了,因为到了这个层面加了非常多思考环节,对事物的理解力不会那么狭隘,不会那么偏执了。总是会多元化的看待世界。到了这个阶段一定是一个深度思考者。

人的年龄对应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个阶段越早理解,成就越大。

第一个阶段是首先对人员进行质量分流,有些进211和985,有些是进一般的学校,有些是进的差些的学校。当然学校的好坏只是就业的敲门砖,并不是代表一个人实际的水平,只能说当下的学习能力不错。企业想招聘高学历的人才也只不过你是减小尝试的成本,提升筛选人才的概率而已。

第一个阶段拼的不是天赋就是刻骨学习的能力,无其他。

在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核心技能的培养,就如前文说的,不仅仅要有自己的核心优势技能,还必须培养和学习出其他的副技能以及更多的综合技能,这样才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第一阶段只要学校分流之后,要么有人继续深度学习,有人就出来社会做一些底层基础性的工作了,比如去做服务员、去工厂做普工,送快递啥的,基本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不需要太多要求的。这个阶段就是底层内卷严重。思想也相对狭隘,比如他们跟同类相比,不会跨类相比。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处在第一个阶段的人,思想烙印是比较严重的,如果能改变思维方式和眼观,朝着更高的目标是前进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举个例子:小B高考完就落榜了,无缘进大学继续深造,他只能被迫出来上班,在上班之余他买了一些书籍自己看,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成人考试,又进入了大学继续深造,后续直接考了一个名校的研究生。小B就这样通过曲线方式获得了机会。

但是如果小B在上班期间,只是想着比他的同事高一些收入作为目标,那么后期小B估计会一直处于底层。并且后续的竞争力会逐步的下降。

除了第一个阶段内卷外,第二个阶段的竞争也会非常激烈,但是相对于第一阶段来说,选择空间会更多。比如像从大学毕业之后做过白领之类的,中间比拼的就是综合实力了。

不管是第一个阶段还是第二个阶段,一直到第三个阶段。整体人员结构是呈现倒立三角和倒立金字塔的造型。即掌握越加基础的本领,竞争者会越多,掌握越加稀缺的本领,竞争者会越少。

五、掌握第三阶段的高阶能力才是王道

即我们上文说的,第三个阶段理解整体的社会运行机制、世界的运行机制、以及理解哲学、历史文化。

例子1:我们隔壁村小张,他家属于贫困户,基本是经常吃不上饭的这种,还是单亲。他深信读书才能有出息,开始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又去复读了。第二年复读勉强刚刚过本科分数线。

奈何他除基础的学习能力还算合格外,平时就喜欢看些奇闻杂录,故事会那些书。后面很快理解了第三个阶段的思想,他上大学之后就是不断的加入各种社交协会,只要是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或者家里老爸老妈有从政的,他们分别加联系方式。

天天跟这些人混在一起,要么一起打篮球,要么就一起做些别的活动,其实整个大学没有学到什么太多本事,特别是专业方面学的不好。

他大学四年,就是通过不断的筛选,跟几个家庭条件非常好的人关系搞好了,成为了非常要好的哥们。

读完大学之后,他就跟着他们几个哥们一起去创业了,而前期的资金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全部这些哥们的父母提供。没过几年他就跟这些以前大学一起的好哥们成为了老板,很快就成为了人生赢家。

而其他的以前学习成绩很好的,他们四年时间几乎没有怎么浪费时间,天天跑图书馆看书。最后只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后面回头再想小张的事情,因为小张觉得凭他的家庭条件,基本没多大希望出了社会就能混好。所幸他一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在布局了,就是解决人脉了信任关系的问题。但是其他人不在乎这个。

所以你会发现以前上学成绩很好的,出了社会并不一定都混得好,因为他们没有把第三阶段的社会运行规则读懂,而有些班上特别是坐后排调皮捣蛋的,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出了社会很多混的风生水起。

例子2:广州的刘老板,前几年在房地产领域,赚了不少几千W,甚至上亿不止。可是最近这一二年,他手上的房子贬值了很多,而且在贬值的同时,打折还卖不出去,因为少了现金流,其他的生意也中断了,20年内赚的钱几乎二年亏完了。

后面也就不会随便投资了,而是每天看看书,每天健身,做吃的,几乎就是到了躺平的状态。

因为他喜欢看历史,喜欢哲学、还要其他的艺术方面的书籍。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商业机会,于是就找人去投资了,一年下来就赚了不少。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至于之前的房子那些资产也在运作起来了。

因此我认为人与人的区别,最核心体现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思想理解能力。

在风口行业,比拼的是谁的勇气高,下手快,只要抓住某个趋势就起飞了。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奈何大家都不是猪,很多人也不认识什么风口,即使认识风口你确定能抓的住吗?

社会上大多数风口红利普通人是抓不住的的,而资本却能嗅觉到商机,所以风口行业很多是资本才能抓住。

普通人最核心的竞争方式是: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入围,开拓第二阶段的拓展和锻炼,提升第三阶段的深度思考能力。

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外在条件已经是恶劣的,你不用抱多大的期望值,在对外不可求的时候,只能对内求,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坚决不要躺平,而是在低谷期积蓄上升的力量。

《易经》第一卦乾卦:“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谨慎行事,不要过于张扬自己的才华,要学会适时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同时做企业也是,该激进的时候就激进,该保守的时候就做到保守。在大环境经济下行的时候,不激情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但是能生存比发展更加重要,因为创业就如赌博,你只有保持永远在牌桌上,才有赢的可能。

撑过寒冬,一切都会好。但前提是要稳,如不稳就看不到春天了。

0 阅读:1

毅成聊点职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