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会需要花十万块去买出生证?

朝不慵 2023-11-09 19:13:01

2023年11月7日,《北京商报》报道,湖北襄阳市健桥医院涉嫌贩卖出生证明。该院院长叶某某与多地中介团伙合作,一方负责办证,一方负责获客。只要支付9.6万元,这间私立医院,就可以一条龙为他办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建档、产检、住院、分娩、出院等档案,可以给他发放正规的出生证和疫苗本。

如果只看这些文件,你会以为真有一名孕妇,曾经在这家医院做了全套产检,最后在这家医院分娩下婴儿。但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在国家鼓励生育的大背景下,即使是非婚生子,也可以合法办理出生证明。什么人需要花十万元来购买出生证?答案只有那些“买来的孩子”,才需要这套流程来洗白出身。

最近十多年来,拐卖儿童案件已经大幅下降。我看到2021年9月17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给出的几个数据,全国拐卖儿童的案发数2012年是5907起,到2020年,已经降到了666起,而且破案率也大幅提升。

这符合我们日常的经验和认知。客观上技术条件的进步,对这些传统犯罪手法非常不友好。不是说犯不了案了,主要是基本不可能逃得了。要不怎么那么多人会投身前途光明的电信诈骗业呢。

不过案发率下降不代表永远安全,恶魔依旧在。好人和坏人总是按特定比例诞生;玄学一点去理解,就跟《红楼梦》里的冷子兴说的那样,有些恶魔就是应劫而生的,是大自然里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存在。

在治理严明、技术进步的时代,坏人只能躲躲闪闪。但并不会凭空消失,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我们永远需要保持警惕。

涉事这家医院原本是一家公立的职工医院,2011年的时候改制变成了私立医院,由叶某某接手。

改开初期,把公社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民手上,立即让农村焕发了生机。由原本的吃不饱饭,一下子变成家家都有余粮。随后在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里,也发生了类似的奇迹。

从根本上,改开就是允许个人逐利。就是让人们恢复动力,让人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自主选择。个人逐利并不是什么坏事,个人逐利很多时候是可以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的,只要是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我们国家的医疗制度挺长一段时间和印度有点类似,就是近乎免费的公立医疗,当然城市和单位里的人享受得比较多,农村很少。免费医疗的毛病是效率低,行业没有活力,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改开后,在借鉴了其他行业的经验后,很自然的一个思路就是:放开让民营经济参与进来,活力自然就有了,资源也很快会聚集起来。放眼看世界,许多国家顶尖的医院也都是民营的。

当然事实上我国的医疗改革分了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调整和方向,这里我们就不细讲了,整体的一个方向确实是:推进医保制度的同时,让民营经济参与到医药制造、仪器生产,乃至创办医院的各个环节中来。

在一次又次的改革尝试中,部分原本公办的医院,就直接转民营了,这家健桥医院就是一个例子。这些改革的确达到了很多预期的目标,像医药制造、医疗设备生产这些方面,就比以前进步了不少。虽然我们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起码行业是建设起来了,未来有希望继续向上突破。

但也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我们已经摸了几十年石头了,事实上已经非常了解,并不是一定私企就厉害国企就不行,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说有,那就是必须永远保持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国企私有化,然后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越南改开时,请李光耀传授经验。越南人在讨论怎样把他们的国企卖给私人,李光耀提醒他们说:“这个方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有效的管理。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是百分之百由政府经营,但是它效率高,利润也高,原因在于它同样必须面对其他国际航空公司的竞争。我们政府不给予津贴,赚不到钱的话,它同样得关门。”

在有些领域,国企也能够干得非常好,比如我们的高铁、通讯、造船这些行业。甚至有一些看不到利润,却又全民需要的行业,或许只有国企才能够做。私营企业也不是一定就能够干好,也同样可以存在低效、腐败等各方各面的问题。只能说具体问题有具体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去调整。

医疗可能就是不那么适合简单民营化的行业之一。

多年前,我在某年健康接受例行体检时,体检医生说我有8颗蛀牙,建议我接受他们一个数千元的治疗,防止情况恶化。事实上我非常清楚自己没有蛀牙,因此谢绝了。如果他们向我营销的是另一个我不了解的领域,说不定我就信了。

医疗这个行业有几个特殊性,和一般的商品或服务不太一样。

首先,当我们购买别的服务时,通常买得越多我们越开心;但如果我们生病去住院,医生就不能跟我们说,我们这环境好服务一流,您多住几天吧。

在医疗这里,病人的利益和股东的逐利动机是存在矛盾的。从病人的角度,需要尽快把病治好。但从股东利益的角度,最好是让病人不死不活,一直耗着,才能赚更多的钱。

几年前高盛发布的一篇投资报告里,就指出吉利德公司所研发的两款治疗丙肝的新药没前途,因为它们的药效太好了,会把所有的病人都给治愈,导致后面的生意做不下去。

其次,当我们购买别的商品时,我们可以货比三家,自己研究好目标再去挑选。但看医生时不能这样,因为我们既不认识那些药,也不懂医术,必须依赖医生的专业性。一般上医生给我们开什么药,我们就接受什么。

这个过程和逻辑,与常规的市场交易是不同的。

最后,医疗这个行业又不可或缺,人人需要,关系国计民生。

这个行业太特殊了,在这里,个人逐利和增进社会利益之间,未必是相一致的,因此需要更多的谨慎。事实上完全市场主导的美国医疗,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花最多的钱,实现最少的治病效果。

前车可鉴。

0 阅读:36
朝不慵

朝不慵

理解世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