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是英国政府去年遇到的财政问题,有很多说法是英国政府已经破产了,成了西方做局中国过程中的一个可怜牺牲品,成了一个被玩废的大国,成了五常之耻。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英国,为何会沦落至如此境地?西方联手给我国做的高端局又是什么呢?

说一个国家破产,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作“主权违约”,意思是这个国家无法或拒绝支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破产之后,这个国家还会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包括与债权人的债务重组谈判,政府正式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等。
在英国之外,包括冰岛、希腊、阿根廷、斯里兰卡等国家都曾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陷入到国家破产的财政危机状况中。

去年,英国首相斯塔默办公室在声明中就说过,英国政府已经破产,变得支离破碎,而这背后揭示的是保守党的统治给本国经济和公共服务带来的混乱。上届政府给本财政年度做出了重大资金承诺,但是钱从哪里来却并不知道。
对于破产的原因,英国这届工党政府显然打算将其归咎于上届保守党做出的错误承诺,但保守党也并不打算就这么乖乖背上这口锅,称工党政府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增税政策找借口而已。

很多经济学家也没有选择站队这届新政府,说他们在上台之前是就应该预料到这件事情的,不能在风险真的发生之后才来推卸责任。
英国的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还对政府的财政赤字状况做了更准确的说明,称其金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00多亿英镑,折合人民币达到了1860亿元。至于要如何填补这个大窟窿,她则拒绝做出评论,显出了无能为力的样子。
在这种尴尬的财政状况之下,英国整个国家在住房、医疗、水、教育、国防、交通和移民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和混乱,新政府要如何处理好这些烂摊子是巨大的挑战,而民众在懒政之下面临的生活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关于英国政府破产,媒体上还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有报道说,破产的声音更多是英国首相办公室发出的,英国其实并没有出现真的国家性的主权违约,所谓的破产更像是一声“没钱了”的叹息。
确实,英国现在距离国家破产的阶段还远,但是诺丁汉、伯明翰这几座重要英国城市的破产却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政府的首席财政官还根据《地方政府财政法案》正式发布了“114条款通知”,将除了法律规定的公共服务之外的非必要支出都给停掉了,以致这些城市的居民心情都很受影响。

英国国家统计局还对英国部分公共部门的债务状况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其数字之庞大,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9.5%,光支付这部分的债务利息就要占掉英国政府部门很大一部分的开支。
为了减少债务,英国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方法,包括要在两年时间里减少135亿英镑的支出,宣布新的税收、支出计划和预算案。另外,新政府还将对上届政府承诺的新建40家医院的计划做重新的审查,还要取消护理部门的改革,同时削减部分养老金领取者的冬季采暖补贴。从今年元旦开始,还要对私立学校的学费征收20%的增值税。

还有人分析了英国政府现在要破局,必须面对的两难局面。一方面是增加税收,减少开支,但这会让老百姓和企业身上的负担变得更重,挣钱的压力大了,还享受不到好的公共服务,社会经济活力和企业信心都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减少税收,加大公共投资,但这样的办法开销大,周期长,英国政府根本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资金,而且大规模减税可能还会让通胀的情况变得更严重。
在大部分人看来,增加税收都不是长远之计,会让经济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更好的办法是加大公共投资、改善具有高收益的基础设施,这样才会让英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真正彻底地摆脱困局。

英国深陷财政困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它栽在了西方国家给我国做的高端局上。这些西方国家心里憋着坏,一门心思想要搞垮我们,怎料做局没成,反倒让自己的小兄弟先倒霉了。
有一个例子就是英国对华为产品的禁用。特朗普曾说过,自己劝了很多国家跟着美国这么做,其中就包括英国。英国的这一跟风做法面临的争议早就有了,比如就有媒体对其这一决定不无担忧地说,他们未必能承受这背后庞大的代价。

《泰晤士报》说,把华为的所有技术都从英国的移动网络中移除出去是不可能的,这背后的代价太大了,而且现在要用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网络设备完全将华为替换掉也是很不现实的。
《金融时报》报道说,英国政府就算不允许华为在5G建设里面保留长期性的角色,也不应该将其迅速剔除出去。
英国运营商沃达丰还说,英国禁用华为的代价就是会让自己失去在5G发展过程中的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之所以把矛头对准了华为,明面上说是因为使用华为对国家安全有威胁,背后的用心和考量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想要借此做局打压我们。
特朗普拉拢其他西方国家,说如果他们想要跟美国有业务联系,就不能使用华为。英国在这样的“威逼利诱”之下,只能被迫降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说过,英国做出的这个决定对跨大西洋地区的安全和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网上的评论却对英国有诸多批评,比如有人就说英国跟着美国这么干,就说明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拥有独立影响力的独立国家了,要跪下来听美国的话。还有人把矛头直接对准了美国,说不是中国在监视别人,而是美国在搞监视,脸书就是他们的监视工具,还说他们给我国做局,就是不喜欢我们在科技上超过他们。
我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也对英国禁用华为的举措做出了评论,指出如此朝令夕改,只会损害英国开放、宜商、自由、透明的国家形象,也会影响到国家独立自主的形象。
奥利弗·道登是英国的数字化、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他还指出过华为的退出会让英国的5G发展延后一年,他承认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在电信网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却是正确的。

英国前外交大臣西蒙·麦克唐纳对英国如今面临的困局做过更深入的分析。在他看来,英国现在在国际上表现越来越拉胯的原因,除了美国的搅局,还是因为现在一个英国政客的仕途被大大提速了,以前一个政客在进入议会后,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有了足够的经验,才能成为大臣和领导人,现在这段漫长的时间已经被大大缩短,变成只有几年了。
他还分析说,英国国际地位的陨落,还受到了如中国、印度、日本、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国际地位提升的影响。现在英国只有7000万的人口,前些年还做出了脱欧的决定,这些都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完全失去在国际社会竞争的资格了。因为无法再依靠欧洲,和自己的欧洲兄弟站在一起,跟着美国走便成了唯一的一条道路。

他还形容英国现在就是国际舞台上的一个“软实力玩家”,已经完全不能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拥有100艘战舰,独立发起一场马岛海战了。现在,英国的战舰只有不到40艘,基本上就是美国军事方面的小跟班而已。
在战略选择方面,英国其实还可以选择和我国在一起,成为更紧密的伙伴,或者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走得更近,这样也不至于被美国拖下水,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对于英国未来的选择,麦克唐纳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英国不要再跟着美国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这些对英国来说根本就没有意义。另外,和中国为敌,以及派军舰去印太地区和南海,对英国来说也都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麦克唐纳还指出,在台湾问题上,英国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其与美国未来关系的发展。历史上,英国并不是总是和美国站在一起的,当年打越南战争的时候,英国就没有派兵跟着去。在台湾问题上,英国也是有可能和中国站在一边的。
从曾经的大国到现在的五常之耻,英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中经历的颠簸曲折是值得反思的,也是很多其他西方国家需要引以为戒的。盲目跟从美国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在政治博弈中选择正确的阵营才是正途。
参考资料
1、新闻调查|“破产”背后的英国财政困境
2、英国首相办公室声明:国家已“破产”
3、露骨!特朗普回应英国禁用华为:我们劝了很多国家,大部分是我劝的
4、从美国会否对中国开战到英国的陨落,他说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