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东东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我和姐姐的工资都是5000块钱,当时我攒钱是为了养老,姐姐攒钱是为了孩子。
当时我想着虽然攒钱的目的不同,但工资毕竟都一样,生活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可是仅仅过了两年,我猛地发现,我和姐姐的生活情况,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01那时候我和姐姐都在城里工作,我们俩的工资差不多,都是5000块钱,算不上很多,但也不是特别少。
对于我们那时的生活来说,基本上够了,虽然生活并不奢华,但是日常的开销还是没什么问题。我们能吃得好,穿得暖,偶尔去外面吃个饭,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哎呀,你怎么又买了这么贵的鞋?”每次我去姐姐家,总能看到她给自己买的新衣服或是新鞋子,偶尔还会挑着买个包包。
她一边笑着把鞋子放到柜子里,一边还不忘说上一句:“哪里贵啊,这鞋子打折的,才两百块。你看你,每次去商场就看那些大牌子,买了你还不舍得穿。”
我嘴巴撅得老高,心里还是觉得她总是过得比我舒服,毕竟每个月她和姐夫也算是家庭双收入。
只是每次她在我面前一副我才不心疼钱的模样,我又觉得自己似乎太节俭了,老想着存钱,买个东西都得三思而后行。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一双鞋子值两百,自己也不缺这一点点。
我们的工资基本上都花在了日常生活上,每个月除了房租、吃饭,再加上交通和偶尔的娱乐,剩下的基本上不多。要是有个大点的支出,估计就得小心翼翼地凑一段时间再出手。
我记得那时家里的房租差不多每个月要2500左右,吃饭的话,一般三个人的家庭就能搞定一周的菜钱,加上偶尔去超市买些生活用品,剩下的钱真的是没剩多少。
每个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我和姐姐就会打电话聊聊,问问对方发了没,什么时候能把账单都结一下。然后大概就知道,剩下的钱其实也就够过个小日子。
“你们家的支出也挺高的吧?”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她。
“哪有,你想多了。姐夫那个工作也还行,每个月也有个六千多。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家里又有车有房,省着点过呗。”
我也点点头,虽然我知道她家开销确实大,但看到她似乎能轻松应对,我心里还是有些羡慕。
姐姐总是这样,把一切都看得很开,她从来不担心下个月的生活费或者临时的突发开支。
而我每次工资一到手,第一件事就是算算剩下的能不能用来存一点备用金。
有时候我会感到一丝压力,想着自己怎么就那么不敢放松一点。生活确实不易,但和姐姐比起来,我总觉得自己紧张得过了头。
“喂,你那儿房租又涨了?”姐姐突然打来电话,语气有些紧张。
“对啊,涨了150块,不是说这两年都不涨的吗?不过也没办法,城市的房租就这样。”我一边应答,一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这月还缺钱吗?”她问我。
“嗯,还行吧,反正我现在不急,等下个月看情况。主要是物价有点高,生活成本也不低。”
姐姐听完,叹了口气说道:“你这也太省了吧,什么时候能享受点生活?”
我笑了笑说:“享受生活?能过得去就行。没什么特别的追求,也没什么要求。反正就是养活自己就行了。”
“你这样真的很辛苦的,你得给自己留点空余时间去放松。哪怕偶尔买点好吃的、去看个电影也行。”她说得认真,显然是想让我过得更轻松一些。
我其实明白她的好意,但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存钱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我知道姐姐有自己的生活和支出,但每次我还是会提醒自己,要尽量少花钱,多攒些,万一哪天有急事用上呢?
有一次姐姐主动问我:“你是不是觉得压力很大?”
我有些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说道:“没有啦,只是觉得如果现在不省点,未来会有点吃力。”
当时她语气非常严肃地说:“你要知道生活不仅仅是攒钱,也不能一直活在万一的想法里。钱也重要,但健康、快乐、陪伴更重要。”
我有些无言以对,我觉得她说的有点道理,但我又觉得,存点钱才是有保障的。
我的生活和姐姐的日子虽然看似差不多,但实际上也开始渐渐出现了不同的轨迹。
每当我们聊到未来的时候,我总是想着如何保障自己的经济,而她除了照顾家庭和孩子,她似乎从不为自己积累什么。
“你看我们都在这座城市打拼,工资一样,生活开销差不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有时会这样感慨。
“你有你的存款,我有我的生活。”姐姐总是很淡然,“你存钱是为了未来,我也有我的未来,就是把孩子养得更好。”
我有时候会想,姐的生活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紧张,但其实她早早为自己的家庭规划好了一切。她的“未来”是为了给孩子积累,而我的“未来”则是为自己的老了做准备。
姐姐生活的理念和我完全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虽然现在看起来她生活更宽松,而我还在为攒钱而奋斗,但未来究竟如何,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0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慢慢适应了这种节奏,生活也逐渐有了规律。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偶尔去超市买些日用品,做个简单的饭菜,生活虽然平淡,却也没有太多波澜。我没有太多的欲望,觉得一切都挺好,只是偶尔会想,自己能不能过得更好一些。
有时去姐姐家,她和姐夫也会聊到攒钱的话题,毕竟家里有了孩子,姐夫的压力也不小。姐姐常常会提醒他:“咱们得多存点钱,将来孩子上学怎么办,咱家得有个规划。”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很坚定,我能感觉到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姐夫总是点点头:“是,得为孩子多做打算,存点钱有个底。”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就有些羡慕,姐姐总是那么有条理、很有远见。
她似乎对生活有很清晰的规划,而我呢还是处在为生活奔波的阶段,更多的是关注着眼前的事,像是工作、日常开销这些。
有时候我会去她家做客,她和姐夫会讨论孩子的学费、未来的教育规划,偶尔聊到买房、装修、置业等问题,甚至还会考虑给孩子办夏令营。
每当她谈到这些,我才意识到自己似乎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更多,而不仅仅是局限于眼前的小目标。
我开玩笑道:“姐,听你说这些,我倒有点不敢想未来了。这些钱,真不知道该怎么攒。”
姐姐笑了笑说:“其实你不用太焦虑,想得太多反而容易累。生活就是一步一步走,攒点钱是好事,但也不能只盯着钱不放,要学会适时地享受生活。”
她说得轻松,我却一直没能完全理解她的意思,那时候我还是坚持着自己存钱的观念,觉得一切都要为将来打算,才不至于后悔。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和姐姐的生活方式有些不同。姐姐在为了孩子的未来做打算,而我依然停留在对生活的基本保障上。
生活的差距,在悄然间悄然拉开。
03“姐,这么忙啊?”我坐下时,看见她又在忙着给儿子做作业,还要整理厨房,忙得像个陀螺。
姐姐擦着额头的汗,坐到我旁边说:“哎,哪有不忙的。儿子现在这年纪,真是越来越需要花心思了。你呢,最近怎么样?还习惯工作?”
“还行,都是按部就班的,没什么大事。”我笑了笑,心里觉得姐姐好像一直都在为家庭着想。
那时我只是觉得,原来姐姐的攒钱目标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这跟我当时的想法差不多。我当时只是想着自己将来能有个存款,不至于陷入困境,就觉得足够了。
可是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年过去了。生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我注意到姐姐开始变得更加忙碌了,孩子的教育、兴趣班,还有各种生活开销,似乎都让她没了太多的空闲时间。
每次我去她家,总是看到她跟姐夫一起讨论孩子的事情,甚至连晚上休息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
“姐,你最近看起来有点累啊,工作已经够忙了,孩子还要花那么多心思。”我有些担心地问。
她笑了笑:“没事,慢慢就适应了。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虽然辛苦,但也觉得值得。”
看她这样子,我心里有些明白,姐姐的生活节奏早就不再是当年我认识的那个轻松的姐姐了。她的生活重心已经转向了孩子,照顾孩子的方方面面成了她的主要任务。
那时我并没有多想,毕竟每个家庭的状况不同,姐姐也做得对,为了孩子着想没有错。只是我越来越发现,姐姐对金钱的态度和我有些不一样。
每当我去她家,她和姐夫讨论买学区房,或者为孩子存钱的事,我心里就有些无语。
但就在两年后我才发现,我和姐姐的生活简直天差地别。
姐姐的房子已经开始考虑升级了,而我依然住在那个最初租的单间里,每月支付着不小的房租。
她每天忙着工作和孩子,想着如何能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我却还在为自己的存款和未来的保障焦虑。
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规划,完全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而我依然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担心着将来可能的困难。
这一切的差距让我开始反思,也让我更加明白,姐姐和我之间的差异,远远超过了我最初的想象。
她攒钱的意义早已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她的人生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而我依然在一个人追求着不确定的目标,生活也因此显得更加孤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