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02aae1e449a597642a1960fc6b6ac3.gif)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人这一辈子,最怕的不是胖,而是 “突然就瘦了”。尤其是那种短短三天,体重猛掉二十斤的,别高兴得太早——不是减肥成功,而是命悬一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222f239a95ea16bb68c54fb8439a20.jpg)
心衰,这个听起来像是“心碎”的病,其实比心碎可怕多了。
情场失意,大不了哭一场,吃顿火锅就缓过来了;但心脏一旦“摆烂”,全身的水肿、气喘、疲惫、憋闷就会轮番上阵,让人吃不下、睡不好,活着比死还难受。
医生为了救命,不得不让病人短时间内“疯狂掉秤”——但这可不是靠节食,而是用药物 逼身体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
这不是“减肥”,而是“泄洪”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三天掉二十斤?这也太玄乎了吧!但心衰病人的体重,并不完全是脂肪,而是 堆积在体内的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477f6875c5a8f96082afffc19e5ac2.jpg)
正常人吃喝拉撒,体液代谢井然有序,可心衰患者的心脏像个 “罢工的水泵”
血液回流受阻,大量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腿肿得像发面馒头,肚子胀得像吹满气的气球,连肺部都积满了水,稍微动一下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这个时候,医生就会 给病人使用强效利尿剂,比如呋塞米(速尿),让肾脏拼命“甩水”,以最快的速度把体内多余的液体赶出去。
病人一天尿个 七八升,体重也跟着“哗哗”往下掉——但这不是在变瘦,而是在 “泄洪”,是把那些“溺死”身体的积液排出去,让心脏减轻负担。
“水漫金山”才是要命的元凶心衰的本质,是心脏 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身体各个器官 供血不足,但更麻烦的是——血液回流不畅,大量水分渗出,导致 全身浮肿。
有个老伯,原本是个精干的瘦子,结果半年内 体重暴增三十斤,家人还以为他是“发福”了。直到有一天,他 连平躺都喘不过气来,才被家人连夜送到医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6b3a5fc5521b9555302b361b904724.jpg)
一检查,心脏已经 严重衰竭,肺里全是积水,医生当即给他上了 大剂量的利尿剂,短短三天,尿掉了十几升水,体重直接掉了 二十斤,整个人都“缩”了一圈。
但这并不是好事,而是 危机的信号——他的心脏已经 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控制好病情,随时可能发生 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中医怎么看?“水湿不化,心肾交困”西医讲心衰是 心脏的泵功能衰退,中医则认为这是 “水湿不化,心肾交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1d74a8f32efd8b1e8606cbdb1832cb.jpg)
心主血脉,肾主水液,这两者就像人体的“水循环系统”——心脏负责“抽水”,肾脏负责“排水”。
一旦心肾失调,水液代谢就会出问题,身体就会 “泡”在水里,出现浮肿、腹胀、气喘等症状。
中医治疗心衰,讲究 “温阳化气,行水利湿”,用 附子、桂枝 温补心阳,让心脏“打起精神”继续泵血;用 茯苓、泽泻 渗湿利水,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积液。
相比西医的“猛攻猛打”,中医更强调 “慢慢调理”,但两者并不冲突——急性发作时,必须靠西医救命;病情稳定后,再用中医调养,防止复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92292aee2f337504ccd45b229e607a.jpg)
有些病人看到自己 体重掉了,腿也不肿了,就以为病好了,结果 一停药,立刻反弹,比之前更严重。
心衰就像是 “房子塌了一角”,即使撑住了,也已经 结构受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造作”了。
控制心衰,关键是长久管理,而不是靠短期“泄洪”。医生让你吃的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ARB,不是为了短期见效,而是 长期保命。体重掉了,不代表病好了;不喘了,也不代表心脏恢复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7c84deb46576edf636f315bec51b27.jpg)
1. 别让高血压、糖尿病把心脏“榨干”长期高血压、糖尿病,会让心脏 超负荷运作,久而久之,就会“力竭而亡”。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在 合理范围,别让心脏受罪。
2. 盐少点吃,别让身体变成“蓄水池”盐吃太多,会让身体 疯狂锁水,加重水肿,心衰患者每天 盐摄入量不能超过3g,最好连酱油、腌菜都管住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261a35c432273c490aa37bc41df53f.jpg)
3. 适量运动,让心脏保持“弹性”别以为心衰了就该躺着不动,适量运动反而能 增强心脏的耐力,但要 循序渐进,别太激烈,防止心脏“罢工”。
4. 心情好,心脏才不会“罢工”长期焦虑、抑郁,会让交感神经 长期紧绷,加重心脏负担,控制好情绪,别让心脏“累垮”。
结语心衰,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会一天消失。“三天瘦二十斤”,看似神奇,实则是 病情恶化的信号。真正的健康,不是靠短期“泄洪”,而是靠长期管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e34332fb56946f220d85682b823e6d.jpg)
人之养生,如舟行于江,顺水而行,方可致远。身若江河,心为舟楫,舟楫不稳,江河难平。愿君谨记,养心如养家,细水长流,不让心脏“罢工”,方得安康。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 《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心力衰竭的现代诊疗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