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关注车市的朋友,应该经常听到这样几句话:智驾没有护城河,全民智驾时代来了;增程车只是过渡产品,新能源的未来一定是电车;燃油车会被逐步淘汰,跟不上时代了。
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怕被打。
首先,咱们说下全民智驾这个话题,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是智驾,智驾绝不是头顶个激光雷达就是智驾,就像是给马车装涡轮增压,该慢还是慢。
近期我们看到了很多配有智驾甚至激光雷达新能源车的车祸视频,要么是速度过快的确超出了AEB主动刹停避让的速度空间,亦或者是无法识别货车上的超宽货物即类似悬浮类货物,但是也有开启智驾甚至没能分辨出变道厢式货车的案例,所以啊,全民智驾就像是下载一个30G视频一样,进度条目前可能进展到了69%,但是只要卡一下,开春得等到北极熊穿短裤那年。
现在的智驾水平,到底谁家更靠谱呢?
首先下个结论,目前谁家的智驾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智驾,没有人的介入没有谁敢说自己家的智驾能够实现端到端。所有宣传端到端的,都是基于路况的“孤独感”——像是驾校考场一样前后左右都没车,什么主道进辅道完全不存在。
但凡遇到个突发情况,智驾都可能退出,这种智驾显然和人开依然差距巨大。哪怕作为第一梯队的ADS 3.0目前也无法做到能够在所有人能开的路段它能开。虽然新的问界M9将会搭载4d毫米波雷达以及固态激光雷达,但是狭窄路段能不能自己开,现在也不好说。
如果连座舱、芯片、激光雷达都能实现自产的华为都还不能做到任何路段的智驾,那和问界有差距,还无法实现芯片自产的车企,你觉得他们的水平又如何?还有就是几万块钱的车,上的那应该不能算智驾,智驾好歹城区能开,可以避障,除此之外确切叫个LCC自适应巡航还行,免费消费者误解。
接着说增程车是不是过渡产品。
老是有纯电拥护者说增程是过时的技术,我就纳闷了,你要说增程是过时的技术,那燃油车全都过时了?电车一百年前就有了,这电池技术的确有升级,但是也没必要抨击增程车吧?毕竟,增程车上的电池技术和你的不是一样的吗?
①、何为增程车?
增程车就是带了一台发动机的电车,插混就是带了电池的油车,这个形容比较具象化。因为增程车差一点的无非就是增程器会有噪音,但是很难传导共振,插混发动机启动,轻微的共振还是有的,而且优秀的增程车在纯电里程高、气温高、燃油不是存油的情况下,几乎听不到声音。
②、增程车相比电车的优势是什么?
增程车的确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的问题,如果增程器噪音抑制优秀的话,意味着完全就是一台电车的开车体验,动力输出大、可以开到很远的地方、用车成本低,当然对比纯电车型的用车成本还是会高不少,毕竟增程车的纯电续航目前一般都是200公里左右。但是市内上班用,也完全能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场景。
③、增程车相对电车的劣势是什么呢?
纯电续航里程短、增程器噪音应该是增程车相对纯电版本的劣势,当然了,保养发动机也会是一个方面,不过加92号油的增程器,保养起来真的没多少钱,反而可能增程车型+高阶智驾的话,保险费可能会低一些。而且今后卖车,可能带一台发动机的车会更加保值。
最后,我们说燃油车会不会被淘汰。
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要燃油车了?显然不是。目前市场的保有量而言,肯定还是纯燃油车多。毕竟,因为国产新能源的冲击,包括轩逸、凯美瑞、Rav4、宝马3系、奥迪Q5L等等车型都出现了不小的降幅,只要预算一台新能源车,可能就有几款燃油车可以选择。
①、如果说新能源车不缺拥趸者,燃油车也不缺信徒
直到今日依然有人会说一句话:只要有燃油车就不会买电车。不管是燃油车的营销渗透,还是的确有大把人喜欢燃油车,不得不承认,燃油车作为成熟和稳定的分类不可能短时间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在海外新能源车渗透速度并不快的背景下。
燃油车在高温、极端天气的表现在很多人眼中依然优于新能源车,尤其是近些年新能源车自燃事件频繁,很多人觉得还是燃油车更加安全,要知道,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②、燃油车涉及的车型更多,品牌更多。很多人喜欢宝马,但是宝马油车更多,喜欢保时捷的保时捷油车更多,所以,这些人可能不排斥新能源车,但是可选择面在这里,只能选燃油车。所以,燃油车依靠自己更庞大的产品体系,依然能支持自己的受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