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秩序格局前瞻

鹰瞳的世界 2025-02-09 06:40:31

今年是蛇年,令人想起“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俗语。加拿大比美国还大,美国要把加国并入版图,不就是蛇吞象吗?

“特氏”特赦在2021年1月6日参与国会山庄骚乱的近1600名犯罪者,等于是给极端主义者打气。他在白宫向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视频讲话,要全球每个企业到美国生产商品,来者可享受“全球最低之一的税率”,不来者就必须支付关税。他活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手持圣火令,在武林大会上发号施令:“天下至尊,舍我其谁!”

世界美丽风景▲

“特氏”口口声声“美国优先”,似乎全世界便有义务照顾美国的利益,好像是全世界欠他的。

世界发展史帝国是最常用的建立和维持秩序的形式,而全球化是这些逆本性力量的集大成者。这样,人类逐步从低层次到世界范围内不断克服差异,在更高层次上构建更大的共同体。但这并没有改变人性,只不过改变冲突的方式而已。到目前为止,这些人为的东西仍无法抗衡人性。冷战后,全球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日臻完善的法律、条约、组织和准则,以及由产业链构成的相互依赖,而当下在短短几年内即将分崩离析。私利和身份政治很容易就颠覆这些辛辛苦苦、长期积累建立起来的纽带联系和脆弱的认同。

世界美丽风景▲

“特氏”在1月25日的内华达州集会上提到,在“不远的”将来,美国可能成为一个领土“大幅扩张”的国家,为此他不惜动用经济的和军事力量。

“特氏”上任第一天签署行政命令,指示内政部在30天内,把美国地名资讯系统中的墨西哥湾改为“美利坚湾”。美国内政部24日宣布已改名;谷歌27日说,谷歌地图也会跟从。

美国的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如果成功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美国国土面积将达到2168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比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1710万平方公里)还多出约458万平方公里,起码从心理上,感觉超越美国是不可能了。对北极战略资源,地理位置和航道的控制,将彻底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使美国立于不败之地。让拜登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见鬼去吧,丛林法则再次主导国际关系。

世界美丽风景▲

现在美国认为在这个秩序中吃亏了,不再愿意承担制度成本,并有意利用帝国余威,像老牌帝国主义一样攫取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党仍期望占据道德高地来维系盟国体系,以弥补不断衰落的国力。“特氏”的共和党则认为盟国尤为可恨,揩油比敌国更甚,所以要“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支撑世界秩序的文明大厦正在崩塌。

美国的体制是为权力制衡设计的,但“特氏”已经表现出能够打破传统制衡的“非凡”能力。他的优点是不会为意识形态或政治正确而犯傻。美国成为一个“新式帝国”后,如何维系它建立的所谓国际秩序,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小国家面临的挑战。

世界美丽风景▲

新兴大国的崛起,是美国转换国际角色的根本原因。

华夏大国有一系列展示国力的动作。继去年11月珠海航展展示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后,12月26日,亮相两款第六代战机,美军太平洋司令罕见出来对华夏的突破进展表示钦佩,并表示无意同中国搞军备竞赛。之后又有空天飞机的突破,并在“特氏”就职当天发布大型语言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把美国的人工智能界搅得天翻地覆。对美国的信息很明确:收回你的傲慢,我们不吃这一套!

世界美丽风景▲

当下美国民主政治内部激烈的纷争使决策跟不上形势,甚至出现瘫痪。

强人政治往往一时表现得很有效率。“特氏现象”是最高领袖自负自恋中,独断专行的必然逻辑。人性难移,有实力后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是地球“霸主”了,当年的希特勒、东条英机亦然。

世界美丽风景▲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自认为国际角色改变。

二战后美国一手建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在冷战中不断受到苏联阵营挑战;直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方一统天下。但自始至终,它由美国独家领导并负担几乎全部成本。同历史上各类帝国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帝国形式,也是最“开明”的——尤其在冷战中,美国对盟友的宽容和慷慨,成就了“东亚四小龙奇迹”和欧洲的复兴。

世界美丽风景▲

丛林世界使人人自危,产生对稳定秩序的需求。

人类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明不同的机制来弥合这种与生俱来的本性,如家族、贸易、宗教、国家、帝国、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条约和行为准则等。

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常见的政治组织形式,它的基础是人的本性——恃强凌弱,唯我独尊,唯利是图。自由主义秩序建立的80年来,出现过一长串战争过时论和文明进化论者。1985年,理查德·罗塞克兰斯(Richard Rosecrance)发表《贸易国的崛起》一书,描述一个用国际贸易取代征服的新时代;哈佛的史蒂芬·平克在《人性中善良的天使》(2011年)一书中,系统阐述文明进步的原因和表现;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2014年)也颇自信地宣称战争已过时。当然,美国二战后在欧洲老牌殖民帝国解体中的作用,以及卡特总统在1977年签署条约,将巴拿马运河管辖权交给巴拿马的壮举,似乎都让人感到人类进步了。

世界美丽风景▲

但进步中的“杂音”,但是还没有出“大格”。

里根总统1983年出兵格林纳达推翻左翼政府,老布什总统在1989年就职演说中,刚刚宣布完美国将以一个“更善良、更温和”(kinder、gentler)形象出现于世不久,就出兵将巴拿马总统诺列加逮捕归案,到美国受审并服刑。其实在各国领导者中,基于人本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在少数。如俄罗斯的沙俄梦想。华夏吃沙俄的亏最多,但不少网民不无羡慕地称他为“某某大帝”,说明同样的人性在作祟。

世界美丽风景▲

“帝国”这个强盗逻辑使人们从道义上感到不舒服,但那是因文明而产生的不适,在人性上并不违和。

文明并没有彻底改变人性:现代文明还不足300年,而且多数时间是战乱纷呈,弱肉强食。真正和平的年代也就是二战后,并且是在美国霸权以及美苏核恐怖平衡下取得的。

究其原因,乃法律、秩序须由强权建立并维持;一旦强权没有了,法律光靠自觉就难持久。灾难使权力出现真空,如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屡次出现哄抢店铺;洛杉矶大火中人们自觉组织起来,弥补强权警力的真空,防止出现大规模抢劫。美国在二战后的军事实力举世无双,经济占全球一半以上,这是美国式“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底气。这个底气的耗散是美国角色转换的根本原因。这情形如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美国国内也是如此。

世界美丽风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主的道路一直不顺,民主政治难以应对接踵而至的各种危机。

普氏集权下的雷厉风行反而更对多数民众的胃口,他的支持率一直很高。近一二十年来,世界政治的一个趋势,是民主退潮和强人政治纷纷在各国出现。它反映出来的并非民主和威权制度的优劣,而是这个巨变时代对领导力的要求。怎么有效、持久地满足这个要求,是民主和威权这两大类型政治制度都没有解决好的难题。

世界美丽风景▲

“特氏”在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后立刻一鸣惊人——“美国已经70年没有扩张领土了”“现在是时候了”。

他想将加拿大纳入成为美国的第51州;从丹麦手中强行收购格陵兰岛;从巴拿马手中夺回巴拿马运河;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利坚湾”。借用当年伟人第一次访苏时的话,就是“既有好吃的,也有好看的”。美国会扩大为幅员最广的国家,为美国永远称霸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好吃的”;墨西哥湾更名“美利坚湾”,巴拿马运河更名为“特朗普运河”——这是“好看的”。

世界美丽风景▲

Pax Americana有好几个中文译法,包括:美国治下的和平、美式和平、美利坚治世、美利坚和平等。不管怎么译,它指的是战后以来由美国主导下相对和平的世界秩序。在一些美国人看来,这个秩序已随特朗普的二进宫结束。

曾任美国驻欧盟大使的达尔德尔(Ivo H. Daalder)去年11月就曾在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发表文章,宣称美国治下和平将在今年1月20日随“特氏”宣誓就职而结束。1月30日,他和另一位学者林赛(J.M. Lindsay)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又一次如此宣告,并进一步说,世界将回到19世纪欧洲的强权政治(Power Politics)时代。

世界美丽风景▲

为什么这么说?两人称: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秩序诞生于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随着特朗普的二度就职而死亡。

“特氏”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一秩序不利于美国,因为它让美国背负维护全球秩序的重担,并让盟友砍菜头。国务卿鲁比奥在参议院的确认听证会上也宣称:“战后秩序不只已经过时,它现在也成了对付我们的武器。”

与此同时,“特氏”对美国支持乌克兰和台湾都持怀疑态度,并急切要采用关税手段对付其他国家,威胁要拿回巴拿马运河,兼并加拿大和格陵兰,清楚显示他怀揣着回到19世纪强权政治和势力范围的意图,虽然他没有在外交政策中如此明言。

世界美丽风景▲

强权政治是欧洲强权瓜分天下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时代。

这符合“特氏”的想法,美国优先,只管住自己的利益和势力范围,也就是称霸西半球,有回归门罗主义的味道。真的如此吗?看来还很难说。因为“特氏”也就是再多做四年而已,四年后美国政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也说不准。四年内,“特氏”或许可以颐指气使,呼风唤雨,大闹白宫,但是否就能掀翻“深国”牢固的地盘,实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世界美丽风景▲

无论如何,美国号令天下的时代确实已渐渐在没落,而接下来的四年只会加速这个进程。

简单说有好几个原因。首先,是众叛亲离。“特氏”只想做天下第一,只要别人给他好处,占便宜,但却不愿意领导世界,这是在自毁长城,因为谁也忍受不了这样的霸道作风。他越是蛮横无礼,滥用强力,就越是会失去人心,失人心则失天下。

比如,对近邻巴拿马、墨西哥和加拿大下手,单方面加征关税,出言恫吓,不尊重甚至尽情戏谑和嘲弄它们的政府领导人,这必然引起邻国民众的反感和厌恶。同样的,除了加征关税,还强要北约国家缴交更高的保护费,增加国防开支买美国的武器,也必然令一众盟国寒心。

世界美丽风景▲

其次,是脱群孤立。“特氏”一上任就发出行政令,宣布美国再次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协定。

世界卫生和地球暖化都是当今世界面对的重大课题,而堂堂大国竟然撒手不管,脱群行为使路人为之侧目。语云:一之为甚,岂可再乎!特朗普却偏偏肆意为之。如此折腾,肯定只有折损美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和信誉,遑论占据道德高地。

世界美丽风景▲

其三,是加剧内乱。如同上一任期,“特氏”一上台就迫不及待着手推翻前朝的几乎所有政策和措施。

在宣誓就职当天,一口气签署40多道总统行政令,包括:赦免约1500名国会山骚乱参与者,并为其中14人减刑、取消电动车推广政策、取消出生公民权、停止联邦政府和军队中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政策、驱逐大批非法移民等等。这些政令全面翻转拜登和民主党的政策,一下子从极左(所谓进步)转到极右(所谓保守)。

由于这些都是美国国内极具争议性和撕裂社会的课题,即所谓的文化战争,因此必然要引起社会更加不安,激化两派人马的对立和分化,也可能引发民主党人的反扑和各种相关的诉讼。“特氏”不可能一味通过对外课题转移视线,他肯定也必须花大精神和气力来应对国内乱局。这一来,美国在他的任期内就更加无心也无力去思考或构建什么新的世界秩序,只能听由美国治下的和平日益陵夷。

世界美丽风景▲

但其余的世界(the rest)和美国的对手并不会止步不前;反之,它们正在努力推动构建新的多极世界秩序,以取代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尤其是苏联瓦解后的单极秩序。

世界因此正处在一个两股主要势力(美国主导和反美国主导)此消彼长和激烈博弈的不确定阶段。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肯定是对美国不利的。

把美国优先和华夏所提出的三大倡议,即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对比,可谓高下立见。至少三个倡议听起来是符合共存共荣大原则的。一个是要自私自利,讲究强权即真理、实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必然导致 “弱肉强食”(dog eat dog)的世界。一个则大谈天下为公、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哪个能得人心不言而喻。

世界美丽风景▲

确实,一个大国必须有大国的样子,如担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尊重国际法,树立良好的行为模范。

如果大国的行为举止像流氓地痞,自然就称不上大国,单靠穷兵黩武,也不可能保住一个已经过时的世界秩序。美国不幸正走上这样一条歧路,既要称霸天下,又要自我孤立于天下,迟早要被排斥在新的世界秩序之外。

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世事如棋局局新,经过超过一甲子的变迁,旧的世界秩序的确已经不合时宜了。但绝不是鲁比奥所理解的“成了对付美国的武器”,而是不再适合由美国单极称霸,就如衣服不再合身,必须换上新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14年出版的《世界秩序》一书中就已指出:一、现有的秩序已被重新定义;二、现有的势力均衡已发生根本的变化。要避免过去大国争斗的悲剧,只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是什么样子还有待磨合。

世界美丽风景▲

其次,今天的全球北方已不再是过去的全球北方,可以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和制定世界秩序的时代早已是历史陈迹。全球南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它们有越来越大的实力和发言权。所以,世界会形成怎样的新秩序,不可能再由西方列强说了算,更不可能再只由美国说了算。走向多极化看来是多数人的共识。

世界美丽风景▲

走笔至此,兴之所至,“深度求索”(DeepSeek)了一下,所得到的答案是:“总体而言,世界秩序的发展将是一个多极化的过程,各国和地区将在全球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同时,全球问题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和多边解决方案。未来的世界秩序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但也可能通过合作与对话找到新的平衡点。”对这个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相信不少人会说:噫!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新秩序什么时候能够形成,相信也没人晓得,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大国斗争日益剧烈,还必须经历一个曲折艰难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世界美丽风景▲

《小孤山》宋代: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鹰瞳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