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支招:开学啦,孩子还没玩够怎么办?

育儿专家 2025-02-21 13:18:26

一到开学季,总会充满各种“鸡飞狗跳”的场景。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抱怨:她家6岁的孩子最近成了“起床特困户”,跟学校的作息完全脱节,每天起床就是一场“拉锯战”。

朋友焦虑地问孩子:“马上要开学了,你怎么还这么懒散?

”孩子却一脸无辜地说:“我还想多睡会儿,去学校好麻烦。

”这句话虽是孩子的真心话,却让家长头疼不已。

其实,不只是孩子,很多家长也会因为临近开学而产生焦虑。

怎样让孩子从假期的松散状态中调整过来?

怎么缓解这时期的情绪低落?

今天我们就从几个实用的小方法聊起,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轻松面对开学季。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作息

假期生活总是让人“惯坏”,尤其是手机、游戏、熬夜,把学校的作息习惯拉得越来越远。

那怎么让孩子顺利调整到上学的生物钟呢?

简单的做法就是“逐步倒时差”。

比如,可以提前一周,每天让孩子的作息时间往学校时间表靠拢半小时左右。

起床时间先从8点调到7点半,一点一点往前挪,到开学那天,通过循序渐进的调整,孩子就不会觉得落差太大。

另外,晚上入睡前可以试着让孩子减少接触电子设备,比如玩游戏、刷视频,改成听些舒缓的音频故事,让情绪慢下来。

是不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其实成年人调整作息也是一样的逻辑,只不过孩子更需要我们引导和辅助。

如果直接要求今天睡得晚,明天就按学校标准起床,不仅会让孩子疲惫,还容易引起对开学的反感。

所以,调整作息的关键,是“缓慢引导”。

营养饮食助力新学期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的精力和情绪很多时候都在饮食上打了结。

如果假期里孩子的饮食被太多零食或者高糖饮品“入侵”,那这时候调整饮食更加重要了。

部分食物对放松情绪和激发积极心态很有帮助。

比如牛奶和香蕉中含有的色氨酸,可以促进一种叫血清素的物质分泌,这对缓解焦虑非常有效。

另外,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鸡蛋、坚果,也被认为能帮助增强稳定的情绪表现。

相反,甜食或者含糖饮料可能导致短暂的情绪高涨,但随之而来的反而是低落的感觉。

所以,与其给孩子提供糖果奖励,不如为他们准备一份营养健康又美味的点心。

记住,让孩子慢慢把生活状态和饮食习惯调整到“轻负模式”,身体和心理都轻盈一些,迎接新学期也会更舒服。

心理放松的小技巧

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孩子没什么压力,因为他们只需要学习就好了。

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孩子说出“我不想去上学”时,背后可能藏着很多他们不能表达的情绪,比如害怕考试、对新同学不适应,甚至纯粹对假期的依赖感。

这些情绪都需要我们及时介入,帮助他们找到化解的方法。

针对此,有一些简单操作的放松技巧可以试试。

比如“蝴蝶拍”,让孩子双臂交叉轻拍肩膀,这种节奏感能有效缓解情绪紧张。

或者“4-7-8呼吸法”,要求孩子用4秒吸气,屏住呼吸7秒,再用8秒呼气,持续几轮下来,会明显感受到心情放松。

不想故意安排技巧的家长,也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冥想一个让他们有安全感和愉快的画面,比如海滩、蓝天、森林。

短短几分钟的安静沉浸,有助于他们减少心理负担。

心理上的“解压”是开学调整中很重要的一环,不需要刻意安慰或说教,更多是“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过渡他们的情绪状态。

学习困难综合征的识别与应对

开学季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或者表现出明显困难。

很多家长可能以为这不过是孩子偷懒,却不知道有些孩子可能真的是心理或能力上的障碍。

有一种叫“学习困难综合征”的问题,是许多儿童因为精神心理问题或者发育问题,而没法正常达成学习目标。

比如阅读困难、计算不精准,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背后的生理、心理问题在阻碍。

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尽快发现问题,并且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调整家庭学习环境。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适时通过专业机构寻求帮助会是更高效的解决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困难可能只是短期现象,通过一些环境调整就可以缓解。

但如果长期反复出现,对孩子的表现还是要足够重视。

结尾:**让开学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每次开学都像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旅程,孩子在期待与抗拒之间摇摆,其实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应的步伐。

家长要做的,不是焦虑地让孩子马上“回归正轨”,而是以一个“调节员”的角色,帮助孩子找到生活与学习的平衡。

其实,孩子的心理调节能力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强。

只要给予足够的引导和尊重,我们的轻声鼓励往往比大声的催促更能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毕竟,开学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任务,也是全家人迎接新节奏的一种方式。

所以,不妨把它变成一个“值得期待”的过程,而不是“力求尽快结束”的难关。

0 阅读:0
育儿专家

育儿专家

专注儿童教育,助力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