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亮精讲《传习录》(27)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09-25 10:54:35

原文: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 精 讲 \

回到已发和未发上,在《中庸》里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在它没发的时候叫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出来好了叫作和。

仁义礼智,陆澄说是已经表现出来了。王阳明说:“是。”已发就是已经从心里头表现到外面了。它有个形了,有了象了,你才能够命名它,所以叫它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这个问题很重要,陆澄是他得力的学生,就赶紧抓着往下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不就成了性之表德了?成了性的表现的德性了,这是等于逼老师呢。

孔子说,颜回不是助我者,颜回从来不给老师提问题,颜回闻一知十,孔子说颜回不是帮助我的。

子贡问题不断,孔子一回答,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这就激发孔子做表法。这个话题从哪儿来的?是从孟子来的,孟子论证仁义在心里头不在外。

他论证的方法是什么?恻隐。“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我们都有恻隐之心,这是仁的根据,仁的开端。这种羞耻感,这种好恶感,是义。

辞让是礼,是非是智,恻隐之心是仁,羞恶之心是义。内心里合适不合适,正义不正义,产生你的羞愧憎恶的情愫,孟子说,这都在心里头,都不是表德,都是内法。在这里王阳明就把心学向心体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孟子说它在里头,王阳明说它已经到了外头。但是,王阳明也不会留下话把儿,底下就在绕着说,仁义礼智也好,恻隐辞让、是非羞恶也好,都是一个东西,都是性,性在王阳明这里相当于心体。

王阳明就开始分析,“自其形体也,谓之天”,它是上天赋予的一种功能,“主宰也,谓之帝”,性决定我们的视听言动,它是我们的主宰,是掌握权柄的人。

“流行也,谓之命”就是说生老病死,性在人间的这些表现形态谓之命。它赋予人,就叫性。“主于身也,谓之心。”这叫异名同实。

虽然说了好多,但是根还是一个东西。再回过来说心之发也,你的心体一发动,“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

这就好像一个人,在他爹面前叫儿子,在他儿子面前叫爹,这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点,叫作“角色伦理”。

你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你是一个角色,对于妻子你是丈夫,对于丈夫你是妻子,不同的场域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骨子里,性是一个,就好像人是一个一样。

不论叫我老师、叫我大哥、叫我老弟一样,我还是我,这个性还是一个性。你说仁义礼智也好,恻隐是非也好,都一样的,所以你只有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你在性上开悟了以后,天下的道理就了然了,因为心外无理。

其实,这时候王阳明贴着性说还在程朱理学的术语体系里面,程朱说到了“性即理”,性和理是通的。

到王阳明这里为什么叫心学呢?他把性又进了一步,“心即理”,孟子的仁义礼智在心里,王阳明说已经是表德了,王阳明向纵深发展了。

“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你在性上开悟了以后,天下的道理就了然了,只有你在心性上功夫透了,人情事变乃至山河大地, 都一目了然,是一个道理。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