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山西私盐贩子救下3000红军,建国后军长发动6次全省寻人

纸起城楼史书 2025-01-05 22:28:37

《1934年,山西私盐贩子救下3000红军,建国后军长发动6次全省寻人》

寒风凛冽的深秋,红二十五军陷入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山西籍的年轻私盐贩子挺身而出,用他对山路的熟悉,在数九寒天里带领3000名红军战士绕过敌人的重重包围。这个只有23岁的年轻人,不仅为红军带路,还冒着生命危险为负伤战士购买药品和食盐。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军长程子华始终念记着这份恩情,曾下达6次全省寻人指令。这位救下3000红军的恩人究竟是谁?他与红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绝境中的红二十五军

1934年的深秋,豫西山区寒气逼人。红二十五军的将士们正在经历着一场生死考验。

11月11日这天,在光山县花山寨的一间破旧茅屋里,鄂豫皖省委的几位领导正围坐在一张方桌前。油灯昏暗的光线下,程子华军长和吴焕先政委正在认真研究地图。桌上摊开的是一张已经泛黄的豫西地形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军的驻地和兵力分布。

"必须立即突围,继续留在这里只会被敌人围困!"程子华指着地图上的平汉铁路,沉声说道。经过激烈讨论,省委一致同意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

这个决定刚做出没几天,独树镇战斗就打响了。当时,敌人的骑兵部队犹如饿狼般扑向红军阵地。战士们靠着几棵光秃秃的树木作掩护,顽强抵抗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阵地前爆炸,激起漫天黄土。一名战士的右臂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但他咬紧牙关,继续用左手扣动扳机。程子华看到这一幕,立即下令:"伤员撤到后方,其他人继续坚守阵地!"

拐河战斗更是惨烈。敌人的数万大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企图将红二十五军一口吞掉。战士们在零下的气温中,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同志们,敌人就像一只纸老虎,我们一定能突出重围!"战斗中,吴焕先政委的话语给战士们注入了力量。

经过激战,红二十五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但是,这支队伍已经连续作战多日,粮草补给严重不足。有的战士已经三天没吃上一顿热饭,有的伤员因为缺少药品,伤口开始发炎。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民党军在卢氏县城以南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敌军派出了一个师团,连夜行军200多里抢先占据了朱阳关。与此同时,另一支"追剿队"也在后方紧追不舍。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我们该往哪里去?"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指战员的心头。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背着盐筐的年轻人出现在了红军队伍面前,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红二十五军的命运。

二、命运的转折点

在寒冷的深山里,一位身材瘦小的年轻人正在艰难地挑着盐筐前行。这个名叫陈廷贤的年轻人,从12岁就开始在晋、豫、陕三省的山间小道上来回穿梭。当时,他正准备从山西运送一担盐到河南卢氏县。

"站住!前面是什么人?"一声呵斥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几名红军战士从树后走出,将陈廷贤拦下。陈廷贤停下脚步,放下肩上的盐担。

"报告首长,是个挑盐的。"战士们将陈廷贤带到了红军指挥部。

程子华军长正在帐篷里和几位指战员商议突围路线。看到被带来的陈廷贤,程子华放下手中的地图,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你经常在这些山路上跑买卖?"程子华问道。

"是的,从12岁开始就走这些山路。那年老家闹灾荒,外婆带着我逃荒到这里,后来就一直在这里讨生活。"陈廷贤如实回答。

"老家是哪里的?"程子华又问。

"山西晋城。"陈廷贤说着,指向北方,"从这里到晋城,我至少走过几十回。"

程子华和吴焕先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就是他们寻找的突围向导。

"这附近可有绕过卢氏城的小路?"程子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陈廷贤点点头:"有一条羊肠小道,很少有人知道。我为了避开官府的盐税,经常走那条路。"

程子华立即邀请陈廷贤坐下,仔细询问那条小路的具体情况。通过交谈,程子华了解到,这条偏僻的山路虽然崎岖难行,但确实能绕过敌人的布防,直通陕南。

"你愿意带我们走这条路吗?"程子华真诚地问道。

陈廷贤没有立即回答。帐篷外,一队担架正抬着几名伤员经过。有的伤员因为伤口感染而发高烧,有的则因为缺少食盐而虚弱不堪。

"我可以带路,但是伤员需要药,战士们也需要盐。"陈廷贤说着,指了指自己的盐担,"我先把这些盐送给你们。"

程子华握住了陈廷贤的手:"好!我代表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感谢你!"

就这样,这位山西的年轻盐贩,成为了红二十五军突围的关键人物。他不仅要带领整支部队穿越险峻的山路,还要为红军购买急需的药品和食盐。而这个决定,将让他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惊心动魄的突围之路

12月5日凌晨,天还未亮,陈廷贤已经站在了红军队伍的最前方。寒风呼啸,枯黄的野草在风中摇曳,远处的百盘岭若隐若现。

"这条路我走过几百回了,白天看着容易,晚上走要格外小心。"陈廷贤一边说,一边用木棍试探着前方的路况。

百盘岭不愧其名,山路盘旋曲折,好似一条巨龙匍匐在群山之间。部队开始攀爬时,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红军战士们背着枪,扶着伤员,踩着湿滑的石阶,一步一步地向上挪动。

"当心!这里路滑!"陈廷贤不时提醒着后面的战士。在一处特别陡峭的转弯处,他甚至用随身携带的绳子搭起了简易扶手,让伤员能够安全通过。

就在红军艰难前行之际,陈廷贤突然停下脚步,示意大家噤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是敌人的骑兵在巡逻。全队立即隐蔽在路边的灌木丛中,屏住呼吸等待敌人经过。

等敌人走远后,陈廷贤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到了中午时分,队伍终于爬上了百盘岭的最高处。但是,新的考验又来了——前方就是龙驹寨。

"龙驹寨有敌人的岗哨,但是我知道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去。"陈廷贤指着山脊上的一条羊肠小道说道。这条小道如此隐蔽,若不是常年在此行走的人,根本无法发现。

可就在这时,一名伤员的伤口突然裂开,急需包扎和用药。陈廷贤二话不说,主动请缨:"我去卢氏县城买药,顺便打探敌情。"

趁着夜色,陈廷贤换上了平常的衣服,背着盐筐混入了集市。他不仅买到了急需的药品,还打听到敌人正在沿着官道搜索红军的消息。更重要的是,他还从当地的老百姓那里得到了支援。

一位姓王的老农得知是给红军送药,立即从自家的地窖里取出了几斤盐和一些止血的草药,硬塞给了陈廷贤:"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等陈廷贤回到队伍时,已经是第二天拂晓。有了药品和盐分的补充,伤员们的情况明显好转。队伍继续向前推进,经过神秘山路,终于到达了小官坡。

"过了小官坡,前面就是铁锁关了。"陈廷贤指着远处说道。铁锁关是进入陕南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旦越过,红军就能摆脱敌人的包围。

就这样,在陈廷贤的带领下,红二十五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这一路上,他们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还要时刻提防敌人的搜捕。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每一刻都可能遭遇伏击。但是,在陈廷贤的精准指引和当地百姓的支持下,这支英勇的队伍终于走出了险境。

四、成功突围后的感人一幕

在成功越过铁锁关的第二天清晨,程子华军长专门召集全体指战员,准备为陈廷贤举行一个简单的感谢仪式。

"陈同志,没有你,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突出重围。这是我们凑的一些大洋,请你收下。"程子华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包着红布的小包递给陈廷贤。

陈廷贤连连摆手:"我不能要这个。我挑盐的时候,经常在这些山路上遇到逃难的老百姓,他们饿着肚子也要分给我一口粮食。现在红军遇到困难,我帮忙带个路,这是应该的。"

"那至少让我们给你写个证明吧。"吴焕先政委说着,从挎包里取出纸笔。

就在战士们准备写证明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零星的枪声。原来是敌人的一支小分队发现了红军的踪迹。

"快,陈同志,你得立即离开这里。"程子华和吴焕先赶紧催促道,"待在这里太危险了。"

临走前,吴焕先政委迅速在一张粗糙的草纸上写下了几行字:"陈廷贤同志不畏艰险,甘冒生命危险,为我红二十五军带路突围,又多次为伤病员采买药品。特此证明,以表感谢。"

纸条上还郑重地摁上了红二十五军的印章。这张简单的纸条,在后来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你要把这个纸条藏好,将来用得着。"程子华叮嘱道,"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陈廷贤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衣襟里。此时,又是一阵急促的枪声传来,敌人似乎越来越近了。

"快走吧,我们会把敌人引开。"程子华拍了拍陈廷贤的肩膀。

陈廷贤背起他的盐筐,转身走上了来时的山路。这一别,就是十五年。他继续着他的私盐生意,在这片山区来来往往。每当路过当年带领红军走过的那些险要关口,那张特殊的纸条就会在他的衣襟里轻轻作响。

红二十五军则继续他们的长征。在陕南,他们先后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成功开辟了鄂豫陕根据地。期间,程子华和战士们经常提起这位勇敢的带路人,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再也没能找到这位山路上的恩人。

人海茫茫,战火纷飞,但这份革命情谊永远铭记在红军将士们的心中。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那条崎岖的山路,那位背着盐筐的年轻人,都成为了红二十五军历史上最动人的一幕。

五、建国后的寻人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当时的程子华已经担任了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和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一次省委会议结束后,程子华突然提起了十五年前那段难忘的经历。

"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位救命恩人!"程子华当即在办公室里召集几位老同志,回忆当年的细节。但是,大家只记得那是个姓陈的年轻人,具体名字却记不太清了。

1950年春,程子华下达了第一次全省寻人指令。寻人通告贴满了晋城的大街小巷,但是没有找到那个名叫"陈廷献"的人。原来,当年在匆忙之中,大家把"陈廷贤"听成了"陈廷献"。

1951年秋,第二次寻人行动开始了。这一次,程子华派人专门去了当年红军经过的路线,挨家挨户地打听。可是,战争年代,很多人都已经搬迁,线索依然断了。

1952年,程子华又发起了第三次寻人。这一次,他让人在晋城的集市上设立了专门的寻人点,希望通过赶集的乡亲们打听消息。

1953年的第四次寻人,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晋城地区。当地政府发动了基层干部,挨村挨户地排查。

1954年,第五次寻人开始后,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有位老乡说,他认识一个经常挑盐的陈姓人家,就住在晋城西南的一个小山村里。程子华立即派人前去查看,但到了那里才发现,那是另一位挑盐的老人。

1955年初,第六次寻人行动开展时,程子华特意嘱咐工作组:"一定要把当年的情况说得详细一些,也许我们找错了名字。"

就在这一年的深秋,一位老红军在晋城农村做调研时,偶然遇到了一位老人。闲聊中得知,这位老人年轻时就在晋、豫、陕一带挑盐为生。更巧的是,他还保存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正是当年吴焕先政委写的那张证明。

"您就是陈廷贤同志?"老红军激动地问道。

原来,陈廷贤这些年一直在老家务农。他把那张珍贵的纸条一直贴身收藏,但从未对外人提起过当年的事。

消息很快传到了程子华那里。可惜的是,由于工作调动,程子华未能亲自见到这位老朋友。而此时的吴焕先政委,也已经在1935年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但是,这个感人的故事在红二十五军的战士中间广为流传。一个普通的盐贩子,用他的勇气和智慧,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一支革命队伍。而一位高级领导干部,为了寻找这位恩人,前后六次发动全省寻人,这份革命友谊感动了无数人。

0 阅读:0
纸起城楼史书

纸起城楼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