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合美国阻挠,到生产线重启,俄罗斯对中国求购图-160态度未变

浩舞默画历史 2025-01-15 10:44:39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前言

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列装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命令,全面复苏战略力量的趋势终于在在俄罗斯空中力量上逐渐体现出来。

其实我国一直关注着图-160轰炸机的发展,可多年以来,俄罗斯的态度却让人捉摸不透,从联合美国阻挠,到生产线重启,他们对我们求购图-160的态度始终未变。

图-160轰炸机

1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当机立断,决定研制一种先进的战略轰炸机。

这一提议在当时得到了很多苏联高层的认可。

多年以来,主力轰炸机图-95在空中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尤其是面对美国,亚音速的突防能力完完全全被美国防空网限制。

1981年年底,苏联一鸣惊人,研制的图-160首次进行试飞,这让美国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但从外形上来看,图-160和同时代美国的王牌武器——B-1B十分相似,并且具备修长的和变后掠翼融合在一起的机身。

【图-160M2新型轰炸机首飞】

可看到发动机布局都和美国战机如此相似,这难免让人产生怀疑,因此西方媒体开始大做文章,是不是苏联抄袭了美国人的研发设计?

这种说法颇有些空穴来风的意思,抄袭的可能性几乎等同于零。

【首架新型图-160M2轰炸机】

毕竟二者都在同一时代研发出来,两国在军备竞赛中的表现难分伯仲,仅仅是外形相似就判定为抄袭,实在有失偏颇。

不论是修长的机身还是变后掠翼设计,最终目的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以及让飞机在更多的起降距离完成一系列任务。

美国B-1B轰炸机

为了让图-160更具威慑力,苏联给其配备了Kh-55巡航导弹,不仅让图-160在低空突防中取得了优异的表现,还能使用导弹攻击重要目标,杀伤力十足。

Kh-55巡航导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最大的继承国,自然将图-160收入囊中,并且于1992年正式服役,一鼓作气制造了18架。

而乌克兰也靠着之前的影响力,获得了十几架图-160以及图95轰炸机,为后续被阻挠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国家航空博物馆里的图-160轰炸机

普京接过叶利钦手中的接力棒后,将发展重点转移到战略力量全面复苏上,在此期间,图-160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的战略空中力量,主要来自于苏联,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前有东欧剧变,后又苏联解体,战略空中力量已经出现严重衰退现象。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来到新世纪的俄罗斯已经不得不重视低强度冲突中的常规作战任务。

可在当时,普京眼前的却是个烂摊子。

俄罗斯战略空军——空军第37军主要由16架图-160型“海盗旗”式战略轰炸机和64架-95型“熊”式战略轰炸机组成,前者是苏联最后一代的产品,但却是俄罗斯最新一代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苏联造一半的图-160轰炸机

俄罗斯装备数量实在过少,一直无法负担是执行战略威慑任务,因此普京进行全面战略复苏也算是俄罗斯重振旗鼓的必经之路。

2

全面复苏不仅仅对于俄罗斯十分重要,对于曾经的成员国同样重要,急需发展契机的乌克兰便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苏联解体后留给乌克兰足足19架图-160轰炸机,当我们表明了求购想法后,俄罗斯竟然联合美国横插一脚。

美国的举动并出人意料,在他们看来,只要我们获得提升就一定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当图-160来到中国后,美国就感觉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就要面临不必要的挑战。

尤其是第一岛链乃至关岛地区更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便开始通过外交手段施压,要求乌克兰要销毁苏联留下的全部轰炸机。

美国的霸权心态早就让人见怪不怪。

我国发展国防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东亚各国没说什么,东南亚各国也没有持反对意见的,唯独大洋彼岸的美国,竟然选择“挺身而出”。

1994年,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乌克兰彻底放弃了核武器。

可俄罗斯出手阻挠欲意何为?他们竟然担心我们和乌克兰建立合作后,会增大在东欧的影响力。

实在是杞人忧天,我们什么时候插手过东欧地区的事务?之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当然也不会。

于是得知我国求购图-160的想法后,俄罗斯立马出面反对。

乌克兰虽并非强国,但也不可能任人摆布,直到美俄两国不断威逼利诱,乌克兰还是做出了妥协。

毕竟当时还欠着俄罗斯大笔贷款,也不像如今这样彻底和俄罗斯撕破脸皮。

既然俄罗斯和美国齐齐出面,乌克兰最终把图-160轰炸机以及图-95轰炸机还有众多Kh-55巡航导弹,出售给了俄罗斯,用于抵消当时的欠款。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卷入更大的纷争,乌克兰一不做二不休,拆解部分图-160,让我国错失了引进图-160的机会。

3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对于中俄关系来讲同样如此。

苏联进入普京时代后,中俄友好一直都是主旋律,但在俄罗斯内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中国威胁论”仍旧有很市场,并且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这种论调缘何而起?

首先便是历史因素,从沙俄时期以及后续的中苏交恶,反华宣传在俄罗斯内部一直广泛流传。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的挑拨也一直在从中作梗。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眼中,他们不能看到中俄友好互助的画面,一直千方百计地在俄罗斯散播我国的负面言论。

资料图:历史上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示意图。

2008年俄罗斯《侧面》周刊一语道破真相,原来从1992年开始,美国国务院就开始向俄罗斯民众传输一种极端思想——俄罗斯面临的战略威胁主要来自中国。

真实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但美国的话术实在高明,竟然让一众俄罗斯民众深信不疑,其中也不乏相当一部分精英阶层。

近些年来,俄罗斯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他们在各个领域都一再强调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其他国家和民族向俄罗斯发起所谓的“挑战”。

看到我国崛起,看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科技水平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就感到惶恐,再加上西方势力的大力渲染,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水涨船高。

这一类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大都继承了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一直高呼重振俄罗斯帝国的雄风,不论对我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民族偏见,甚至还会发起恶毒的语言攻击。

曾经的人民联盟党领导人——巴卜林和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日里诺夫斯基看来,现在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想要消灭他们,一个是美国,另一个竟然是我国。

可回顾历史,我国在近代史以来和俄罗斯的交往中,很多时候往往以受害者的角色出场。

不论是沙俄时期凭借不平等条约瓜分土地、索要赔款,还是中苏交恶后在边境地区挑起事端,我们遭到了不公平对待。

结语

但从现阶段看来,这种丧失理智的极端分子暂时无法主导俄罗斯政坛。

主导俄罗斯政坛的依旧主张东西方平衡、与中国友好发展,并且现在看来,这种主流论调还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可我们绝不能忽视俄罗斯内部“中国威胁论”的潜在威胁,并且要未雨绸缪,警惕其内部激进分子的无理举动。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苏联解体后制造的第一架图-160首飞,美媒:俄为何要复活有41年历史的飞机?——环球时报新媒体2022-01-16 13:45环球时报新媒体官方账号

2.如果乌克兰重新拥核,就能威慑俄罗斯吗?——媒体:底线思维 2024-12-05 11:17

0 阅读:0
浩舞默画历史

浩舞默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