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中西方火枪装备的比较

老伊涅槃 2024-09-08 08:47:05

龚胜泉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解释,武器装备(Weapons and Equipments) 是指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运行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通常分为战斗装备和保障装备,战斗装备是指在军事行动中直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人各种设施的技术手段,保障装备是为了有效使用战斗装备所必需的军事技术器材。如果用18 世纪清代官私著述及档案的表达方式来说,武器装备这一概念应当称之为“军器”。

军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当时, 刀箭枪炮等物统称为军械。从狭义上讲,军器即是指军用器械而言,但广义上的军器不仅包括军械,而且包括军装、军帐、船只以及其军中所用之器具。《皇朝通典》下面这段话概括了清代军器的基本的状况:“凡给发军器,金鼓以示进退之节, 海螺以定朝昏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视,甲胄以卫身,器械以制敌,各营兵之专习者为弓箭、为鸟枪、为炮、为藤牌, 兼习者为长枪、为大刀、为挑刀,水师则有排枪、钩镰枪、标枪、大斧、火箭之属, 水陆异用, 险易异宜, 习者期纯熟,教者期专一,大炮以兵千名设十炮为率,郡邑城守、沿海沿边及水师战舰各驻炮于其所,若兵少及非要隘营汛,贮炮于督抚提镇驻扎之地, 需用乃发, 以时演放如法”[1] 。罗尔纲先生在《绿营兵志》中说,清代的军器“论其功用,可分为三方面:第一,是施号令的,如旗纛、金鼓两类。第二,是进攻的,如弓矢、枪炮、刀斧、矛戟、椎梃、梯冲六类。第三,是防护的,如甲胄、蒙盾两类”[2] (p379) 。罗尔纲先生对清代军器的分类是有其分类依据的,而罗先生根据清代《皇朝文献通孝》等官私著述都将战船归入军器门内而依例不变予以讨论,也是符合现代军事学关于武器装备的界定的。

在18 世纪,西方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中国却仍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

一、冷兵器的延续

在18 世纪,弓箭被大量地用于装备清朝军队。雍正帝自矜地说:“自古以来,各种兵器能如我朝之弓矢者,断未之有也。”据记载,制造弓胎用榆木等弹性韧性好的竹木材料。箭杆以杨木、柳木、桦木为质,取圆直之杆成之。于杆中间取一点,使杆旨尾平衡为准,杆末端刻槽以驾弦称为括,另一端安箭镞,剪雕鹳翎三片,用胶粘于杆尾,为箭羽。箭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镝箭,为教阅时使用,中空,发射时受风鸣,又称响箭,箭镞上加骨角小哨者为鸣镝;(2) 哨箭,角中空,发射时受风而鸣,声音清脆,穿透力强,用以狩猎; (3) 箭,镞薄而阔或狭,用于军事或宿卫;(4) 梅针箭,镞尖而细长,可穿子甲,军事用。

在18 世纪,清军使用的长兵器主要有枪、刀、镗钯、狼筅等, 短兵器则包括刀剑、锏鞭棒、斧镰、系兵四类。具体说长枪、蛇镰枪、钉枪、虎牙枪、矛、戟、长枪等等,是清军的常用武器。八旗和绿营均用长枪,其形制与明代长枪大同小异,末端安有铁。在清代,长柄大刃的刀称为大刀,短柄长刃的刀称为长刀。由于长柄刀不适于奔驰的骑兵,所以八旗兵已不用,而汉军藤牌营和绿营也只使用挑刀、偃月刀、宽刃大刀、片刀等,且作为次要兵器辅助使用。至于镗钯, 是一种多刃兵器, 创于明代。

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在介绍清军火工业时说,清代镗钯制式有三种:一为刃作塔顶形,此器可击可御,兼矛盾两用,系满洲军自制的;二为三叉镗,中刃长锐,镗形圆如半月,系满洲军惯用的大叉;三为清军所用的排叉, 形如明代的三叉,中刃较短,木柄较长[3] 。狼筅也是明代的创造,具有较强的防卫性能和辅助生能,清代只有在少数情况下使用。在短兵器中,清代军官士兵所用的腰刀,为纯粹清代官式腰刀,其钢刀双槽,下部微曲,尖锐而锋利。此外,顺刀为键锐营特别装备的兵器,形如短剑。清代的剑就其刃体来说,可分为刀无脊直刃偏锋剑、宽刃有脊中锋剑、平刃无脊中锋剑等多种形制;就其尺度而论有长剑与短剑两种。锏、鞭、棒是用以打击敌人的杂式锐兵器,八旗健锐营多采用铁鞭,绿营兵多采用双锏、双锤棒、虎头棒等。斧镰是一种古老的砍割兵器,清代仍较多的采用。斧有长柄斧、双斧、双钺,主要供绿营兵使用。

八旗前锋营装备的斧有圆形刃和平形刃两种。系兵是用铁索或绳子, 在一端或两端系上兵器,利用投掷出去的力量打击或钩敌,主要有绳标、流星锤、狼牙锤、飞爪、铁莲花等。这类兵器的优点是用毕可以收拢,再用再掷,但抛出的距离受一定限制。

清军在18 世纪使用的防卫武器有盾牌、盔甲。盾牌多沿用或照明代仿制,有藤牌、虎头牌等。这些防卫武器多用竹、木、藤制成,只对冷兵器有一定防护能力, 但在当时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己渐被淘汰。对藤牌在18 世纪由于火器的普遍使用而逐渐在军事上销声匿迹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刘秉的奏折中捕捉到一些信息,刘秉在乾隆五十年(1785 年) 向皇帝建议:军营打仗,从不“需用藤牌。与其学习藤牌,徒务虚名,不如兼习鸟枪,克归实际。请饬部议,通知各省,一体遵照”[4] 。清代盔甲与明代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轻便,适于战斗要求。

二、火器之一:单兵枪械的演进与变革

步枪在英文中称做“Rifle”,故而我国早期曾将其音译为“来复枪”。因为其枪管内刻有膛线,因此又称线膛枪。纵观步枪的发展历史,从14 世纪中期、即明朝初年世界上开始出现最原始的步枪火绳枪算起,步枪经历了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三个发展阶段。有人谈到清军所用枪炮说:人们对于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火器,

“常冠以‘土枪土炮’之谓。假如这仅仅指制造工艺而言, 似乎也有道理,但就火器的型制样式说来,却是一种误解。火药和管型火器都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一直处于前科学时期,没有形成科学理论和实验体系,使得中国火器的发展受到了根本性制约。至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夷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由此可以说,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枪洋炮’。

就型制样式而言,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 余年”[5] (p35) 。清军在18 世纪使用的火枪在清朝典章文献记载中称为“鸟枪”。火枪的基本构造是枪管、准星、照门、搠杖(通条) 、枪托和火机。从有关资料来看,中国在18 世纪已有燧发枪。康熙御制枪五种中就有三种是这类枪,并把它们叫做“自来火枪”。乾隆帝曾嫌这一名称太俗气,想改动一下,他说:“武功良具内有自来火枪枪名,俗气矣,著交大人们另拟”[6] 。但始终未能拟出令乾隆帝满意的名称。

不过,清军在18 世纪最普遍使用的火器一种前装滑膛线火绳枪,而燧发枪并未见装备于部队。史载,当时清军兵丁鸟枪用铁制成,枪长2101 米,铅弹丸重1 钱,装填火药3 钱。射程约100 米,射速为1~2 发1 分钟,与明末清初相比,基本没什么变化。鸟枪木托下安330 毫米长的叉脚。满蒙八旗士兵用黄色枪托, 汉军用黑色枪托,绿营用红色托枪。清军火绳枪的构造是在火机翘首处(即龙头) 夹一根火绳,然后时先点燃火绳,然后扣动扳机,使火绳下落,接触火门烘药,引爆膛内火药,以发生巨大动力,推促弹丸飞出枪口。清军当时的火绳是用硝药熏煮麻斤捻制而成的。我们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检索档案时发现,清政府对各地驻军火绳的质量极为重视,各地督抚年终时都例行专折向皇上汇报。例如,陕甘总督勒保于乾隆五十八年呈奏说:

“窃照乾隆五十五年钦奉上谕,嗣后各省营伍所用火绳俱著照例以麻绳妥制,毋许偷换纸张以利军行而昭实用,并令不时查看,入于年底汇奏,等因钦此。陕甘二省提镇各标营军贮火绳以及兵丁操演应需火绳俱系绳拧制,用硝如式配制,并无偷纸张情弊”[7] 。对于火绳枪的制造, 陕甘总督福康安于乾隆五十年的奏疏中谈到:“既有劲兵,又资利器,乃绿营一切军械,均非利用,虽年年查验无亏,仍不免有名无实,即如枪靶,多系松木制成,外由砾油,徒事饰观,而木质松脆,不能坚久,臣前在军营,所见枪靶,一经磕击,即有损坏,当临阵之时,损坏一杆,即少一枪之用,且枪靶火机, 制造均不合式, 以致兵丁施放,不能合手,臣已另给式样,妥为制造,并改为榆木不施油漆,期于朴素坚致,施放便利”[8] 。从档案中我们看到,各地督抚在接到乾隆帝转发的这篇福康安奏疏之后都对鸟枪的制造进行了改进。

与中国相比,西方在18 世纪的武器装备要先进,因为当时西方军队主要使用燧发枪,而且滑膛枪的设计制造技术已经成熟。贝安所著《军队与武器》一收说:“燧发枪从17 世纪末到19 世纪30 年代由于它的安全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燧发枪的发火装置可能是17 世纪20 年代法国的马丁·雷·鲍格斯发明的,它可以为两部分: 一是射击装置; 一是安全防护装置”[9] (p42) 。其实,燧发枪最早出现于16 世纪,西班牙、荷兰应该是制造燧发枪的发源地,法国只不过在西班牙、荷兰设计的燧发枪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定型,使之更为可靠并得广泛推广使用。从枪炮发展的历史来看,剪掉火绳枪下的那条“辫子”看起来挺简单, 实际上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与西方当时主要使用的燧发枪相比,当时清军使用的火绳枪则颇为不便,枪手或待从要随身带火绳、火种或火镰,而且火绳在气候潮湿时难于点燃,影响使用。

此外,在作战使用时,火绳枪上每支枪总得拖着一根燃着的火绳, 既容易暴露目标(特别是夜间),又操作麻烦,同时还难于进行正确瞄准。所以在清中期《西洋自来火统制法》中就已深明其弊:其一,临阵忙乱,倘若放偶疏则贻害甚危; 其二,怕潮湿雨淋,烘药恐风吹散,晦夜尤为不利。当然,我们不能受我们头脑中关于现代枪炮知识的影响而夸大中、西方武器性能的差距。实事求是地说,18 世纪欧洲各国使用的步枪也是非常简陋和笨重的,装弹也非常复杂,需要高度技巧。

最初,西方的燧发枪是将火药和裹着浸油丸衣的弹丸分别装进枪管,每分钟最多只能发射一次,后来,普鲁士步兵在装弹时采用铁通条,大大提高了装弹和射击速度,单兵射击每分钟可达四五发,小队按口令齐射每分钟可达两三发,这种水平在当前是其它军队所望尘莫及的。在18 世纪, 英军从马尔巴勒时代一直使用的0175 口径的“布朗·贝斯”(Brown Bess) 滑膛枪①。其最大的有效射程仅有80~100 码,如果不安表尺,士兵没有受过枪法训练,其人效射程还会更短。有一次,拿破仑在德意志步兵营中观看燧发枪时曾感慨地说:“这的确是能发到兵士手中的最倒霉的武器了”[10] (p15 、p177) 。这句话充分反映出18 世纪的步枪依然是很粗糙的武器。我国学者吕小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武器和作战效能》一文这样指出:

“既然从15 世纪到19 世纪欧洲火枪射击速度上的提高并不很快,而中国鸟枪与17 世纪欧洲同类武器性能大体相当,且在18 世纪以后又多多少少有一些改进,那么,如果认为英国燧发枪比中国鸟枪射击速度快得多,显然是不恰当的。燧发枪与鸟枪的装弹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二者都使用散装弹药,都须站立装弹,装弹时,都须将火药和弹丸分别从枪口依次装入,然后用推弹杆捣实。在装弹方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英军燧发枪的射击速度超过清军鸟枪很多的。当然,由于英军士兵训练要比清军严格得多,因而在实际装弹时,英军士兵可能比清军士兵快得比较多,但这主要是因为训练程度不同,而非枪本身的问题。清军鸟枪的命中精确度都较多,但这主要是因为训练程度不同, 而非枪本身的问题。清军鸟枪、抬枪的命中精确度都较英军燧发枪为低。主要原因在于鸟枪、抬枪俱系手工打造,较之英军燧发枪工艺粗糙,枪膛精度不高”[11] 。

在我们看来,技术的发展往往于细微处见功力,许多产品的规格、类别往往相差不大,但可能因为某一关键性工艺和技术的歧异而使性能表现出高低之分、先进与落后之别。就18 世纪中、西方武器装备而言,我们不能把燧发枪与清军使用的鸟枪的性能优劣差距过分夸大,但应该承认西方当时的燧发枪工艺方面的确超过了清军使用的鸟枪。乾隆三十四年(1769) ,经略大学士傅恒、副将军阿里衮等向皇帝会奏说:“至绿营鸟枪,大半堂空口薄, 只食子药三钱,演时多在平地,临阵下击,火未发而子已落。现按提水枪法,令枪子与枪口吻合,间有小者,将黄土树叶探塞;并新造食子药四钱鸟枪,分给演习”[12] (p18) 。可见当时清军鸟枪的粗糙程度。

注释:

① 马尔巴勒(1650~1772) ,英国将军,曾以在18 世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指挥军队与法国作战而著名于世。

参考文献:

[1]  皇朝通典(卷七八) ·兵十二·军器

[2]  罗尔纲1 绿营兵志[M]11

[3]  祝寿慈1 中国古代工业史[M]1

[4]  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三七) 1

[5]  茅海建1 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M]1

[6]  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四十年

[7]  中国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奏折·军事类11

[8]  皇朝经世文编(卷七一) 兵政1

[9]  麦克雷·贝安1 军队与武器1

[10]  恩格斯1 法国轻步兵[A]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1

[11]  律小鲜1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效能[J ]1 历史档案,1988 , (3) 1

[12]  清高宗实录(卷八三三) 1

[13]  潘向明1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火炮技术比较研究[M]1 清史研究,1993 , (2) 1

[14]  TN 杜普伊1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M]1

[15]  清内务府养心店造办处务作成做活计清挡·枪炮处1 乾隆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编号32841

[16]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八旗督统·兵制(卷———二六) 1

[17]  魏源1 用炮测量法·中西用炮论[A]1 海国图志(卷八八) [C]1

[18]  马克思1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1

[19]  李瑶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稿[M]1

[20]  Jores ,Ardner ,The Art of War in the Western World ,P2671

0 阅读:6

老伊涅槃

简介:人们在历史中学不到什么